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分析法的滨水游憩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
2017-12-01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滨水游憩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
李晓璐,张志斌,魏 娟,贾琳琳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方法,对其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总体特征和不同类别游憩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②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总体是以城关区段为“单核心”的集聚空间结构,不同行政区游憩资源分布集聚度不同,东段游憩资源分布呈片区密集状分布,西段游憩资源则为组团离散状分布。③4类游憩资源区域分异:自然风光类和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为资源主导型分布模式,休闲健身类游憩资源因受到政策引导和规划建设而呈相对均匀分布态,购物餐饮类游憩资源则为市场主导型集聚分布在城市繁华商圈中。
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空间特征;兰州市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地区与水体相接的,用于休闲、居住、商业、渔业和工业的城市地域[1,2],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休戚与共的生活生产场所,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和形态变化。在全球休闲时代大背景下,随着城市产业结构不断更新升级,城市滨水区的功能沿着“能源供给→农业运输→工业生产→休闲游憩”的演变路径发生变化[3]。城市滨水区凭借着其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成为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首选的休闲游憩之地,休闲娱乐、观光游览、文化展示等逐渐成为城市滨水区的主要发展方向[4]。
国际上对滨水区域的研究最先着眼于后工业化时期发达国家港口城市滨水区复兴发展[5]。Hoyle认为城市历史滨水区的复兴将有利于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复兴[6];Schmertz表明城市滨水区改造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城市生活质量,让美好的城市拥有美好的滨水区域[7]。国外学者一致认为开发滨水区的游憩功能是实现城市滨水区复兴的有效途径,游憩是滨水区域复兴的强催化剂[8],把休闲游憩作为滨水区域复兴的职能导向逐渐成为吸引投资和就业的有效手段。在休闲游憩导向下,美国曼哈顿岛SoHo区、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沿岸和亚洲一些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取得了成功[9],为其他城市滨水区的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我国的城市滨水区游憩开发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系统性研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滨水区开发是基于后工业化时期河流功能退化的再开发,而国内城市滨水区的开发目的主要是通过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高质量的公共空间[10],所以国内研究视角和侧重点与国外研究不尽相同。郑伯红在对苏州河沿岸的景观类型和空间分布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对苏州河岸景观带分段开发的设想[11];吴必虎、贾佳、李亚娟选取武汉市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借鉴国外滨水区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探究了城市滨水区的休闲游憩项目开发和旅游发展战略[12,13];秦璐选取成都市的锦江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城市滨河游憩带的旅游发展历程,提出了将锦江作为成都河流游憩带的开发设想[14];许珂提出了若干有关城市滨水游憩空间开发的具体实施方法,目的是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城市滨水游憩空间[15];吴志军、田逢军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保留滨水区开放性、可达性、休闲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特征[16];张环宙等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研究案例,分析总结了城市滨水区带状休闲空间结构特征[17]。
国内学者侧重用定性的方法讨论滨水游憩空间景观、水上旅游产品开发和滨水游憩规划设计等,研究对象主要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而采用定量模型对内陆河谷型城市滨水区域游憩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的整理,并使用空间分析法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得到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和不同类型的游憩资源空间分异与成因,不仅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的游憩资源整合和游憩空间优化开发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城市滨水游憩空间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提供借鉴。
1 研究区域概况
兰州市地处黄土、青藏、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便是西北的繁华重镇,也是内地通往西部的最大陆路中转站[18]。拥有着独特自然景观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黄河深刻地影响着兰州城市形态的演变,是兰州城市发展的主轴线,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沿河东西扩展,形成沿河轴向城市生长的格局。兰州市的城市“名片”——“黄河风情线”是兰州市的核心景区,也是兰州市发展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和展示城市新面貌的景观长廊。本文研究的区域以百里黄河风情线兰州主城区段为核心,西起西固工业区的西柳沟,东至城关区段的桑园峡,横贯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河段总长为44.8km。为方便游憩资源点的采集,遂选取两岸用地各500m的区域为研究区域。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游憩资源分类及数据处理
空间分析底图采用由2015年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兰州市旅游交通图》,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的兰州市地图数据(采用西安1980坐标系)。基础图层信息包括水系(面状数据)、行政区(面状数据)、主要城市道路(线状数据)、主要桥梁(线状数据)等相关要素空间数据。
表1 百里黄河风情线兰州主城区段游憩资源分类
鉴于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标准的游憩资源规范,本文将吴必虎关于公共游憩空间的分类[19]、《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等作为参考依据,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查阅兰州市旅游政务官方网站公布的景区(点)情况和相关书籍进行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点的信息收集。最终共搜集到研究区内65处游憩资源点数据(图1,见封四),并将其分为四类,结果见表1。游憩资源点定位以GPS实测数据为主,并借助百度地图地理坐标采集和精校样检测,游憩资源点的空间定位精度得到保障。
2.2 研究方法
核密度估计法:核密度估计法适用于分析点状地理要素,可清晰地反映地理现象空间扩散的距离衰减规律[20]。本文使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点空间分布密度,通过对研究区域内每个游憩资源点的计算并将同位置处的密度进行叠加,最后得到游憩资源点的总体分布密度[21],意在揭示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点空间分布特点与集聚特征。
(1)
式中,n为搜索窗口内点的数量;K(x)为核密度方程;h为阈值,d为数据维数。用相同的方法对区域内每个旅游资源点进行计算,并对相同位置处的密度进行叠加,从而得到旅游资源点在整个区域的分布密度。
最近邻指数:Clark、Evans最早提出通过计算点目标的最近邻指数来评估目标点之间的临近程度[22],计算点目标与相邻点的欧式距离,取欧氏距离的平均值即得到研究区域内点目标的最邻近距离。当区域中游憩资源点呈随机型分布时,最近邻距离公式可表示为:
(2)
式中,rE为理论最近邻距离;n为研究区内点目标数;A为研究区域面积。最近邻指数即为实际平均最近邻距离与理论最近邻距离比值[23],公式为:R=rl/rE,R是最近邻指数,Rgt;1表示点目标均匀分布,R的理论最大值是2.15,此时目标点呈均匀分布态;R=1表示目标点随机分布;0lt;Rlt;1表明目标点有集聚分布的趋向;R=0表示全部目标点完全集中[24]。
3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1 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滨水游憩空间的分布不但影响了在城市不同区域居民能获得的游憩机会和游憩质量,而且游憩空间结构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本底、景观特色、文化脉络等在城市游憩系统的空间映射[25]。根据图1、图2统计,得出以下特征:①从游憩资源点数量来看,兰州市黄河风情线65个主要游憩资源点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不同行政区内游憩场点数量不一且差异较大。城关区段拥有游憩资源点48个,占游憩资源点总数的73.84%;其次为安宁区段和七里河区段,分别拥有场点数量9个和7个,占总数的13.85%和10.77%;西固区段仅有虎头崖1个游憩景点。②从游憩资源点的类型看,兰州市黄河风情线65个游憩景点类型以人文历史类为主,占总数的50.77%,其次是健身休闲类,占总数的33.85%;自然风光类和购物餐饮类分别占9.23%和6.15%。不同区段游憩资源组成也不尽相同,兰州市城关区段主要以人文历史类和休闲健身类景点为主,占该区域内景点数量的比例分别为58.33%和18.46%;七里河区段人文历史类和休闲健身类数量相当,均占42.86%;安宁区段主要以休闲健身类为主,所占比例为66.67%;西固区段仅有1个自然风光类景点。兰州市城关区段凭借着其拥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游憩资源成为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的游憩核心区段。
图2 黄河风情线兰州主城区段游憩资源分区统计
3.2 游憩资源空间集聚特征
总体游憩资源集聚度:为了直观体现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景点空间结构,本文使用ArcGIS中的Kernel Density工具对65个游憩资源点进行空间密度分析,最后得到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密度图(图3,见封四)。由图3可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空间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格局,已形成了一些分布集聚度高的区域。核密度值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滨水游憩空间集聚度可分为三个等级:①依托丰富优质的人文游憩资源本底和兰州市西关商圈的辐射影响,大量游憩资源点密集分布在黄河风情线中东段中山桥附近,让其成为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带内游憩资源点集聚特征最明显的区域(图3中Ⅰ区域);②在城关黄河大桥至天水路大桥段形成以兰州市体育公园为中心的次显著的游憩资源聚集地(图3中Ⅱ区域);③七里河大桥以西和天水路大桥以东区段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初步显出集聚特征(图3中Ⅲ区域)。
从图3可见,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空间集聚程度和分布结构特征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以小西湖大桥及其南北延长线为分隔线,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小西湖大桥以东至雁白大桥段的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出集聚度高且已连接成片的分布状态,深安大桥以东至小西湖大桥段的游憩资源分布集聚程度较低且呈组团离散状分布,深安大桥以西、雁白大桥以东段游憩资源寥寥无几,游憩资源分布不均衡。
分区游憩资源集聚度:为准确测算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空间集聚度,本文使用ArcGIS中平均最近的相邻要素模块分区域对游憩资源点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区域间的对比分析,以此衡量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点的集聚程度。从表2可见,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的游憩资源分布来说,平均欧式距离为0.47km,预期平均距离为0.64km,最近邻指数为0.73,游憩资源点成典型集聚态分布。从分区域得到的最近邻指数看,兰州市城关区段因为拥有游憩资源点数量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平均欧式距离为0.36km,预测平均距离为0.41km,最近邻指数为0.87,游憩资源点空间分布状态为集聚型;七里河区段游憩资源点之间的平均欧式距离为1.26km,而预期的平均距离为0.61km,最近邻指数为2.06,反映该区域内游憩资源点成随机分散分布;安宁区段的游憩资源点平均欧式距离为0.52km,预期平均距离为0.60km,最近邻指数为0.88,游憩资源点分布状态为随机弱集聚。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带整体而言,游憩资源呈现集聚分布态。其中,城关区段和安宁区段的游憩资源点为弱集聚态;七里河区段的游憩资源点为随机分散态;由于西固区是兰州市的老工业区,滨河土地并没有作为游憩空间被开发利用,所以游憩资源点少,游憩业发展滞后。
表2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最近邻指数
4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空间分异特征
自然风光类游憩资源空间:是在已有资源禀赋条件基础上开发形成的供居民游览观光的天然游憩空间,兰州市“两山夹一河”的独特城市资源环境决定了自然风光类游憩空间在黄河北岸零散分布的空间特征(图4a,见封四)。6处自然风光类游憩资源包括虎头崖、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山公园、凤凰台森林公园、滩尖子湿地公园和银滩湿地公园,其中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随着兰州市南北两山灌溉绿化工程不断推进,位于黄河北面的山体从昔日的荒山野岭初步变成了风景秀美的都市风景林,成为城市北部的屏障和背景,是俯瞰金城、远眺兰山的黄金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区位使黄河风情线自然风光类游憩空间成为本地居民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游憩空间之一,同时也对外来游客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人文历史类游憩空间:是游憩者在兰州黄河风情线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区域或场所进行观光游览活动的空间载体,该区域是汇聚城市文化、展现城市风貌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点集中分布在位于七里河区的七里河大桥以东至位于城关区的雁滩大桥区段(图4b,见封四)。其中,有代表古老黄河农耕文化的兰州水车博览园,黄河文化代表物黄河母亲塑像,丝路文化代表物西游记塑像,兰州市标志景观“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桥和风格鲜明的宗教建筑——兰州西关清真大寺等,这些游憩资源单体承载着游客心中兰州市的核心形象。由于城市中历史遗产的固有布局无法变更,所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中心密集,东西放射”的空间不均衡布局是不同区域巨大的吸引力差异引发的游憩供需矛盾造成的。城关区是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商贸中心,七里河区因毗邻城关区而受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所以这两个区域对游客具有良好的吸引力。相比之下,作为城市科教文卫区的安宁区和工业区的西固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导致这两个区域的游憩资源建设滞后。占据了游憩资源总量50.77%的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是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吸引力的核心,其游憩空间就是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空间的“第一秩序”,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和发展水平决定了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整体观光品质的优劣。为了使黄河风情线人文历史游憩空间结构得到有效优化,《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整体提升改造概念规划方案》提出“一轴、三卷、五线、十四园”的规划建设思路,以黄河为画轴,串接“黄河源、黄河情、黄河魂”三幅画面,提升改造文化景观线、滨水湿地景观线、绿色出行健身景观线、市政景观线和建筑景观线,整合并打造14处主题景区,通过政策性规划和引导性建设会对人文历史类公共性游憩空间的不均衡分布进行修正,减弱不同区域吸引力差异,从“众星捧月”的单核心游憩集群向“多点开花”均衡条带状游憩空间结构转化。
休闲健身类游憩空间:通常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为提升城市绿化生态功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最大程度地保证城市居民游憩机会均等而经过预先规划设计修建的,因此该类游憩资源的分布相对均衡(图4c,见封四)。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休闲健身类游憩资源主要包括滨河绿地公园、体育公园、滨河步道、高尔夫球场、马术俱乐部等,多为人工建造的游憩场点,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宽阔的场地和专业的场馆设施吸引着游客和市民前来。黄河风情线休闲健身游憩空间的建设一方面对改善城市生态景观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特殊的城市开敞空间和绿地系统组成部分,城市滨水绿地公园和滨河步道的建设使滨水河堤、绿地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错落有致、互相嵌合的空间形态有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山—河—城”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凸显兰州市的山水风韵;另一方面,依据黄河风情线游憩空间属性,城市居民可享受游憩便利和优质滨水人居环境的机会并非均等,离黄河较近的城市居民易到达黄河风情线,因此拥有较多的公共开敞空间,有些黄河两岸的住宅小区居民因为门禁社区而独享滨水开敞空间。为了让黄河风情线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更佳的游憩设施,因此在现有休闲健身类游憩资源基础上,继续向东、西延展均衡建设多样的滨水休闲健身场所,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城市优质滨水空间和休闲游憩空间的需求。
购物餐饮类游憩空间:属商业型游憩空间,是通过满足游客休闲需求而获取商业利润的游憩空间[26],因为这些场所的经营实体是企业,目的是为了牟取商业利润,所以在空间布局上更注重游客群的培育和商业环境的综合影响力,黄河风情线购物餐饮类游憩资源点主要聚集于位于城关区西关商圈的张掖路步行街附近(图4d,见封四)。张掖路步行街是兰州市首屈一指的商业步行街,步行街上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规模不一的商业店铺,也有如“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肯德基、必胜客”等世界知名连锁餐饮门店,还有代表兰州本地特色餐饮文化的张掖路甜食店、马子禄牛肉面馆、再回首小吃店等餐饮场所。位于张掖路步行街中段的城隍庙是兰州城市特色商品的销售地,“刻葫芦、黄河奇石”和兰州民间书法家的绘画书法作品等在此都有兜售,城隍庙是外来游客了解兰州市井文化的窗口和场所。兰州市黄河风情线购物餐饮场所的集聚分布是由市场导向和经济规律决定的,但如此单一集聚态的空间分布对发挥黄河风情线整体优势,获取更多经济效益有弊无益,因此突破地域禁锢,多点建设购物餐饮类的商业游憩场所是提高黄河风情线整体商业效益的最优途径。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将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点样本划分为4种类型,借助ArcGIS软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临近指数分析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空间的整体空间布局和集聚特征和4种类型的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①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分布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并已形成几处游憩资源较为密集的区域,根据空间集聚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小西湖大桥及其南北延长线以东区域游憩资源空间集聚度高且已连成片,游憩业发展态势良好,而中界线以西区域游憩资源分布呈组团离散状分布,游憩业发展滞后。②通过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点的最近邻分析,主城区整体的最近邻指数为0.73,游憩资源点成集聚态分布,而不同区域的游憩资源点分布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城关区段游憩资源为典型集聚分布,安宁区段为随机弱集聚态,而七里河区段则呈现随机分布态。③兰州市黄河风情线内4类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分异具体表现为:一是自然资源本底决定了兰州市黄河风情线自然风光类的游憩资源在黄河北岸分布的空间特征。二是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分布模式属资源导向型,所以兰州市黄河风情线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七里河大桥至雁滩大桥段,不均匀的人文历史类游憩资源分布有碍于黄河风情线整体游憩品质的提升。三是黄河为休闲健身类游憩空间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及生态缓冲屏障[25],政策导向型的规划建设使得休闲健身类的游憩资源分布较为均衡。四是由市场原则引导的购物餐饮类游憩资源集聚于游憩资源集中区和兰州市西关商圈中。
城市滨水空间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由于蕴涵了丰富的城市自然生态、人文风俗、社会发展、历史变迁等信息,其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亟需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予以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游憩资源的空间分析,发现不同类别滨水游憩资源分布与资源环境本底和政策引导建设有密切联系,通过利用环境资源条件引导和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来进行游憩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工作,使兰州市居民普遍拥有平等的进入滨水地带休闲游憩的机会,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平等共享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本文的研究工作仅涉及游憩资源点的数量及空间位置,并未考虑游憩资源点的游客组成、旅游收入等其他内容,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多要素分析解读黄河风情线游憩空间将成为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1]Lagarense B E S,Walansendow A.Exploring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Participation on Tourism and Waterfront Development:The Case of Manado Waterfront Development in Indonesia[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4,20(2)∶1-15.
[2]Valona A.Investigating the Preferences of Individuals in Redeveloping Waterfronts:The Case of the Port of Thessaloniki-Greece[J].Cities,2011,(28)∶424-432.
[3]Dalton T,Thompson R,Jin D.Mapping Human Dimensions in Marine Spati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An Example from Narragansett Bay,Rhode Island[J].Marine Policy,2010,34(2)∶309-319.
[4]陈建华.水岸土地开发理念与发展策略之研究[D].基隆:台湾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Wang H.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Waterfront Redevelopment in Chinese Coastal Port Cities:The Case of the Eastern Dalian Port Areas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4,40(Complete)∶29-42.
[6]Hoyle B.The Port-city Interface:Trends,Problems and Examples[J].Geoforum,1989,20(4)∶429-435.
[7]Schmertz M F.Houston Focuses on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uffalo Bayou,a Historic Waterway [J].Architectural Record,2003,191(8)∶55.
[8]Hoyle B.Urban Waterfront Revit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Example of Zanzibar′s Stone Town [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168(2)∶141-162.
[9]Chang T C,Huang S.Reclaiming the City Waterfront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J].Urban Studies,2011,48(10)∶2085-2100.
[10]胡敏杰,宋立中.国内外城市内河旅游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399-1406.
[11]郑伯红,汤建中.都市河流沿岸旅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以上海苏州河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1)∶40-43.
[12]吴必虎,贾佳.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功能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6)∶99-102.
[13]李亚娟.武汉市水域景观水上旅游项目开发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16(1)∶128-131.
[14]秦璐,庞筑丹.滨河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锦江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22)∶53-54.
[15]许珂.浅析城市滨水区旅游功能的开发[J].规划师,2002,18(4)∶37-41.
[16]吴志军,田逢军.城市滨水旅游意向及其对旅游者选择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武汉、上海滨水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6)∶78-83.
[17]张环宙,沈旭炜,高静.城市滨水区带状休闲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实证研究——以大运河杭州主城段为例[J].地理研究,2011,30(10)∶1891-1900.
[18]程胜龙,王乃昂,周武生.基于文化挖掘的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研究,2007,24(3)∶406-413.
[19]周永广,沈旭炜.基于时空维度的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导向[J].城市问题,2011,(2)∶30-35.
[20]王法辉.基于GIS的数量方法与应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1]刘昌雪,汪德根.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及发展模式——以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J].地理研究, 2016,35(5)∶977-991.
[22]Clark P J,Evans F C.Distance to Nearest Neighbor as a Measure of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Populations[J].Ecology,1954,(35)∶445-453.
[23]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1)∶99-108.
[24]汪德根,陆林,陈田,等.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组织[J].地理研究,2006,25(1)∶161-170.
[25]李王力,刘家明,宋涛,等.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地理研究,2015,34(8)∶1507-1521.
[26]王润,刘家明,陈田,等.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2010,65(6)∶745-754.
Researchon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RecreationalResourcesBasedonSpatialAnalysis——ACaseStudyoftheYellowRiverScenicZoneinDowntownLanzhou
LI Xiao-lu,ZHANG Zhi-bin,WEI Juan,JIA Lin-lin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This paper took recreational resources of the Yellow River Scenic Zone in downtown Lanzhou as a case study,analyz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various types of recreational resources using a number of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including kernel density and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Some main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as follows:①The overall spatial pattern of the Yellow River Scenic Zone′s recreational resources was “large distribution,small concentrationquot;.②The spatial structure pattern of the Yellow River Scenic Zone′s recreational resources was “single corequot;(Chengguan District only),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al resources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regions was not the same.There were some of agglomerations in the east.But the recreational space was sparse in the south.③The causes fo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4 types of recreational resources were summarized:The cluster of resources and natural reservoir environment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cenery and cultural recreational resources.Leisure and fitness recreational resources were evenly distributed due to the urban plans.The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resources were agglomerated in the resource concentration areas and the city business circle.
the Yellow River Scenic Zone;recreational resources;spatial characteristics;Lanzhou City
10.3969/j.issn.1005-8141.2017.08.019
K901;F590.31
A
1005-8141(2017)08-0996-05
2017-06-25;
2017-07-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161028)。
李晓璐(1991-),女,甘肃省兰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
张志斌(1965-),男,甘肃省会宁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