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校研究生实践育人路径

2017-12-01王一菲

长江丛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研究生育人工作

王一菲

探索高校研究生实践育人路径

王一菲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育人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实习实践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机制建设,宣传动员和实施方法三个方面逐步探索了高校研究生实践育人的路径。

高校 研究生 实践育人

2012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 号)这一文件中指出,实践育人工作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现如今,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已经逐步肯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利用各种手段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以便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快地为社会所用。然而,定位于研究型人才的研究生,他们所受到的实践教育还相当欠缺。因此,探寻高校研究生实践育人的模式,提高当代研究生的实践学习和教育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建立健全实践育人机制

(一)机制建设

高校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突破口。高校应成立研究生实践育人机构,把行政管理人员、研究生导师和任课老师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把实践育人的理念贯通到生活、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结合系部实际,为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制定实习实践的相关规章制度,并把其融入到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中,把实践育人机制化,常态化。

(二)队伍建设

高校应努力探寻优化现有教师结构之路,主要通过完善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和培训制度,适量外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等方式,着力提高教师实践和教学的能力。高校需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向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转变,保证教师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需求,着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广泛开展组织动员工作

(一)坚持思想引领

高校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价值取向,把握教育主动权,通过班会、党组织生活会、学术诚信讲座、座谈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引导研究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引导研究生自觉向群众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使研究生能够学以致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最终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宣传教育

高校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实践育人良好氛围。高校应利用多种手段,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占领发言主阵地。全媒体,即是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既有传统媒体所见即所得的便利,又发挥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信息量大、传播面广、共享共用、即时通讯等独特优势。通过海报、宣传栏、新浪微博、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广实践育人工作,鼓励并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意识,形成实践育人的浓厚氛围。

(三)树立先进典型

学生先进典型来源于广大学生群体,他们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带领实践育人的发展方向,激励更多研究生投身实习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成才。高校应该从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培育和树立实践育人的先进典型,结合各院系专业,从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志愿实践和挂职锻炼等多类实习实践中挖掘典型事迹,同时着力提高实践育人先进典型宣传水平。

三、深入开展实践育人工作

(一)建立并引入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长期开展研究生实践育人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能够确保研究生实践育人活动的稳定发展。高校应高度注重实习实践活动的机制建设,从研究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同时结合地方实际需要,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来建立和完善共同受益的实践育人基地。如此,高校便能构建研究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推进高校研究生实践育人活动常态化发展。

(二)引入奖励机制,鼓励自主实践

高校推行实践育人工作,应适当引入激励机制,把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实习实践活动进行量化计分,作为奖学金和荣誉称号评定的标准之一,与研究生奖学金和荣誉称号评选挂钩,以评促践,充分引导并激励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实践,争当先进。同时,研究生作为成年人,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高校应鼓励研究生开展自主实习实践,来作为以学校和学院为平台建设的实习实践基地的补充。在工作中实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将实践育人理念融入教学培养方案

高校应鼓励院系把实习实践工作与专业培养方案相结合,为不同专业的研究生量身定制相应的实习实践形式和内容,以便能为建立高校研究生实习实践长效机制奠定基础。高校应把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高校研究生学分体系,即设置为一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学位课程,要求每位研究生需完成一定学时的实习实践工作,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规范,增长实际工作经验、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方可毕业。高校应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让学校安排的实习实践工作和研究生自主开展的实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对于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建立有不同的实习实践标准和培养目标。

总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管理制度,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践活动,并结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为单位和地方服务,在实习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猜你喜欢

研究生育人工作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不工作,爽飞了?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