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吉林省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策略探究

2017-12-01龚志慧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实训

龚志慧

新课改下吉林省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策略探究

龚志慧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能保证职业院校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更好地适应。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打造和培养具有过硬技术能力和扎实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是当前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课题。吉林省中职院校经过长期研究实践和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法和策略,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双师型教师 新课改 校企合作在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实践证实,中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就是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经验,实现了师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中职院校能与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适应。

一、“双师型”教师需要的具备的素质能力

“双师型”教师是为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理念而提出来的,它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非常重视,有机的结合理论与实践,是具有综合能力的师资队伍。目前国内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已基本达到统一。是指获得教育系统领域的教师资格证书,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拥有在本专业丰富的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

二、吉林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师资制度,具有单一的师资来源

通过对吉林省几所中职院校调查显示,目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同时中职教师具有相对单一的来源,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业教师总数的45%,与国家规定80%的比例相比,差距还很大。据统计,从企业调入的教师所占比例为7.4%,大学毕业直接任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师占了86.5%。从总体上分析,现场指导、实训教学、动手能力和知识传授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与社会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渊博理论知识的教师,差距非常显著。因为没有对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制度切实推行,而使中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院校较少

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吉林省也有一些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但从目前来看,只有一所专门培养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高等院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中职教师培训中,还有许多问题存在。具体体现在:没有建立通畅的培训渠道。培训内容脱离了教学实际,技能培训难以对口。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依然是多数学校的师资培训形式。师资培训不注重效益和质量,而仅仅是对数量过于追求。同时,对规模的扩大比较注重,而对结构优化不注重。在业务培训上不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缺乏教学水平高、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而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队伍建设方式有待创新

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是目前多数中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师人才培养方式。但因为校企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导致很多外部人员和企业兼职人员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很难适应。不能真正传授所掌握的职业知识。由此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教学质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外部引进方式也只是从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进行。这样因为缺乏优秀的兼职教师,仅仅能承担有限的讲授工作。同时,因为一些学校对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缺乏必要的奖励和鼓励措施,降低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吉林省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

伴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吉林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经历了艰难的发展之路。在一些国家示范性中职院校建设,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而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真正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一)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拓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企业和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管理思路和追求的利益。为此,二者之间必须找准切入点。从现实出发,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对学校而言,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培养满足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形成良好的循环,同时,利用企业资源,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和学校的合作而开展技术革新,并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吸收途径。

一是实施实训室进入企业模式。利用园区和企业,对于校企共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构建。在职业教育建设项目规划中,列入实训设备项目,并由园区或企业提供实训场地。建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的生产要求相符。同时,在企业建设校内实训室,使单纯的实训室向企业车间转变。基地主要是实施企业管理。企业师傅到校任教,实现企业生产环境和实习实训环境的一致,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和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对接。

二是实施生产车间进驻院校模式。学校提供与企业生产要求相符的设备、场地和环境,引进企业进驻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企业选派人员对师生的实习实训等提供指导,帮助学校对实训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学校依据生产要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纳入实训课程。派教师到基地实践,安排学生到基地顶岗实习,向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毕业生。

(二)发挥“双师型”教师作用,实现校企合作在内涵上的对接

一是校企合作是实现企业岗位与学生专业能力对接的前提。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任务是由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承担,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和教师对实践课程内容共同进行开发。职业院校教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进行承担,同时还应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工作,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实践。

二是实训基地与生产车间对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流程,承担实训任务和生产任务,将实训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生产车间与实训基地的对接。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生产的全过程,不单单能使学校的自我造血功能增强,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并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更加完善。

四、结论

培养“双师型”教师,对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共同开发,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只有真正实现职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的对接,才能使校企合作变成现实,构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利益双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校企共建。未来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就是发展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这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断摸索新模式、新机制,促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丁林曜.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2014(12).

[2]蒋俊凯.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2).

[3]刘效军,周平.关于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30).

[4]付小峪.浅谈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及激励措施[J].成功(教育),2012(20).

[5]何兵,唐凯兴,覃铭,韦青松.后发展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J].百色学院学报,2010(05).

(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吉林省中职学校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448号。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实训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