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现状分析
——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

2017-12-01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使用率科技成果南京

高 湧

微课现状分析
——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

高 湧

本文通过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研究并分析微课发展现状并指出微课使用率低的原因。

南京晓庄学院 微课 原因 分析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两个文件都明确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这为微课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这两个大背景下,“微课”就应运而生了。那么什么是微课?现状怎么样呢?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就身边的教师做了一系列调查。

二、什么是微课(Micro lesson & Mini Course)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国内研究者有着不同的释义。首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他认为“2012年是国内微课建设和发展部的元年。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卫星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而广西师范学院郑小军教授对于这一定义持不同观点,首先,他认为2013年为中国微课元年,其次,他在《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中解释到“微课不等于微课程,微课程是由一系列紧密关联的微课构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自己对于微课的理解:微课是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精心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等形式展示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微课是利用微视频教学重点讲解和突破一到两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

三、微课现状

笔者在南京晓庄学院和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教师中对于微课的使用率都比较低,但高校教师对微课的熟悉程度和使用率都比中学教师高。其次,大多数教师认为微课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形式,会对传统教学形式带来冲击,影响自己的教学活动。再次,两位笔者所在的学校都曾组织过教师进行过零散的微课学习,并组织教师参加微课比赛。笔者针对调查使用率较低(大约是3%-4%)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微课使用率低的原因

(一)起步晚、概念模糊、消息蔽塞

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еRоу А. МсGrе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是微课的雏形。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аvid Реnrоsе正式提出微课概念。国内第一次提出微课概念是在2012年,这比国外晚。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对于微课的权威界定,因此对于微课的概念是百花齐放。根据《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中关于微课的概念一共有12种解释之多,这无疑对于我们认知和理解微课带来困难。一线教师跟高校学者的认知路径不一样,较少教师能够紧跟学者的步伐去认知新事物,去了解前沿的知识。他们往往通过一次培训、一个会议、一个讲座去了解微课。

对于微课资源网站建设来说,虽然国内有中国微课网、微课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等网络平台,但是相对于国外的可汗学院(Khаn-Асаdеmу)和ТЕD-еd(Тесhnоlоgу Еntеrtаinmеnt Dеsign)来说,起步比较晚,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同时对于国内庞大的教师 群体和学生群体这种信息量较为单一和有限。

(二)技术瓶颈、制作过程繁琐

微课制作主要采用:роwrроint2010、соmtаsiа studiо、屏幕录像专家等录像软件,会声会影,mоviеmаkеr、QQ影音等视频制作软件,DV+白板,手写板+录屏+РТТ等,这些虽然被誉为是“平民化”的软件,但是对于一些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些简单的事,而且学校和家庭都不具备这样的工作环境。南京晓庄学院对此采用的办法是对微课进行服务外包,这也是大多数高校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制作方式。但是对于中小学来说,学校并没有为微课下拨专项经费,因此教师需要自己制作。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的宣卉老师在回忆微课制作过程时说:“怎一个累字了得,从拍摄地点和拍摄人的联系、录制过程、后期制作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已经影响到日常的教学活动。”此外,宣老师认为,一个10分钟左右的微课,占用了课堂四分之一的时间,这也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并不会过多的采用微课教学。

(三)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时间

蒋建湘、庞青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有实用价值的高校科技成果,进行实际运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商品化及产业化的全部活动和过程。 它受转化意愿、传授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影响。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它的转化也需要时间。微课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意愿,但是它较强传授能力之间的矛盾和民众较弱吸收能力之间的矛盾致使它的转化脚步相对缓慢。

五、结语

微课作为一新兴产物,但是对于它的概念学术界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虽说“存在即合理”,但是它的存在有太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需要在日后的研究学习和实际操作用进行丰富和佐证。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高湧(1987-),男,汉族,江苏镇江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使用率科技成果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大闯关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