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童话逻辑重构与视觉表现
2017-12-01乔梦宇湖北工业大学430068
关 洪 乔梦宇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黑童话逻辑重构与视觉表现
关 洪 乔梦宇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黑童话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姑且不去考证是日本桐生操改编了《格林童话》或是故事原本如此,由于物质基础在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比重占高,人们变得越来越物质和唯利是图,而这些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残酷应运而生了黑童话的传播。这类故事是对现今病态社会无声的控诉,也是对一些我们曾经谓之美好的事物的质疑。为了让这类故事更加生动直观,我们借助板绘和装置延伸,再结合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故事化的逻辑重构,尝试让这些故事以更加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黑童话;逻辑重构;板绘;装置艺术;艺术化
近年来对童话故事剧情的再创造花样迭出。一说日本桐生操改编了《格林童话》,一说19世纪初《格林童话》原本充斥着大量粗俗甚至是下流的内容。或许童话本来就不是给孩子看的睡前故事,而是世事艰难、生活残酷的隐喻,包含着成人世界中才有的粗鄙,血腥,贪婪,伪善。
重构的黑童话故事能不能有着美好的内涵,这类故事只是提供给我们另一个反思自身的契机,并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经过多次讨论后我们决定选取《睡美人》、《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的故事进行故事重构和视觉创作。在原版故事中睡美人被女巫降了诅咒,永远不会醒来,直到后来遇到了真心的王子。假如王子永远来不了了在披荆斩棘中迷了路,亦或是爱上了别家的公主,而与此同时睡美人的诅咒失灵了,她该如何去面对这个她离开了十几年的世界?姑娘小红帽去看望外婆,被大灰狼盯上,大灰狼冒充外婆想吃掉小红帽,幸得机智的猎人相助才和外婆化险为夷。在小红帽原版的故事里有个不合逻辑的地方,大灰狼在森林里盯上了小红帽,他为什么不在森林里直接吃掉它,而要去伪装成他的外婆?
或者说小红帽有被迫害妄想症?或者说它本身就是狼呢。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她们都是得到王子的帮助,才有了后来幸福的生活,此时我们设定一个平行时空,假如故事中的王子是同一个人,他面临一个分岔路口,他会选择去拯救谁的人生?而小美人鱼最后没能和王子在一起,诅咒显灵化作了一滩泡沫,这个故事原始版本是个悲剧,她没能像其他故事里的男女主角一样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我们重新设定为小美人鱼和王子在一起了,他并没有死,那他们生活在一起就一定是幸福的吗?以此作为该作品重构的出发点,重构后的故事应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也要避开大部分黑童话刻意的毁三观的弊病,所以确定了如下四个改编过的故事:睡美人不愿面对生活的艰辛所以躺在床上荒废时光;小红帽有一件抑制自己变成狼的红袍子;王子不愿走森林里荆棘的小路所以错过了白雪公主却遇到了灰姑娘;为了和王子永远的在一起,小美人鱼用自由做了交易。对应的标题以为:逃避、本性、抉择、代价。
这些故事的原始版本不用再赘述,大家早已倒背如流。而重构后他们具有的现代意义如下:《睡美人》——由于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须品,人们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手机的出现本意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现在反面对面的交流反而变得难能可贵,大家都开启了低头人生模式,手机取代了一切,他们不愿和现实的社会接触,没了手机就像没了魂,拿着手机就就像拥有了全世界,一张床一部手机满格WIFI信号便是最理想的生活。《小红帽》——常言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现代人的生活就是一场换装秀,撕下一张皮囊还穿着另一张,每天游走于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皮囊应对不同的人群,久而久之早已习惯了伪装、连自己都分不清那个是真实的自己。《灰姑娘》+《白雪公主》如果有两条路摆在面前一条看起来充满艰险,另一条阳光平坦,两条路的尽头结果未知,我想大家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看起来更可靠的更安全的那条路吧。很多人就是这样害怕艰难、不愿挑战,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要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于是他们错过了风雨后的彩虹。《小美人鱼》——爱情自然是人皆向往的美好事物,但是在找寻真爱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牺牲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换取他的代价,什么可以牺牲,什么不能牺,牲牺牲多少,这个程度怎么把握,因人而异,19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这样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那你又怎么看待这个时代爱情呢。这些故事初看引人注目,继而让人深觉颇有意味,到最后发人深省。之所以如此耐人寻味,是因为这个系列的设计作品将经典的西方童话和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相融合。将简单的傻白甜的传统西方童话或是一味追求颓废残酷的黑童话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拉回社会,拉回到对人性的探讨。 也许这种再创作也是被评价为“基于口头来源的一种有限度的文学创作”的《格林童话》创作精神的发展。
因为是以画作为载体来反应当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首先设定的展现方式就是以故事性的画面加以简单的文字叙述辅助表达,在画面中制作一些装置突破平面来增强表达效果,与视觉冲击力。对于《睡美人》的构想是画面整体偏暗色系,体现出睡美人生活的单调性,画面仅有的两处亮点光源来自于手机和窗外,背对着窗外意义在于表现她不愿与外面的世界接触,一只手拿着手机因为她更向往于那小小屏幕上的绚丽,另一只手耷拉在床上任由杯里的水撒到地上、撒到床上,表现她的懒惰与对手机的专注。主体人物深深地陷入床中体现出她很久没有移动过。《小红帽》的构想是一张略显阴暗的儿童肖像画,整体以红黑配色,红黑配色从视觉的角度上来讲有着极强的对比度和与诡异感。一只手涂着口红表现她有着超越外表的成熟本性,嘴角像鲜血一样划下的口红,是暗合主题中她野兽本性的流露。《灰姑娘》+《白雪公主》的构想是在一条岔路口,一边是阴森泥泞的小路,另一边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石板路,路口处的指示牌上分别挂着白雪公主的通缉令和水晶鞋的寻物启事,王子的身影渐没在阳光明媚的石板路上,这是他做出的选择,为了符合主题,画面左右必须有着强烈的对比,无论是颜色的选取,色调的冷暖,冷色系灰色以及干枯的树枝,灌木丛将左侧画面基调设置的较为阴暗,暖色系的绿以及光源的方向,欣欣向荣的树木将右侧的基调设置的较为光鲜亮丽,强烈的对比会暗示人内心选择的方向。《小美人鱼》的构想是王子和她生活在了一起,但是苦于皇宫中没有可以养美人鱼的鱼池,王子将她养在狭窄的水族箱里,他们每天只能隔着玻璃见面,画面的环境设定是夜晚,室内,周围环境光较弱,以此来突出主题。近景的几根蜡烛作为微弱的光源压抑住了画面的整体基调。经过重新构建后的画面,给原本的故事附上了新的含义,四幅画的基调都比较偏低沉压抑,预示着故事不好的结果,让观者能够从视觉的角度大致感受到故事的方向,与表达的情感。
对于西方童话的重构,故事性的存在是必要的,画面只能是故事某一个关键事件点的定格,如何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好的视觉语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所以适当的字体设计作为标题,来辅助观众感受画面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字体的设计也可以算得上是对传统字库字体的重构,传统字体的空间,结构,与维度都产生了变化。让观众在二维平面上感受到多空间维度跳跃性的统一。最后达到功能性与形式感的并存。
图1题为《选择》,字体作为标题的大框架,和唯一具有色彩的地方不会被密集的背景画面喧宾夺主。将迷宫隐藏于字体中,迷宫的本身就意味着选择,迷宫的存在将“选择”以视觉语言的形式传达给观众。左侧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具体故事的叙述,因为只是需要标题,所以将大段故事性的叙述,缩小并密集排列,其意义主要在于填充画面,和右侧的空旷形成视觉上的对比。
图2题为《本性》,由于想传递出一种无法突破的监禁感,作为小红帽将本性的禁锢。所以将字体置于有监狱感的竖线中并适当连接、断裂。R字体的红色作为突破画面的存在 。
图3 逃避
图3题为《逃避》,字体的延伸感作为画面的第一感受,画面受到字体的拉伸也有了空间感。白色的字体在灰色的背景衬托下像是从画面深处释放出的光,多次的延伸与折叠加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图4 代价
图4题为《代价》,画面中字体颜色的选择是为了和画面中的主题色保持一致,平面的字体在多面的的透视组合下塑造出了立体的凸出感。
装置延展部分的设定是能够自然的结合画面中的某些部分,加强视觉感受,所以选取的装置材料应当满足延伸性和可塑性原则,既可以辅助表达,又不会喧宾夺主。由于考虑到的整体展示效果,所选取的装置材料,应具有垂坠的质感。所以最后选用了枯树根、树枝、红布、蜡油、透明固态胶水分别来结合画面中的森林、红袍子、滴下来的蜡、杯中洒落的水。(由于多次试验中发现多种透明胶水凝固后未能达到水的透明度或是不满足可塑性原则或是刺激性气味浓烈,最后不得不放弃使用胶水。而选取固体水质感塑料纸)。从材料上看,装置艺术对于材料的选择多元化,倡导利用平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运用组装、置换、聚合等手法去完成一件全新意义的装置作品,装置艺术的亲民性,正是源自于装置对于艺术材料的通融性,观众会觉得这种艺术形式更加靠近生活,不会产生距离感。在表现形式方面,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可以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电影、电视、录像、摄影等任何可以使用的手段,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
西方童话逻辑(视觉)的重构就是对传统西方童话故事的黑化,又是对刻意追求残酷的黑童话故事的洗白,使之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透过美好的表象与光华,看到的是一些太阳下的阴影面,令人感觉到晦暗的事物,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无声控诉,是对所谓美好事物的质疑。他们不再是儿童的睡前读物,而是现代人反思自我嘴脸的一面镜子更注重对人性的探讨与人文关怀。人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婚姻、生活都与物质利益牵扯上关系。在这里,亲情、友情与爱情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借口而变得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欺骗与不信任常伴左右,而这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呢?人置身于虚幻的童话世界,又被现实的材料拉出画面,回到现实,虚实结合,既表达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又表达了其设计意义。
[1]桐生操.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Ⅰ[M].日文版,东京:kkbestellers,1998.
[2]格林兄弟.初版格林童话集 1-4[M].日文版,吉原素子,吉原高志,译,东京:白水社,1997.
[3]彭懿.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关洪,湖北工业大学 讲师,视觉传达专业。乔梦宇,湖北工业大学2013级视觉-中美3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