做好了,才算做了
——来自“联帮促”活动的感悟
2017-12-01匡载舟
文_匡载舟
做好了,才算做了
——来自“联帮促”活动的感悟
文_匡载舟
只有自己步行到工厂,才知道“路”有多远
头天落实了各项事宜后,第二天一大早,工作组一行三人决定步行前往工厂。“最多20分钟的路”,当地的一名干部告诉我们路程。
高新区的基础建设不错,大路宽阔、绿树成荫。大家一路交谈,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走了半个小时,但还是没看到工厂的影子!
于是我们拦住路上一位职工请教,“还早呢,从你们那边走去厂里至少要40分钟”职工说。
我们继续快走,最终用时45分钟!
感悟:过去我们的干部下基层去工厂,总是坐车去,去的次数虽不少,却端于形式、浮于表面,甚至连路程都“心里没数”。
破除形式主义之弊,先从端正形式开始——工作组的选择,步行上工。
只有现场站立久了,才知道职工有多累
到了工厂,我们被分配到“后整理车间”。具体说就是毛巾生产为成品后运到这里包装贴标,完成由“产品”到“商品”第一次转变。这里已算得上这家纺织厂作业条件最好的车间,噪音低异味少,不脏也不吵。
我们的工作是站在操作台前给已经包装好的毛巾贴上标签。这个活儿不需要下多大力气,也不需要多高的质量要求,算得上“轻松活儿”。第一个钟头内我们是这样想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来了:这样一直站立着,腿越来越麻、腰越来越酸,两腿交换受力的频率越来越快,脖子也因为总低着而僵硬麻木。看看周围平静如初的工人,汗颜不少。
感悟:平常到企业调研,走马观花在车间转一转,就以为了解了职工的工作状态,材料里想当然的写上职工辛勤劳动的客套话,心里面却是半点体会没有。职工有多辛苦?辛苦到什么程度?概念不清!
“我知道你有多累”,真不是轻轻松松就有资格说出口的。
只有相处久了,才知道职工心里话
整个上午,车间里迷漫尴尬的气氛。大概是因我们这些“外来者”的闯入。尽管车间主任已经介绍过我们是省总工会干部、是来参加劳动的,但职工们显然没有当真,回避着眼前的“外来者”。
工作组三人并不着急与职工交流,先只埋头干活儿。因为我们知道,活儿做不出来,就不是真的来参加劳动的,职工就不会相信你。
临近中午时分,气氛开始舒缓,“你们还真是来干活儿的啊,开始以为你们是来检查。”话匣子逐渐打开……
到下午时,女工们恢复了爽朗的性格,招呼着工作组成员:“哎,到我这边来帮忙呗”。第三天,工人们已完全敞开了心扉,和我们谈论生活中的困难、对今后的打算……
感悟:群众不是你说走进就能走进的,能走进车间未必能走进心间。做群众工作,急不得躁不得,只有沉下身子、融入其中,慢慢等待变化,才能渐渐与职工打成一片。那种上午来下午走的群众工作作风,要不得!
只有真的走进职工,才知道原来受欢迎
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们此行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在午餐时请职工提前半小时到食堂,利用这个时间宣扬十九大精神。
决定“食堂演讲”前,我们的顾虑特别多。“耽搁人家吃饭,职工们能听下去吗?”“职工们嘻嘻哈哈,会不会笑场?”“理论讲深了,职工能接受吗?”再者,“田间谈话”“街头演讲”,虽本是做群众工作者必备的本领,但真是遗忘太久,实战经验太少。一句话,怕演砸了。
过程出乎意料,职工群众们不但早早地来了,而且极有秩序,听得非常认真,过后还围绕主题自觉讨论。
惴惴不安的上场,心怀感激的退场。
感悟:我们谈经济社会巨大变化,往往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变化——老百姓的变化、职工群众的变化。今日之职工,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生产生活,也关心国家、关心政治。思想停留在过去,没有看到形势的变化,露怯啊!
后记:在雅比车间劳动时,我们看到了一条标语:“做好了才算做了”。话至简,理至真!这句话用到我们的群众工作中,亦复如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群众工作,不光起不到任何实效,还极易招致群众反感,与初衷南辕北辙。工会做职工群众工作——“做好了,才算做了”!
【编者按】
按照全省工会“联帮促”活动统一部署,11月3日至7日,权益保障部支部付家斌、吴海飚、匡载舟三人组成工作组,到黄冈开展“联帮促”活动。连续三日蹲点于湖北雅比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与纺织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期间受教良多,颇有感悟,随录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