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沙副城城市色彩研究

2017-12-01

长江丛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下沙杭州色彩

丁 敏

下沙副城城市色彩研究

丁 敏

近年来,以国内外对城市色彩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将下沙副城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城市的文化特点与发展现状作综合研究,为相关设计与决策部门在色彩研究方面提供依据并提供参考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下沙副城的生态环境建设。

下沙 副城建设 色彩研究

近年来,杭州市建设逐渐将经济建设的脚步转为人文高品质的环境建设,由于多年的建设发展,下沙副城在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浙江省赞为“十大智慧新城”,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外专家认为每个城市都应有自身应具有的核心理论,不仅可以通过建筑来显现,也可以通过色彩。城市的色彩建设实施,最早在欧洲各城市体现出来,如波士顿城市以砖红色为主要色调彰显着历史,纽约以霓虹灯反应着城市的光怪陆离,而芝加哥主调为灰色体现出城市的沉稳及高雅,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河甚至每一节点的色彩都不一样。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城市色彩着重考虑进城市建设中去。色彩概念的研究中国各城市也逐渐渗透,如北京的色彩是由著名的紫禁城作为色彩的代表,紫禁城的风范与威严是由鲜明煊赫的色彩显现的,江浙是由青砖白墙,小桥流水的水乡作为色彩代表,饱含着如中国水墨画的色彩,这些色彩里都是经过科学的理论及管控的。

一、下沙副城建设内容研究

(一)建设下沙副城的重要性意义

下沙副城的建设是杭州市应十二五作出的规划,旨在将其建设为一个同时兼具国际化又具生活品质的城区,加强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建设,早日实现“生态型花园式城市副中心”目标,早日深化副城形象,使得下沙引资,生产,旅游及会展等方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下沙副城的建设现状

1、城市建设的步伐持续加快

自从下沙被定义为杭州副城以来,投入与规划都是高强度与高标准的,优化了城区布局,形成了以金沙湖为代表的商务核心地区,以沿江地区和大学城区为代表的两大居住区,南北两块大型工业区,除此之外,地铁路线,高速路线及大型医院等公共建筑的项目建设都进展得十分顺利,保障了城市的综合能力。

2、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来,下沙副城在环境建设方面愈发重视,不断改善城区环境,第一着眼于实施“五水共治”工程,净化黑河,严格管制工业排污,清除脏污等;第二净化空气,积极开展大气的整治工作,包括杜绝工厂乱排乱放景象,推崇工业水平中节能减排,使用新设备,促使落后企业转型等工作,实现了可观的成果;第三是建设一系列的绿化工程,投入资金用于建设湿地公园,保护现有河道,建设景观公园等,为城市的绿化工作添上了点睛之笔,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国家示范园区,低碳园区等目标。

二、杭州下沙副城建设研究

(一)下沙副城色彩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色彩体现在城市中通过城市所拥有的实体环境,成为了城市独有的属性,通过人的视觉反映至感官,在心理学中有实验表明,在视觉构成重要的两大要素“形”与“色”中,色即颜色是最能引起人类注意的,对于形即形体,则并没有颜色对人类那么显著,所以在城市的建设中,色彩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更能反映这座城市中市民的精神风貌。

(二)深化色彩建设研究方法及预期价值

下沙处于江南,气候温暖适宜,绿化环境优美,处于长江三角区的环境中,是兼具着文化旅游与现代工业建设的重要副城之一,所以下沙可以依傍着杭州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的文明建设,从而继续发展为独具创新型的副城。

下沙副城的“水墨淡彩”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色彩,在G20峰会期间,众多美院工作人员都着手于研究如何将杭州的城市美学凸显的问题,宋建明教授提出了杭州的色彩建设应具有东方的智慧,中国的气派与杭州独具的韵味这三大方面。“水墨淡彩”的定位应对下沙应该是最适合的了,这样的定位不是由一日形成,而是在杭州几千年来的建城史逐渐体现而来的,这座城市已已经深深埋下了属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也融入进了杭州人的血脉中,杭州中注重文化品位与风景园区的欣赏与休闲方面,所以下沙的建设应该具有宁静与文雅的城市气质。

基于杭州这座城市的风景特点,“水墨淡彩”是最主要的色彩基调,在这样幽静的颜色主调下,由于经济与工业的兼备发展,所以城市的色彩又带着一些明快的基调,下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建设不宜像一些靠近热带的城市一样使用过于明快与鲜艳的颜色,也不宜像大城市那样在钢筋混水泥的基调下用灰色作为主要基调,而是色彩温柔但又带有一些明快的色彩,以环境的自然色为基调,引导出下沙城区色彩的特色。

三、结语

本文根据下沙副城近来的发展,结合下沙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对下沙做了简单的介绍,并且根据国内外不同城市的色彩基调作为参考,城市的色彩体现的是一城市的文化意蕴,而最适合下沙副城的色彩就是水墨淡彩了,温润的气候与历史沉淀下来的人文环境,使得下沙既没有热带城市的浮躁也不没有工业城市的压抑感,下沙副城城市的色彩研究对各建筑的配色以未来对环境的治理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1]徐非.杭州中心区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建设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2]朱海晨.浙江省城市色彩规划浅析[J].山西建筑,2009(16).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下沙副城城市色彩研究》(编号:M16JC015)。

猜你喜欢

下沙杭州色彩
杭州下沙
不一样的父亲节
玻璃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杭州院子
神奇的色彩(上)
杭州旧影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