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阅读的乐趣

2017-12-01马良

唐山文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书香人文

马良

文学阅读的乐趣

马良

“敬惜字纸”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美德,古人对待知识、书籍怀有一种敬畏的态度,进而将阅读看得十分神圣。从古代羊皮、竹简、书本,发展到现在的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工具在改变,人们对阅读的敬畏与敬惜始终如一,因为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阅读,主要是指人文方面的内容。个人的气质、品位,便取决于这种阅读。一个技术性的人才,如果没有专业之外的人文阅读,很难说他具有多高的文化修养与品位。在人文阅读之中,文学阅读无疑是重中之重。连日来,以《我是范雨素》为代表的民间写作者文章相继走红,在这篇自传体散文面前,读者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不由自主地融入书中的叙事节奏,踏进作者用心经营的智慧高地,轻松愉悦中,被洗礼一番。《我是范雨素》在网络上被持续刷屏,呼应了文学大众化的渴求,印证着文学阅读在整个阅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面对优秀的文学作品,反复读、潜心读,随作家一路读下去,从脚下的大地厚土仰望上苍白云,体会生命起伏,渐变出天地间沉甸甸的金黄……如此的阅读乐趣,是其他阅读所无可比拟的。

经常性的文学阅读,自有一股缭绕身心的别致“书香”。 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文学阅读的乐趣还来自于“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思维所能达到的峰巅。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书香弥漫的人生岁月,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欣赏无限的生命美景,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与智慧、充实与从容,人生也因此更加精彩。

《龙凤胎》是我市作家刘长明的最新力作,也是本期特别推荐的作品,这部小说以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借助职场、婚姻、爱情的多时空交叉叙述,不同性格与际遇人群面对困境、惆怅时所选择的多种道路,在故事抽丝剥茧、步步深入中,作者向人们揭示出:人们正确的路迹是通向生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小说语言具有多元性,既有公文的端庄,又有文学的灵动,也有民谚的诙谐,进而使文章波澜起伏,变化多姿,增添了不少亮色,相信会给读者带来许多阅读的乐趣。

封面人物:刘长明,1963年3月19日生于河北唐山。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在《小小说读者》《中国工人》等各类报刊发表家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数百篇,数十次获奖。主要负责编辑《永放光芒》等通讯、报告文学书籍十余册,达500余万字。曾为大唐国际《大唐文化》主编。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唐山作协会理事。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书香人文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文学作品与数学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