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在于制度设计的革新

2017-12-01何志平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宦官宰相皇帝

何志平

改变,在于制度设计的革新

何志平

明代与唐代的宦官专权有很大的不同。明朝中晚期“权宦”不论多么嚣张,皇帝一纸诏书就能轻而易举铲除,宦官的兴衰荣辱完全操持在皇帝手里;唐朝中晚期宦官则把持朝政,到了后期甚至能够操纵皇帝的废立乃至生死。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在于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出现了重大变革。唐代政治制度设计,中央政府皇权相权划分,为避免外朝“权臣”专权,帝王们只好想方设法侵夺宰相权力。”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并没有消除。结果是“权臣”专权以另一种形式在内朝出现——这就是中晚唐时期严重的“宦官”专权。明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央政府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兵制设计避免将帅擅兵自立,确保了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消除了“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让即使是司礼监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也无法摆脱皇帝掌控。明中叶以后,皇帝怠政,让司礼监大太监代自己处理政务,明朝中晚期宦官之所以能弄权,与得到皇帝纵容、甚至默许不无关系。

制度设计 权臣专权 唐朝 明朝 宦官专权

一、明代与唐代宦官专权差异

历史上,明、唐两代中晚期太监干政都很严重。

然而,明代与唐代的的宦官专权又有很大的不同。

明朝宦官的兴衰荣辱都还操持在皇帝手里,强大如大太监刘瑾、魏忠贤等,尽管一时权倾朝野,飞扬跋扈,如果一旦皇帝下定决心铲除,一纸诏书就能让这些太监立马沦为阶下囚,死的凄惨万分;荣华富贵转瞬灰飞烟烟灭。

而唐朝中晚期的宦官则把持朝政,权势之大难以想象。皇帝不仅奈何不了他们,反而连自己的废立乃至生死,都操纵在这帮宦官手中。

从唐顺宗到唐昭宗共10位皇帝,除了唐顺宗外,后面九个皇帝均为宦官所立。史书记载,唐宪宗李纯和他的孙子唐敬宗李湛都是被宦官杀掉的。

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唐昭宗时的杨复恭、刘季述等,都是中晚唐权倾一时的大宦官。

为什么两朝宦官专权会有这样的差异?我们认为是明、唐两朝政治制度设计不同造成的。

二、唐朝政治制度设计特点与唐朝中晚期“宦官专权”产生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屡屡上演的外朝“权臣”(宰相)“受禅”把戏让唐朝统治者设法削夺相权

唐朝之前,从秦朝开始到两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朝历代“权臣”并不鲜见。

权臣们掌握军政大权,把持朝政。这时候皇帝都不免变成他们手中的“傀儡”。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权臣更是导演出“禅让”的把戏,自己做皇帝,君临天下。如曹丕、刘裕,萧道成、陈霸先,杨坚等。

这是登基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位“受禅”的“权臣”曾在前朝担任过的职位:

曹丕,曹操的儿子,曹丕代汉,史称魏文帝,终结汉家四百多年天下。”受禅“之前,曹丕的职位是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

刘裕代晋建“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刘裕为宋武帝。登上帝位之前,刘裕接受东晋朝廷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职,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并受九锡殊礼。

以上两例,“权臣”登上帝位的方式如出一撤。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建立者。北周宣帝死后,即位的周静帝年仅八岁。

外戚隋公杨坚便以「入宫辅政」为由,总揽军政大权,号称「假黄钺左大丞相」,都督内外军事。公元五年二月,杨坚逼周静帝宇文阐让出帝位,登基称帝,建立了隋朝。

相国、丞相、左大丞相,等等,都是宰相职位的别称。

宰相地位是尊崇的。我国古代君主制下,外朝百官以宰相为首。史籍上说,”宰相者,位亚于人主,而权重于百僚者也。“天下之宰,通于四海。”

魏晋南北朝:丞相总揽司法、行政、军事大权,是政府首脑。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

宰相权力过大,“权臣’便借助”宰相“职位专权,宰相职位为权臣”受禅“提供便利。

唐朝以前,“权臣”上位的事儿,史不绝书,多有记载。

唐朝统治者要避免“禅让”的旧事发生在在自己子孙后代身上。

他们挖空心思地削夺外朝宰相的权力,防止宰相专权,导致皇帝大权旁落。

(二)唐朝统治者如何避免前朝外朝权臣“废帝篡位”旧事在本朝重演

如何防止宰相专权,唐朝统治者采取办法有二:

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变“独相”为“群相”。

(1)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唐代初年,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都是宰相。

后来因唐太宗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便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门下侍中、中书令号称宰相。

(2)他官参议朝政,多人为相。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

如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称“参议得失”,或称“参知政事”等等,名称不一,都是宰相之职。

到了唐朝中宗、武则天之后开始,皇帝设立了一个职务,叫“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是个临时性的职务。皇上若要提拔你,不管你现在是几品官,只要给你加上这个衔,入政事堂议事,你就相当于宰相了。宰相就由固定的变成了临时的。它的好处是,正式任命的宰相如果要罢免,是有一套严格程序的,现在这个是临时宰相,皇上能把这个临时工说撤就撤。所以以后,既然设立了“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三省的长官就变成了虚衔,甚至不设。

玄宗开元以后,宰相数量少了,其职位更为尊崇,基本上是专职的。

安史之乱以后,宰相名号又有了变化。唐代宗升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二品,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基本是藩帅兼领,几乎不单独作为宰相来设置,因此,唐后期的宰相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在唐朝,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宰相成员增多,既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

二是以内朝制外朝。

(1)用身边的亲信秘书(内朝)分外朝之权,乃至架空外朝而取代之高宗时北门学士的设立,开启了内廷近臣在禁中参决谋议的机制。唐高宗时,召刘卒韦之,元万顷等人禁中,“密与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

武则天专权时期,为排除异己,更是多用北门学士参决朝政,制敕不经中书门下,这样,中书门下的定策审议之权开始被侵夺。

唐玄宗即位后,随着国家行政事务的日益繁多,原本负责起草诏书的中书省官员,特别是中书舍人繁忙不堪,工作效率低下。玄宗于是常常抽调朝廷其他部门中一些精通文辞、学识渊博的官员临时负责起草诏书的工作,这属于临时差遣工作,这些人常常被称为翰林供奉或翰林待诏,他们的临时办公地点就在翰林院中,与那些御用文士、术士的待诏们在一起办公,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人才与杂流并处”。

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进行了一项改革,将那些专门负责起草诏书、执掌朝廷密命的翰林供奉(待诏)正式改称为翰林学士,并在原来翰林院的南面修建翰林学士院,与北面的翰林院区别开来。这个时候,翰林学士就从原来的翰林院杂班子中脱颖而出,翰林学士草诏也就由临时性的差遣逐渐成为固定的职务。这样,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们就在南边的翰林学士院办公,主要从事政治决策、政治顾问与起草诏书的工作。而那些陪侍皇帝娱乐游赏的翰林院待诏们还继续在翰林院里待诏,从事侍奉皇帝文化娱乐的活动。

翰林学士是直接受命于皇帝的,不从属于任何其他官僚机构。所以翰林学士又被称做天子私人,即皇帝的私人政治秘书和政治顾问。

翰林学士们的权力很大,在当时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他们的出现从客观上分解了中书舍人的权力,也就是分解了宰相的权力。因为中书舍人是直接受命于宰相的。

翰林学士的设置是玄宗集中皇权的一个重要步骤。

皇上要通过设立翰林学士分割宰相的权力,扩大皇权。

唐代自进入中后期,翰林学士的政治角色日形重要。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又参决军政机密事务,分担了宰相部分职权。

德宗以后,宰相多选自翰林学士。

(2)用身边的家奴宦官(内朝)分外朝之权。从唐代历史上看,皇帝信任重用宦官是从唐玄宗开始的。

唐玄宗时,开始让宦官组成内朝。

他挑选了身边的大宦官高力士协助他处理政务,“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力士也就此“常止于宫中,稀出外宅”(《旧唐书》卷一八四《高力士传》),这样就出现了由宦官组成的同外朝宰相抗衡的内朝。

唐玄宗之所以让宦官组成内朝,是因为在他看来,宦官乃“刑馀之人”,不可能做皇帝的。不像宰相权势大了有可能篡位当皇帝,皇后也有可能当女皇帝。

安史之乱后,皇帝不再信任武将,作为宫中家奴的宦官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

唐朝的中晚期,朝政大权逐渐为宦官集团把持。宦官集团甚至操纵君主废立命运。

(三)唐朝帝王们侵夺外朝宰相权力的后果

唐朝帝王们的精心策划,的确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权臣”由“外朝宰相”出。虽说传统意义上的“权臣”专权消失了,但“权臣”专权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这就是中晚唐时期严重的“宦官”专权。

(四)唐朝中晚期“宦官”专权、后期甚至能操纵君主废立乃至生死原因

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之所以能够把持朝政,玩弄皇帝于股掌之间,原因如下:

第一,宦官担任枢密使,分宰相之权。

枢密使设立之初,并没有自己的官署,仅有三间房屋贮放文书。枢密使的职务本来只是接受表奏,上呈皇帝,又将皇帝意图传达给中书门下(宰相),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并没有很大的权力。

宪宗时,以刘光琦、梁守谦为枢密使,权力逐渐加大。其后大宦官王守澄、杨复恭都相继为之。

昭宗天复元年,规定宰相在延关殿奏事,枢密使在旁可提不同意见进行辩论;对皇帝诏敕有不当之处也可帖黄更改,也就是说,枢密使已掌握了封驳之柄,公开参与朝政,侵夺相权。中晚唐掌握实权的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也由他们主张(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宦官掌握了军权)。

第二,宦官担任左右两神策军中尉,统领禁军。

安史之乱之后,唐肃宗因武将反叛险亡其国而开始猜忌武将。宦官开始作为皇帝的耳目全面地内掌禁军,外监诸将。

安史乱后,藩镇林立。虽然节度使囊括了辖区军民财政大权,可以拥兵自重,可以有不臣之心,但是敢轻举妄动的实在不多。

那些真正背叛的也多是出于自卫需要,真的想着打到京城、干掉皇帝、自己取而代之的是少之又少。

这是因为有强大的神策军在。

“是时,神策军虽处内,而多以裨将将兵征伐,往往有功”。

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被外面武将反怕了的唐德宗李适做出了一个决定:将神策军交由宦官指挥。从这时起,神策军的实际指挥将领左右神策军中尉例由宦官担任。

这个决定影响后来唐朝一百年命运。以前宦官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的信任,此后宦官的权力来自于手中掌握的神策军。

从此谁当皇帝,大致由宦官操纵。

唐宣宗时宰相夏侯孜甚至公开表示:“李氏子孙,内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

皇帝的废立尚且如此,官员的任命宦官们也有插手。

唐代,节度使是重要的职务。自唐代宗以后,人选却大多出于神策军中尉的推荐。(自大历已来,节制之除拜,多出禁军中尉。)

所以,探究唐朝中晚期“宦官”专权、甚至操纵君主废立命运原因,有人这样说:

左右神策军中尉与两枢密使号称“四贵”,神策军中尉统领中央禁军——神策军,内枢密使参与机要、出纳王命。唐朝中后期宦官把持了这四个要职,左右朝政,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

(五)“权臣”专权、“宦官专权”产生的制度基础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出现的“权臣”以宰相名义专权,到唐朝中晚期严重的“宦官专权”:是由当时的政治制度设计特点造成的。

在两汉至唐代政治制度设计中,中央政府皇权相权划分,皇权与相权是相互并行的。这是”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

在这种制度设计中,宰相职位总是存在的。为避免外朝宰相专权,帝王们只好想方设法侵夺宰相权力。尽管如此,“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并没有消除。一些至关重要的权力,比如兵权、分割出来的相权,皇帝总要找另外的人担当。这样又往往会导致出现另外一些集团专权。比如:宦官专权等。

三、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决定了当时的大太监都只能弄权一时,不可能操纵皇帝

(一)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确保军政大权掌控在皇帝手中

明代宦官没有中晚唐时期的那些宦官势焰之大,从没能像中晚唐时期的宦官那样,把天子的立、废、生、死都操之于手。自正统以来,几乎每朝都会有一些像王振、刘瑾那样的权倾一时的大宦官。到了明末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当权,嚣张一时,人称“九千九百岁”,生祠遍天下。即便如此,魏忠贤无论想做什么,仍得奏明明熹宗天启帝。天启在时,魏忠贤“手握王权,口衔天宪”,但天启一旦去世,他又成了个虚弱无依,难于自立的人。

年仅18岁的崇祯继位,立足未稳,根基未定,魏忠贤的党羽仍充满朝中,魏忠贤还掌管着东厂。和魏忠贤相比,表面上似乎强弱之势相去甚远。但3个月之后,垮下来的是失去依仗魏忠贤。失势的魏忠贤被崇祯发往凤阳安置,途中自缢。

有帝势可倚时,气焰熏天;失去帝倚时,虚弱无比。在当时也很出乎人们的预料。

这源于明代的政治制度设计不同于以前的唐朝。

同汉唐时期相比较,明代的政治制度设计,发生了重大变革。具体如下:

(1)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皇帝本人乾纲独断。明代,太祖朱元璋刚建国的时候,是有宰相的,就是保持着宋元的中书省。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职权太高,洪武十三年,借“宰相胡维庸谋反案”,索性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

于是,皇帝之下,政府机构成了互无牵制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此外设都察院,监察全国事务,是实权机构,与六部并称为“七卿”。此外,有通政司,大理院,与前面七卿并称九卿。其中通政司专管全国奏章的上传下达,大理院专管高级案件的审理,如果不能决断,就组成三法司(大理院、都察院、刑部)会审。

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还留下祖训,以后他的子孙也永远不准再立宰相。所以后来明朝政府是没有宰相的。

废宰相,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这样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是军政大权集中到了皇帝手中。二是皇帝的工作量变得空前巨大。

(2)确保兵权掌控在皇帝手中。明代兵制,实行卫所制度。中央设立五军都督府作为最高军事机关,五军都督府掌握天下卫所,但只负责各都司卫所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无权调遣军队。

兵部掌握调兵权,将帅的帅印,将领的选拔,培养,考核升迁,也不能直接统兵。即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

各地设立卫所负责军队日常的训练和管理。

卫下设千户所,千户所下设百户所,其长官分别是都指挥使、千户、百户。卫所之上设都指挥司,管辖几个卫所。

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并秉承皇帝意旨,任命总兵将官,发给印信。战事毕,总兵官回朝廷复命,归还印信,士兵回归原来卫所。

明代军事制度设计,统兵权,调兵权,练兵权有效分离,防止将帅掌握军队,除了皇帝,其他任何一个人要想完全控制军队,都是不可能的。军队真正的指挥权掌控在皇帝手中。

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中央政府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兵制设计避免将帅擅兵自立,确保了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二)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辅助机构,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内阁的出现,是明朝的一种制度创新。

废中书省和丞相后,原先宰相负责的政务很大一部分就转移到皇帝本人那里,空前巨大的工作量使得精力过人的明太祖也感到难以支撑。曾短暂地设“四辅官”协助处理政务,后又设置殿阁大学士, 作为自己的私人秘书。这些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品级很低,只有五品,以免擅权。

明朝的内阁制真正建立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

朱棣于永乐元年,在殿阁大学士制的基础上,对有关的缺点作了调整,由皇帝本人亲自挑选亲信大臣进入文渊阁,参与政务。至此,明朝的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从明宣宗时起,“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内阁被赋予票拟权。

然而,与以往的丞相府、“三省”或中书省不同,内阁并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仅仅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咨政机构。

明朝内阁虽然也拥有一些看似很大的权力,比如票拟、封驳等等,但所谓的票拟权只是一种建议而非决策权,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虽然有抗旨不尊劝谏皇帝的封驳权,但能否生效还要取决于皇帝是否妥协,如果皇帝执意坚持到底,甚至可以因此迫使阁臣辞职。

明代内阁诸大学士,和以往宰相不同,在制度上始终没有监督六部、百司执行皇帝诏令之权。清代官方著作《历代职官表》就说:“内阁职司票拟,其官创自明初,原不过如知制诰之翰林,并非古宰相之职”(卷二内阁表下案语)。内阁诸大学士更不能像以往的宰相一样置私人僚属。

内阁大学士只对皇帝负责,只同皇帝发生工作关系,而不能与六部、都察院等其它行政权力机关直接沟通和联络,更不能指挥它们如何工作,因此明代的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执政大臣。

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军政大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三)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让即使是司礼监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也无法摆脱皇帝掌控

明朝的司礼监也不是国家最高一级行政实体,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办事机。

司礼监设立于洪武年间,最初不过是为皇帝生活起居服务的宦官系统的一个管理机构. 明中叶以后,司礼监因负责“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地位日崇。

票拟,又称票旨、票本、条旨、拟票、拟旨。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代拟初步处理意见。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这种制度首创于明宣宗宣德年间。

“批红”,则是在票拟的基础之上,由皇帝用红字在章奏上做的批示,亦称“批朱”。

批红是皇帝的权力,但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懒于政事,懒到后面连批红都授权司礼监太监代行。

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当皇帝怠政,而内阁又不受信任的时候,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掌印太监就坐大了。因为皇帝不处理内阁草拟的文件的话,就是司礼监来处理,此时皇权的代行者就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掌印太监。如果有太监能够身兼秉笔和掌印太监,那他就大权独擅,比如魏忠贤。

但是,按照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除了皇帝,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控兵权。

明中叶以后,皇帝虽然怠工,但也不傻,兵权都在自己手里握着,只是让宦官代自己处理政务。

明朝政治制度下的宦官,不可能掌控兵权,并不能调动军队,尤其是禁军。

所以,明朝的宦官始终都无法摆脱皇帝的掌控。

由此可见,明代皇帝授权司礼监代行“批红”,与其说是要太监代为处理国政,还不如说是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以确保皇权的利益不受损害和侵犯。

由此看来,明朝中晚期宦官之所以能弄权,与得到皇帝宠爱、纵容、甚至默许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明代的宦官专权之所以不同于唐朝,原因在于:比之于中国历史上以前朝代,明朝政治制度设计出现重大变革。

以唐朝的政治制度设计为例:

中央皇权、相权划分。这是该朝“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

尽管唐朝的帝王们为避免外朝出现“权臣’专权,想方设法侵夺宰相之权。然而,“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并没有消除,军政大权免不了落入其他利益集团手中。唐朝中晚期出现的严重宦官专权,不过是另类形式的“权臣”专权。宦官们把持相关要职,掌控了相应的兵权、分割出来的相权,左右朝政,到了后期甚至能够操纵皇帝的废立乃至生死。

明朝的政治制度设计,发生了重大变革:

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军政大权尽在皇帝掌控之中,“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不复存在。

由于明代制度设计,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大太监们的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皇帝的个人宠信与授权。大太监无论多么猖狂,不过是仗着皇帝的招牌,狐假虎威。一旦失去皇帝这块招牌,宦官立马垮台。他们的兴衰荣辱甚至包括生死始终都处于皇帝的掌握之中。明朝中晚期出现的宦官弄权,是皇帝宠信、纵容、甚至默许的结果。

[1]唐永年.唐史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赵克生,许文继著.一本书读懂明朝[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附属中学)

何志平,男,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宦官宰相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皇帝怎么吃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中华宰相村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