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寓名浅析

2017-12-01宋楚薇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庄子无人

宋楚薇

《庄子》寓名浅析

宋楚薇

《庄子》作为先秦诸子的重要著作,通过优美多变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图景、塑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以及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思和对宇宙的智慧体验。其中,《庄子》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些人物或为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或为庄子寓托的虚拟人物。本论文通过一个较为有趣的点来以小见大,以期用这种方法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 哲学 寓名

《庄子》一书的体例多为寓言,特别是在内七篇里,除去一些议论性的段落外,其余部分由或有关联,或独立的人物连缀而成,这些人物真伪难辨,可粗略分为两类:一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一为寓设的人物。其中,寓设人物由于大多为庄子诡谲想象的产物,故具有较为浓厚的文学色彩,其人物的名字无疑是因庄子有所寄托而创造出来的,这些人名与人物的形象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分析这些寓设人物的姓名,可以从一个更为有趣的方面解读《庄子》这部作品。

一、畸人形象

在《庄子》内七篇中所描绘的畸人形象有许多,他们阐述着庄子的思想内蕴,表达着他们对道的体悟。这一类人物主要有支离疏、王骀、叔山无趾、哀骀它等等。

释德清说,“支离者,谓隳其形。疏者,谓泯其智也。乃忘形去智之喻”。(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支离疏在《庄子·人间世》中是一个典型的畸人,但正是因为他形体的畸形,面对上征武士及大役,他可以环臂而游于天地之间、不受上赏之功,与病者同食以养其身,不受世间名利的羁绊,逍遥遨游。这里庄子所要表达的与老子《道德经》中的“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内在意蕴相似,即“支离”、“疏”在这里代表着庄子对道某一程度的体认。他顺万物而齐生死、才全而德不形,虽身体支离,但是内心疏而明朗,所以取名为“支离疏”。

哀骀它是庄子笔下的另外一个畸人,出现在《庄子·德充符》中。“骀”即劣马,一般用以比喻庸才。我们都知道,喜、怒、哀、乐、爱、憎都是人情之累,。其中,哀之于生死之际,是最为难解的一种,所以是情之最累者。骀,是笃劣的意思,骀马不可行意喻人之愚劣。以上所说的哀以及骀都是人世间的聪明智虑者所思为的,而神是无思无为,所以以“它”添于名字末尾。“它”,泛指“物是非己也”,大约为子虚乌有之类。上面已说到,“哀”、“骀”皆是损形耗神之类,而不是至人、神人等所会为之累及的,故曰“哀骀它”。在庄子的笔下,哀骀它的外表十分丑陋而无特长,但众人附之而不肯去,这是因为哀骀它“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因为他的内心善于修德,而内心修德是最为完美醇和的修养,谓“才全”且德不外现。

《庄子·德充符》一篇中还有一个典型的外在畸形的人物形象,即叔山无趾。 “山”自是安然不动的意思,“叔”按古时的伯、仲、叔、齐顺序来推测的话,应是意指他并非似伯昏无人一样的全然入道的圣人,而是次于首位的“伯”即未达道的纯元之境的意思。叔山无趾在庄子的笔下虽然也是理想的一类人物之一,但是与申徒嘉等人不同的是,他仍旧是一个有所待的人。在文中,叔山无趾因向来以夫子为天地,所以踵见仲尼,还说过“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二、无“暇”之人

这类人物是庄子笔下体道之人的完美原型,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着庄周对“道”这一深层概念的解读。

如上文提及的伯昏无人同样出自《庄子·德充符》中,从这个人物的命名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庄子对道的阐述。首先,名中的“昏”字是道家所崇尚的一种人生境界,类同于其所推崇的“无”境。吕惠卿对此名的注解为:“道,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则长于上古,物无以长者也。伯则长者也,昏则吾不知谁之所出也,吾不知谁则无人也。”(汤君《庄子义集校》)伯昏无人其实是寄寓庄子思想的理想人物,申徒嘉在师从伯昏无人之前是与众人一样的庸者,为自己身体的残缺而牵动内心的情感;在师从伯昏无人后,“未尝知吾兀者也”。徒儿尚且有道心,更何况是师父。可见,伯昏无人是一位体道之人,不是与他人交于形骸之人,而是以德交游于内心。“伯昏无人”这个名字,很好地贴合了人物形象。

与上同类的寓名人物还有《庄子·大宗师》中的女偊。女偊,“女则守雌而未有与者也,偊之言踽,则独行者也。守雌无与而独行,则有道而才不足以济众者也。”(《庄子义》吕惠卿)以上是吕氏对女偊的解释,但末尾所道的“有才不足以济众”应该是呼应原文中女偊对自己的评价,即“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她自说自己并没有圣人之才,但在后文详细道出得道的方法,可见女偊其实是一位得道之士。所谓道生万物,然后生生不息,所以用“女”来代表这一意思更为贴切;“偊”在《庄子义》以及《列子·力命》当中均解释为独行的样子,可以寄寓“道”独且一的特征,但“偊”的另一解释还有小心谨慎的意思,其实可以理解为庄子思想中的“守宗”、“保始”的意思。

除此之外,《庄子》中还有许多其他名字取的十分巧妙,耐人寻味。可以看出庄子十分重视人物寓言的这种写法,而这与先秦文体十分相似,把人作为贯穿文章的重要线索及脉络。而庄子对其笔下的人物均有所寄托,特别是那些虚构的寓托人物。他在塑造这些寓托人物时所拟取的人名均有内在的文学含蕴,通过把握这条重要的线索,可以对庄子的精神境界有更加深入的探求与理解。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吕惠卿(著).汤君(校).庄子义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郭庆藩.庄子集释(二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4.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庄子无人
HUMS在无人直升机上的应用与展望
白沙门
去无人超市办年货
反击无人机
诗到无人爱处工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无人岛上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