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泉见母”的参谋艺术

2017-12-01燕国华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庄公安顺中华书局

燕国华 周 霞

(安顺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黄泉见母”的参谋艺术

燕国华 周 霞

(安顺学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本文通过对郑庄公其人的分析,揭示其不从直谏的性格特点,从而引导出颍考叔曲谏的技巧,展示了其在“黄泉见母”事件中的参谋艺术。

郑庄公;颍考叔;黄泉见母;曲谏

“黄泉见母”这一典故源自《左传》,提出并化解“不见黄泉不见母”之方案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颍考叔。说到此人,不得不提及他大名鼎鼎的领导——郑庄公。

郑庄公,郑国第三任国君,春秋五霸出场前的小霸主。郑国的这段历史可谓是东周列国争霸前的开胃小菜。郑庄公,郑武公与武姜的嫡长子,郑武公去世后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为郑国接班人。然而由于其母武姜在生庄公时难产(郑庄公小名寤生),固而对于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姜氏似乎更喜欢小儿子共叔段,也就是庄公的弟弟。

由于母亲的宠爱,加上郑庄公的一味忍让,使得共叔段野心日益膨胀,段最终与母亲走向了里应外合的叛乱之路。当然叛乱最后被庄公轻而易举地镇压了。

郑庄公这人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前期看似对母亲与弟弟的蓄谋不闻不问,实则是在布一张大网等待母与弟主动投罗。这种大局在握的胜利姿态也确实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兄弟间的争夺。最后郑庄公逼死弟弟共叔段,软禁其生母,并发下重誓“不及黄泉无相见”。

颍考叔正是在郑庄公这种尴尬的母子关系中出现的。相于颖考叔其人史料记载不多,《左传·隐公元年》仅寥寥数字记载其为“颍谷封人”①,后世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也仅补述“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②。

虽然有关颍考叔的材料不多,但颍考叔的参谋与曲谏却给后世留了一笔丰厚的财富。笔者以为,颍考叔进谏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深谙领导的心理,选择合适的机会曲谏。

先说领导的心理。

一、郑庄公见母的“两难”心理

郑庄公虽然因共叔段叛乱而怨恨自己的母亲,并发下恶誓永不相见。但他并未对加害其母,只是将其软禁,可见郑庄公还是念母子之情的。至于发下的毒誓,或为一时之激愤。事后不久也表示出悔悟之心,《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上说“已悔,思母。”③由于古人一诺千金、信守诺言,特别在意自己的誓言,更何况是一国之君,诺言可谓是立国的根基。

所以摆在庄公面前的就是一道“两难”的难题,想见母亲又不想违背自己的誓言。颍考叔正是为解庄公心结而来!

二、郑庄公刚愎、不从直谏的复杂心理

郑庄公是个很有决断与心机的君主,史书上通常会将一个屡次不听劝谏的君主塑造成一个失败的面人物,然而郑庄公虽不听谏但不得不说他是位成功的领袖。有着这种心理的领导往往听不进下属的直谏。这点从郑庄公身边另外两个大夫祭仲与公子吕、子封等人的直谏可见一斑。

早在共叔段羽翼未丰前,段向庄公请求治理京城(仅次于国都的二号城池)时,祭仲便向庄公进言“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④祭仲认为,京城是仅次于国都的大城,不宜封给共叔,否则将会养虎贻患。并将段的野心比作蔓草,长期以往,将会不断滋生助长,久后难图。郑庄公对段的野心自然也心知肚明,但他并未采纳祭仲的谏言。一方面说明庄公对段的叛乱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说明庄公乾刚独断不听直谏,更谈不上从谏如流。

另一个案例是公子吕对庄公的直谏。当时祭仲、公子吕等均看出共叔段的谋逆行径,公子吕主动请缨先发制人,《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公子吕的计谋,“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⑤郑庄公依然未采纳公子吕的计策。

等到共叔段刚发动起事时,子封认为不能再坐等段的壮大,进谏必须对段采取紧急军事行动。郑庄公依旧未采纳子封的直谏。

由以上三个直谏失败的案例,颍考叔在向庄公献策时,采用的是迂回曲谏的方式。

以下谈谈颍考叔的曲谏之道。

颍考叔未选择直谏,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庄公的脾气,在他进谏之前已有祭仲、公子吕与子封三人的直谏失败的例子。所以颍考叔并不打算直奔主题,劝庄公放下誓言,以母、以孝为大,抛开恩怨与母亲合好,而是决定走一条非常之道——曲谏。

庄公在宴请颍考叔时(演义中认为是颍考叔主动进谏),颍考叔舍不得吃肉,悄悄地将好肉藏起来,当庄公问其缘由时,颍考叔回答说是留给母亲吃的。颍考叔曲谏的聪明之处正体现于此,借此引出庄公的思母之情。果然庄公发出感慨:“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⑥思念自己的母亲又担心背负违背誓言的心态终于主动坦露出来。

面对庄公的这一“两难”境地,颍考叔自然是有备而来。他提出“掘地及泉,隧而相见”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庄公母子彼此思念又不好意思相见的尴尬局面。惜字如金的《左传》在描写庄公母子相见时可谓是慷慨得很。先后描绘庄公见到母亲前赋诗“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再描绘武姜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⑦。把最初母子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相见的心态与继见时的喜悦之情刻画的栩栩如生。

这一切当然得益于颍考叔善于领会领导的心理,把握恰当的进谏的机会,以及选择合适的进谏的方式。无疑颍考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参谋、进谏的案例。如此两全其美、成仁之美的事迹由此也得到左丘明的赞誉“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⑧。

注释:

① 《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10

②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 中华书局 2010

③ 《史记·郑世家》西汉 司马迁 中华书局,2013

④ 《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10

⑤ 《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10 第11页

⑥ 《史记·郑世家》西汉 司马迁.中华书局,2013

⑦ 《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 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10

⑧ 《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 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10

[1] 《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 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10

[2]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撰 中华书局,2013

[3]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 中华书局 2010

[4] 《中国秘书史》 金常德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5] 《颖考叔青云直上》 西乔木 望文 2013.04

[6] 《论颍考叔的为人造典型》 董婷 现代语文 2013.5

燕国华(1981.9-),男,汉族,江西南昌人,讲师,安顺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周霞(1984—),女,汉族,湖北天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安顺学院,汉语言文字学。

C933

A

1672-5832(2017)12-0132-01

猜你喜欢

庄公安顺中华书局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秘诀胜齐国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掘地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