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网络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2017-12-01张丽娜

长江丛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环境

张丽娜

在网络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张丽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更广泛的应用到学习生活之中。互联网的兴起同样给院校大学生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的思政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思政教育的主体等方面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本文就当前网络环境对传统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对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改革,进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献力。

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课 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教育,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保障。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课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改变。因此,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当前网络环境对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冲击

(一)网络环境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与传统的封闭的思政课教育环境相比,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政教育所面对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从高校方面来看,顺应时代的发展,跟随互联网的发展步伐,推进互联网网站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构建的一个或者多个网站。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无味、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固化不知变通以及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缺点已经很明确。在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下,所注重的只是单纯的成绩考察,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不能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得思政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已经形成的互联网环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互联网环境推动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发展,目前各个院校内部和院校之间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各地院校的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ЕRNЕТ)。随着CЕRNЕТ的建立,各个院校内部和院校之间能够实现思政教学资源的建立和共享交流。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将思政学习内容更深入的进行理解、分析以及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二)网络环境给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主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也为当代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优点毋庸置疑,让学习生活更加便捷,而缺点也较多[2]。所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做出是正确的选择,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院校大学生所要面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网上的内容参差不齐、错综复杂。其交互性为院校大学生提供了便利,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明确的针对性。但是,因为院校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以及控制力都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被引导错误的方向,影响到院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2)互联网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互联网的这个特点使得思政教育更形象生动,在价值观的引导方面更具说服力。多样性意味着存在虚幻的,互联网中真实的部分能够给予院校大学生现实的帮助,而虚幻的部分很容易让起沉迷其中不能自拔。(3)互联网的共享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陌生的人通过信息共享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共享信息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环境的优势,为提高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水平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共享意味着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院校大学生的性格还未稳定,很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任何事物的利弊两面都在于使用的主体的意识,院校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利的一面但也不能忽略弊端。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才能让思政教学更好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产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到来,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以及方法很难满足当代院校大学生的需求。传统思政教育的制约性和局限行很大,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教育的效果也差强人意。所以,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将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途径的形式。院校要顺应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建立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院校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了解知识、学习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传统思政教育很难实现对教育价值。

二、当前网络环境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

随着各种平台的建立,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课堂的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如果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互联网教学将很难开展。因此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做出改变,优化知识系统,做到能够有的放矢,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实现与社会现实的同步发展。能够时刻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全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的同时也要监督,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能够抵制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二)寓教于乐游戏式教育方式的应用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更加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寓教于乐。所以教育游戏的出现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游戏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以,教育游戏可以用作辅助方面的教学。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就是游戏学习软件,这两种方式的出现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知识,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有效的讲解。教育游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将思政教学以游戏的方式表达出来,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除此之外思政教育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除了侧重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补充生活常识等方面的知识。一般的学习软件重点都是放在学习上,缺乏趣味性。所以如果可以将学习的知识游戏化,将学习能容通过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游戏功效的学习软件要把握好教育性和娱乐性的融合程度,两者相辅相成。思政教育是一个很宽泛很抽象的学科,所以将其游戏化,能够更形象生动的进行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构建网络资源共享互动平台

现阶段互联网飞速发展,院校大学生的传统思政教育难以适应当下情况。所以,加快建立院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合资源建立思政网络资源平台,将课程内容延伸到网络领域。借助新兴互联网手段,丰富思政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选择性学习变成现实。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不断整合、更新和完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能够更及时更准确的了解院校大学生的的言论和行为。进而通过沟通交流,引导院校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与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共生的就是互动平台。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建立新的符合院校大学生的教育方法。实际应用中,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以及博客、贴吧等方式。这些途径使得沟通的到了很大改善,让思政教育更生活化。

三、结语

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阐述了当前网络环境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影响,以及就在网络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在当前网络环境下通过构建网络资源共享、互助平台将思政教学生活化,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得思政教育长期稳定、积极健康的向前发展。望此次研究的内容能为实际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1]杨霞.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15(5):155~157.

[2]操申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与改革——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4):112~115.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环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