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产业融合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践模式

2017-12-01储德平蔡沐心卢淑莹王兰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老区贫困人口革命

黄 鑫,储德平,林 婷,蔡沐心,卢淑莹,王兰兰

(福建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旅游产业融合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践模式

黄 鑫,储德平,林 婷,蔡沐心,卢淑莹,王兰兰

(福建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旅游产业融合在扶贫工作中具有经济带动效应强、辐射范围大、受益面广等优势,对革命老区减贫作用显著,是革命老区可持续旅游扶贫的新途径。在评价革命老区旅游扶贫主要成就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内部融合、旅游产业外部融合和旅游产业引导融合三种类型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机制,从“旅游业+第一、二、三产业”的维度总结了革命老区几种常见的旅游产业融合业态,从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当地居民、游客等方面提出了革命老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旅游产业融合;减贫作用机制;旅游扶贫;革命老区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然而,曾为我国革命胜利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革命老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处于滞后甚至贫困水平,贫困人口人数占我国总贫困人数的1/2以上[2,3]。近年来,我国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必须时刻放在心上,决不能让一个革命老区掉队[4,5]。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期[6]。旅游扶贫因其具有能为贫困地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改善当地基础设施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等优势,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与强劲的生命力[7-9]。但在扶贫实践中,旅游扶贫的诸多不足也不能视而不见,如贫困人口旅游就业的可进入性[10]、政策间的衔接性、扶贫规划的落地性等。旅游产业融合具有经济带动效应强、辐射范围大、受益面广等优势,对革命老区扶贫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促进贫困人口获得增值收益的“富民工程”。

本文在评价革命老区旅游扶贫主要成就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内部融合、旅游产业外部融合和旅游产业引导融合三种类型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机制,从“旅游业+第一、二、三产业”的维度总结了革命老区几种常见的旅游产业融合业态,最后从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当地居民、游客等方面提出了革命老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 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的成就与问题

1.1 主要成就

主要表现在:①经济收益大幅提高。《全国革命老区情况联合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老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10年全国老区GDP总量19.94万亿元、财政收入总量3.63万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近十年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革命老区已步入小康阶段。近年来,革命老区通过发展旅游业,为社会新增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包括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发展机会,经济收益显著[10]。②社会事业显著改善。随着扶贫工作不断攻坚克难,革命老区社会事业逐步完善。一是国家不断加大对老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毕业率达95%以上[2],有效减少了文盲与半文盲的比例;二是老区医疗卫生服务大量增加,实现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有效减少了老区因病致贫的人口数量;三是老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解决了老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此外,老区城镇、农村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贫困地区的交通、饮水、用电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③文化建设日趋繁荣。近年来,老区广播、电视等文化项目得到普及,1/2的老区农村建设了文化活动室。尤为显著的是,老区以红色为底色的旅游是革命老区旅游业的一大特色,通过发展老区旅游业活化了各老区独有的文化,建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项目,如各地的革命纪念馆、遵义市茅台镇1915广场、龙岩市永定区福建土楼博物馆等。④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近年来,老区的旅游扶贫开发以乡村旅游为主,随着人力与资金投入增加,生活污水处理比率提高,农村卫生状况得到改善[11],着力推进了防风治沙、湿地保护与恢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耕地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

1.2 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创新驱动。一是扶贫机制本身缺乏创新,部分地区政策缺乏落实,社会参与程度低,贫困对象识别机制不健全,扶贫开发没有直接瞄准贫困农户,精准识别失效[12],缺乏灵活度。二是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静态发展,扶贫思路与工作方法缺乏创新。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信息闭塞,革命老区扶贫工作方法倾向于照搬成功经验或根据历史经验制定政策,而不顾自身发展的特殊情况,规划落地性差。三是缺乏第三方监督评价机制。“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问题是否解决,贫困人口应具有话语权。然而,迫于行政压力与扶贫目标,很多老区贫困人口只能被动接受政策安排,其微弱的声音被社会只看表面而忽视本质的叫好声裹挟和淹没。②缺乏协调发展。一是政策间不协调,表现为扶贫政策与其他部门政策间衔接性不够。近年来扶贫政策多由众多部门联合出台,扶贫项目开展过程中遭遇政出多门、多头管理[13],加之地方旅游扶贫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协调,多规不统一,导致行动低效。二是个体与整体不协调。部分地区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过分关注个体扶贫措施,忽视了与整体扶贫规划的协调,浪费了扶贫资源。三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协调。当前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通常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开展,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资源配置效率低,难以形成市场合力。③缺乏绿色引领。由于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缺乏长效机制,政策随领导届期更替而改变,在扶贫项目开展中往往过分关注经济指标,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部分老区经济开发方式原始,仍存在开山凿石、破坏山林、大兴土木的传统建设项目,过度追求对自然资源的直接撷取,极大地破坏了老区发展的可持续性。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河源水质保护等反哺自然的行为虽有推进,但力度不够,生态破坏现象依然严重。④缺乏开放互动。一是当前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模式单一,缺乏产业融合,扶贫受益面较小,机制溢出性低。在部分已开展旅游扶贫的老区,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老区多数贫困人口旅游行业进入性低,“老、弱、病、残”等群体并不能真正受益。二是老区的扶贫社会氛围不良。扶贫工作思路窄、功利性强,追求短期收益,忽视了其他社会问题。社会对贫困人口的包容性不足,存在排斥现象。三是缺乏多元主体参与,扶贫工作政府“一家独唱”,政策制定往往关注不到贫困人口的真正需求,科学性不足。此外,来自民间的投资不足,扶贫工作市场开放性不够,贫困人口缺乏自我脱贫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扶贫机制缺乏内生动力与生命力。⑤缺乏共享共荣。老区扶贫模式中缺乏利益分享机制。一是扶贫项目多数为公益项目,回报低,社会投资者缺乏积极性。二是在扶贫开发项目中,贫困人口为最大受益对象,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老区“主人翁”意识。此外,在已开展旅游扶贫的老区,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各利益主体矛盾也逐渐显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社会公益组织、贫困人口等群体往往因各自的利益追求不同而产生矛盾。三是公共服务分配不均,老区部分贫困人口向城镇转移,在户籍门槛的限制下,很难享受到同等的社会待遇和保障,收入差距扩大,相对贫困问题逐渐蔓延。

2 旅游产业融合的作用机制

旅游产业融合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革命老区实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具有“造血+输血”的双重功能和益贫性、长效性的显著特征。产业融合机制可激励当地居民学习相关技术技能与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减贫脱贫;可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促使企业延长产业链,获得增值收益等优势。基于旅游产业内部融合、外部融合、引导融合等三种不同类型,本文探究了旅游产业融合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机制。

2.1 旅游产业内部融合的作用机制

旅游产业内部融合是指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融合(图1)[14]。革命老区贫困人口通常依靠自有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参与旅游业,往往以其中的单一要素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与适应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六大要素之间逐渐渗透、融合,促使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个体与企业的经营内容逐渐丰富化、多样化,企业的经营方式由纵向一体化逐渐向横向一体化转变。随着老区城镇化的不断深入,贫困人口的收入不仅包括转移性收入、财政性收入,还包括外出务工收入。经济收入的增加产生向下“涓滴”效应,产业融合的优势效应得以凸显。加之,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显著,使贫困人口最终实现脱贫减贫。

图1 旅游产业内部融合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过程

2.2 旅游产业外部融合的作用机制

旅游产业外部融合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联的产业之间不断融合、共生互赢,衍生出更多的旅游新供给。旅游产业外部融合主要表现为“旅游+”的发展模式,如近年来的旅游业与体育产业、养老产业、医药产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等之间的互融发展,既提升了原有产业的功能价值,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又为不同行业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图2)。同时,互融发展的过程对革命老区居民摒弃“等、要、靠”的思想观念与保守死板的就业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激发老区居民的参与意识,积极就业,通过制作传统手工产品、红色景点讲解等实现收入增加。

图2 旅游产业外部融合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过程

2.3 旅游产业引导融合的作用机制

旅游产业引导融合是指以旅游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引导推动区域相关联的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拓展的互融过程。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引导革命老区第一、二、三产业优化组合和空间重构。一是使土地利用旅游化,如广泛运用现代农业的技术成果,发展农业休闲与观光业,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使产业结构非农化,如在原有传统农业生产中增加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生产环节[15],为老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三是使就业结构非农化,减少贫困人口对农业单一就业结构的依赖,加快高端农业、设施农业、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四是使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向“消费导向”转变。在旅游产业引导融合下,通过提升农村产业链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社区建设与旅游企业发展,带动全民参与,共同走好中国革命老区特色扶贫之路(图3)。

图3 旅游产业引导融合对革命老区减贫的作用过程

3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减贫模式

3.1 “旅游+第一产业”

“旅游+农业”:一是传统农业旅游。革命老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自然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的劳动方式发展农业。近年来,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缓慢的生活节奏、静谧的生活环境使乡村旅游大受欢迎,传统农业旅游成为众多革命老区促发展的首选模式。传统农业旅游以“游”为核心,老区贫困人口可利用空闲时间展开接待服务,提供简单的农业观光旅游,从而获得收益。二是现代农业旅游。随着现代科技的引入和旅游业的深入开展,革命老区现代农业旅游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表现形式包括开展农业旅游接待、农副产品对外营销、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开放农产品加工过程等。如桂林阳朔县,2013年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其经验为:首先,阳朔县制定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其次,因地制宜发展金桔、夏橙、砂糖桔等名特优水果,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多形式、多渠道为贫困人口提供增收机会。第三,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6],在形成良好休闲农业旅游格局和完善产业服务链的同时,大力提升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素质与水平。

当代青年的文明素养和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文化的传递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任何一个国家的建设都无法脱离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培养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与熏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有赖于青少年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思想熏陶和人格塑造都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能够帮助青少年丰富文化知识、提升思想境界,学会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作用。

“旅游+林业”:依托老区天然的林业资源,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使传统的林业采伐向观赏林业转化,最终实现观赏林业与采摘林业的有机结合[17]。如2016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活动以主题“四川林业生态旅游助推千村万景脱贫攻坚”开展,以举办全省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为载体,在帮助农民增加产量、逐渐摆脱贫困的同时打造花卉(果类)观赏品牌,展示四川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形象,用生态旅游来实现产业精准扶贫[18]。

3.2 “旅游+第二产业”

“旅游+酿造业”:老区的特色物产经过再加工,将旅游与制造业相结合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贵州仁怀市以“茅台”为独特亮点,既对外销售茅台酒,又向游客开放酿造工厂,与红色元素相结合建设陈列馆,展示独特的国酒文化与革命情怀。贵州茅台酒厂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仁怀市白酒工业旅游服务标准化项目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现有的“旅游+酿造业”结合,是以茅台镇国酒文化城为中心,搭配茅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景区和盐津温泉,同时进行一系列的开发设计,如酒城、酒瓶、酒河等[19]。茅台镇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酿酒业的发展,其工业旅游发展还促进了当地城镇化进程,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增添动力。

“旅游+工艺品加工业”: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旅游+工艺品加工业”融合度不断提高,旅游业和工艺品加工业不断为小镇发展助力。海洋旅游工艺品成了海南潭门的新业态,游客需求量大,工艺品一条街成为潭门的特色景观,海洋旅游工艺品产业也成为潭门的新业态[20]。

3.3 “旅游+第三产业”

“旅游+文化业”:一是红色文化旅游。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优质、完整性度高、开发条件好,革命老区要发挥自身地理、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旅游+红色文化”的产业模式在革命老区产业融合中最为普遍,发展效益最为突出。以韶山市为例,韶山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2016年韶山市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政策的推动下,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接近52亿元,旅游就业人数达3.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21]。二是酒文化旅游。贵州仁怀市开放酿酒过程,综合展示饮酒礼仪习俗、节庆酒文化、酒歌、品鉴等元素打造酒都形象,构建国酒文化,形成较成熟的酒文化旅游景观[19]。此外,“白酒旅游文化一条街”的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售卖、向导、讲解等大量就业岗位,使贫困人口收益多样化。

“旅游+教育业”: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渐为人们所青睐。游客选择红色旅游,倾向于想获得不同于教科书展现的更加真切的感受。将老区的红色文化与修学教育相结合,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可促进革命老区与教育产业融合,还可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民族精神,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大别山区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为发展综合性研学旅游奠定了基础;201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培育发展研学旅游,打造研学旅行基地”;教育部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纳入中小学生教育内容,支持中小学阶段研学旅行体系的完善[22]。

“旅游+餐饮业”:作为旅游六要素第一位的食,餐饮业在游览过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同的革命老区,可根据当地物产特色与历史故事研发具有革命特色的新菜品,如近年来兴起的“红军可乐”、“红军饭”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餐饮服务业因其进入门槛低、就业容量大,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老区特色餐饮,将会为革命老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实现老区贫困人口的减贫增收。

“旅游+影视业”:革命老区利用自身优势,重演革命历史、展现革命人物、拍摄成电视剧或者电影,吸引观众亲自前往革命地参观游览。通过电视剧或电影等传播媒介与明星等公众人物的影响效应,对革命老区起到了有力的宣传作用。如《血色湘西》的播出掀起了湘西旅游热潮,展示了湘西的革命历史与淳朴民风、秀美山色,拓宽了老区人民脱贫的渠道。

“旅游+互联网”:互联网旅游是旅游扶贫的新手段,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趋势。运用互联网是克服革命老区基础薄弱、信息闭塞的一个重要手段。革命老区运用现代科技、建设创新设计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开发智能旅游产品、设计相关旅游APP、智能革命老区导游等手段大力推进“互联网+”时代。如福建长汀县中复村的“红军街”结合电子商务技术摇身一变成“淘宝街”,将当地特色物产通过网络向外销售,扩宽了当地商品的销售渠道,获得增值收益。

“旅游+体育业”:革命老区进行再改造,首先在革命老区周围建设体育运动场等体育设施;其次在游览革命老区后,进行体育运动,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旅游资源优势;第三在革命老区建设体育场馆,承办体育旅游赛事。安徽六安市着力打造六安市水上运动项目,结合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形成了以山水和红色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

4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推进革命老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搭建起具有自我淘汰效用的市场化机制平台。在革命老区构建管理主体多元化、智库化的“参与式”模式,建立健全“政府+龙头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农户+旅游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各方利益主体共享产业链附加带来的增值效益,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促进革命老区产业深度融合、贫困农户人口收入增加,脱贫致富。结合革命老区的原有的资源禀赋,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24]的良好耦合效果。

4.1 地方政府:打造政务生态系统

政府是革命老区旅游扶贫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在“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的旅游扶贫模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的职责是以协调、支持、引导、规范、提供服务为主,通过规划引导、财政税收、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动态监管、建立保障体系等政策措施来改善投资环境,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合理实施革命老区的产业融合。其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建立起相互扶持、良性互动、动态监管的工作机制。第三,解决好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逐步推动政府由“一手包办”向“合理引导”、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清扫产业融合障碍并制定政策保障体系,以降低旅游企业产业融合的预算成本,完善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增强对新型经营主体进入的吸引力,稳步推进革命老区产业融合发展。

4.2 旅游企业:打造运行机制生态系统

作为旅游活动重要参与者的旅游企业,为革命老区旅游扶贫项目开展提供了资金、文化、技术、信息支持,将当地资源加以开发形成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并有效推动革命老区旅游扶贫的开展。旅游企业可形成有效的“旅游企业+贫困户”的利益联动机制,集聚相关企业,深化融资合作,增强旅游市场的有效供给能力,使其成为产业发展新态势下优化升级的引擎和改革创新的载体,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优化要素链、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文化链,有机融合旅游企业产业运行机制生态系统。在以传统旅游要素产业为基础形成的产业融合的1.0版本和按市场机制分工协作后形成的传统旅游产业融合的2.0版本的基础上创新和升级,打造革命老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3.0版本。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通过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宣传媒介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凭借特色产品形象提高革命老区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适当引入错位发展理念、差异竞争策略,各产业形成螺旋上升的发展态势,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4.3 民间社会组织:打造自然生态系统

当前,民间社会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们可为旅游扶贫提供资金、技术、人力和舆论方面的支持。通过引导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联合起来成立多元主体协同行动的社会自治组织,让贫困人口成为革命老区发展的“主角”,强化社会讨论,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革命老区产业融合,创新管理体制,明确自身工作任务,强化责任落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建立健全新协调机制,打造发展新载体推进产业创新、产业升级、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发展与资源特色、生态链条、科技创新相统一,产业选择与当地规划、资源特色相统一,培育新的增长点产业链条与“生态链条”相统一,实现生态扶贫与产业扶贫互相促进[25]。

4.4 当地居民:打造“众创”生态系统

当地居民既是旅游获得的受益群体,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素质、能力水平将对旅游扶贫实施的实际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打造集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众创”生态系统是革命老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脱贫致富的需要,当前要积极适应政府培育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形势,着力催生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与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等为主的“创业新四军”[26]。创业者要抓住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响应发展“众创空间”的号召,借助政府提供的优惠创业政策和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创业平台,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库”的作用,为推进产业融合提供智力支持。新型创业人才可从发展前沿视角、更广阔产业范畴等多个角度进行跨界组合,选择与革命老区资源特点相匹配的发展方向进行整合,使各类创新要素相互碰撞、融合,构建新创意文化、新发展路径、新服务方式,把局部特色通过产业融合体系放大并落地。

4.5 旅游者:打造社会文化生态系统

旅游者要注重叠加旅游功能,追求生态文明、文化创新、康乐休闲等旅游新理念,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新动力,重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的融合发展,在传承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挖掘文化内涵、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旅游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成为促成旅游产业融合健康发展的消费者。在绩效评估中注重革命老区的建筑、设施、植被、自然环境等因素的融合协调发展,凸显其特有的粘合功能,为推进革命老区产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打造更有魅力的革命老区产业融合生态圈。

[1]宋洪远.中国精准扶贫成就瞩目,为全球减贫积累经验[EB/O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6-10/13/content_39483583.htm,2016-10-13.

[2]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全国革命老区情况联合调研报告(2013年7月)[EB/OL]. http://www.sdyq.org/2015/zjlq_0501/579.html,2015-05-01.

[3]程莉.中国九千多万贫困人口 革命老区占一半以上.[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0520/c1002-25042054.html,2014-05-20.

[4]习近平.把革命老区发展时刻放在心上[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6/c_1114394435.htm,2015-02-16.

[5]兰锋,胡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纪行: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N].福建日报,2014-11-17.

[6]戈大专,龙花楼,屠爽爽,等.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6,36(4)∶22-28.

[7]Muchapondwa E,Stage J.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ourism in Botswana,Namibia and South Africa:Is Poverty Subsiding?[J].Natural Resources Forum,2013,37(2)∶80-89.

[8]Hadi M Y A,Roddin R,Razzaq A R A,etal.Poverty Eradication Through Vocational Education(Tourism) Among Indigenous People Communities in Malaysia:Pro-poor Tourism Approach(PPT)[C].3rd World Conference on Learning,Teaching and Education Leadership(2013-10-21).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93∶1840-1844.

[9]Lepp A.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Uganda[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876-885.

[10]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等.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1)∶26-32.

[11]国家旅游局.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EB/OL]. http://www.ftour.org/sf-C7C99FCE80E247FA999F37FB448EDCB7-246-A1ED04B66

23.html,2016-08-20.

[12]王丽华.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阈下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以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1,8(2)∶72-78.

[13]李春根,王雯.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新时期扶贫工作探讨[J].财贸经济,2016,(10)∶16-20.

[14]朱海艳.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N].光明日报,2013-07-21(007).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4)∶3-28.

[16]伍婷.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及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7]张建宏.发展农业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J].中国国情国力,2009,(4)∶60-62.

[18]陈永斌,高红霞.四川林业生态旅游助推千村万景脱贫攻坚在行动[EB/OL].http://sc.people.com.cn/n2/2016/0303/c345167-27857595.html,2016-03-03.

[19]郭旭,周山荣,黄永光.基于酒文化的中国酒都仁怀旅游发展策略[J].酿酒科技,2016,(4)∶106-110.

[20]发现海南之美琼海行报道组.琼海潭门镇:做足海洋旅游大文章,千年渔业小镇风情浓郁[EB/OL].http://hainan.ifeng.com/a/20160926/5008108-0.shtml,2016-09-26.

[21]王秀丽.湖南:“擦亮”红色文化旅游名片[EB/OL].http://www.cnta.gov.cn/xxfb/xxfb-dfxw/201701/t20170120-812811.shtml,2017-01-22.

[22]杨懿.大别山地区研学旅游发展探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4)∶30-31.

[23]杜娟,高永翔,祝捷,等.论四川民族医药文化旅游模式的构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70-71.

[24]厉华笑,杨飞,裘国平.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6,(3)∶42-48.

[25]李志萌,张宜红.革命老区产业扶贫模式、存在问题及破解路径——以赣南老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6,(7)∶61-67.

[26]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6,(4)∶10-13.

MechanismandPracticalModelofTourismIndustryIntegrationReducingPovertyintheOldRevolutionaryBaseAreas

HUANG Xin,CHU De-ping,LIN Ting,CAI Mu-xin,LU Shu-ying,WANG Lan-lan
(College of Tourism,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had many advantages,such as strong economic effect,wide radiation range and wide benefit range,which impos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It could be the new way to help the people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echanism on three integrated types to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which contained internal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external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integration caused by tourism industry.And then summarized several common forms of integra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se old revolution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rst,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dustry.Finally,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from the aspect of government,enterprises,civil organizations,local residents,tourists and so on.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mechanism of poverty alleviation;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10.3969/j.issn.1005-8141.2017.05.018

F590.1;F061.5

A

1005-8141(2017)05-0599-05

2017-03-24;

2017-04-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下产业集群对农村减贫作用的研究”(编号:71503212);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福建红色文化与生态扶贫相融合的新型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研究”(编号:WMYC20162041);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旅游企业迁移驱动下的旅游城镇化模式、机制及效应研究:基于全国十县的调查”(编号:2015R0030)。

黄鑫(1995-),男,福建省古田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扶贫。

储德平(1976-),男,安徽省潜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政策、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老区贫困人口革命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隐形贫困人口
中国的出行革命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