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明威《雨中的猫》中的女性主义

2017-12-01卫雪然周玉忠

长江丛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海明威旅馆女性主义

卫雪然 周玉忠

外国文学

海明威《雨中的猫》中的女性主义

卫雪然 周玉忠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是在女性运动活跃期产生的一部杰出作品,反映了女性在传统父权社会中遭受的压抑。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海明威《雨中的猫》讲述的故事以及所表现的女性主义主题。文章第二部分从女主人公在小说中称谓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女性角色的转变。第三部分从小说中家庭关系的角度探讨女主人公所代表的传统女性的家庭地位。第四部分作者探讨了小说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觉醒的缓慢历程。最后一部分作者从男性的视角分析了男性对女性平等的忽视。

海明威 女性主义 觉醒 盲点

一、前言

《雨中的猫》发表于1923年,是海明威早期的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诞生之时正值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活跃期。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妇女解放、性别平权主义等,致力于推翻传统父权社会中女性承受的压迫,尊重女性的潜力,确保女性的权利,推动两性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在女权运动高涨的时期,女性权力成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文学界也不例外。海明威的文学作品也涉及女性主义这一主题,并有自己鲜明的文学创作特征。小说中,一对夫妇旅居意大利,在小旅馆中妻子想要营救一只雨中楚楚可怜的猫,而未获得丈夫支持,在夫妻之间缺失的支持,妻子在陌生的旅馆老板和女侍应身上找到了,但最终仍未能救得这只猫,妻子的其它小愿望也未能得到满足。妻子代表的女性群体,在旅途中萌生了独立意识,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需求,发现自己处于求之不得的困顿中。妻子这种独立意识并没有得到丈夫的关注与认同,丈夫始终专注于自己的阅读,但是这种独立意识的产生可以为女性获得平等地位奠定一个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树木,始于萌芽。即使这次尝试失败,也可以储蓄能量,为下一次尝试做好新的准备。

二、从女主人公的称谓看女性意识的产生

《雨中的猫》虽然篇幅很短,但各个方面的设计都独具匠心,女主人公的称谓正是海明威文学匠心的一个体现。本篇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称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作者口中如此,在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口中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对她的称谓是不同的,文中她的称呼有美国人的妻子,“她”,美国女孩儿,小姐等。细细观看,这些称谓的出现是遵循某种规律的,在这种规律中,女主人公的地位逐步变得重要,女主人公的独立意识也渐渐凸显了出来。

在不同的称谓下,女主人公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被称为美国人的妻子时,她是一个依附于丈夫而存在的个体,她的存在前提是她的丈夫,当人们称呼她时,关注的是丈夫的身份地位,而不是她作为一个个体的身份地位,此时,她更像是丈夫的一个美丽的装饰物品;被称为“她”时,女主人公脱离了丈夫的影响,不再是私属的物品,而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父系观念的“社会零余人”,承认她的存在,但却用异样的眼光关注着她,而正是这种异样眼光的关注使得她还是作为一个“陌生异样”的人存在;当被称为美国女孩时,女主人公卸下了作为一名女性需要承担的婚姻角色,转而变成了一个不具有婚姻角色属性的独立个体;当被称为小姐时,女主人公不仅变成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独立个体,而且是有尊严的有辨识度的独立个体。

在这一过程中,女主人公从一个连称谓都要依附丈夫的妻子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有辨识度的小姐。这种称谓暗示下的角色转换正是应了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女性的角色从附属品变成独立自尊的个体,不仅角色转换,社会地位也一步步得以提高。

三、从家庭关系看女性地位

女性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法律这些大的方面,也体现在一些小的方面,比如说家庭关系,即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雨中的猫》从情节上看,体现了这对美国夫妇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他们的婚姻中,他们互相依赖,互相结合,是亲密的夫妇,出双入对,共同出游。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这道鸿沟将他们分隔开来,他们不能看到伴偶的需求,更别提满足伴偶的需求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妻子的愿望,丈夫并没有试图去实现,不仅如此,他也没有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去理解。

小说中妻子在旅馆看着窗外,想要解救一只避雨的猫,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却没能得到丈夫的认可与赞同,丈夫始终专注于自己的阅读,对妻子的对话看似不少,实则并不走心,一直在敷衍阻止,确切来说是并不在乎。女主人公独自走下楼来遇到了旅馆主人,在与他的交谈中,女主人公对他产生了不错的印象。旅馆主人严肃的态度、乐于服务的态度和面对怨言时那种认真细致的态度,都让女主人公好感倍增。在与旅馆主人短暂的交流中,她觉得自己很无聊,但又觉得自己营救猫的行为 的确又充满意义;旅馆主人一方面让女主人公觉得自己渺小另一方面又使她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可以说旅馆主人的尊重和礼貌,使得女主人公获得了一种不能从丈夫那里得到的精神抚慰和关怀。在与外界的交流中,她重新获得了在丈夫面前丧失的自我价值。女主人公空手而归,回到房间,再次进入有丈夫的环境中。与外界的交流让她的自我意识逐渐苏醒,因而她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不断地向丈夫诉说自己对于猫的渴望;对于一些新事物的渴望。比如留长头发、在烛光下用银器吃饭、拥有几件新衣服等。这些都是带有女性意识的愿望,都代表了女性希望获得自我满足,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渴望和追求。

四、女性意识的学爬式觉醒

小说中女主人公找猫的一系列行动和心理活动都表现了她从懵懂到不确定,从不确定到确定的心路历程,她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开始重视自己的愿望欲求。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在异乡意大利,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文化生疏,唯一可以交流的丈夫沉浸在书中世界,无心和她交流,女主人公难免产生一种被疏离、驱逐、隔离之感,再加上天气糟糕,她心中的那种漂泊感更加深、加重了。此时被困于雨中的一只猫引起了她的关注,那只猫在一张绿色桌子下面,拼命蜷缩着身子,不被雨水淋湿。猫的处境是困窘的、凄楚的,和女主人的处境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漂泊流离,饱受凄风苦雨。正是猫 的这种处境引起了女主人的怜爱,触动了她的敏感之心;她希望去营救和保护它,于是不断地向丈夫说要收留那只猫。女主人公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然后想要改变,于是向丈夫诉说,但却被拒绝,就像学步的小孩总会跌倒,但只有跌倒,他们才能够最终学会稳步走路。女主人公在受到丈夫的冷遇之后,并没有放弃救猫的念头,而是自己走出去,想要独立救猫。同样地,她还是没能如愿。转而回到旅馆内,她跟丈夫交流还是同样地受到冷遇。一次次的挫折并没有影响她再次尝试,这就是思想萌芽的力量,只要有想发,那行动只是早晚的事情,小说结尾并不如意,读者看不到女主人中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我们可以想象经过不断地尝试与抗争之后,再将这些努力与抗争乘以女性数量,女性的社会和家庭地位将大大提高。

五、男性视角中的盲点

小说中的丈夫代表的是社会上占绝对优势的性别,他专注自己的阅读,对妻子的需求不甚在乎。但仔细看他的语言,我们可以发现他并没有使用语言暴力,他的话语,简单轻柔,并没有明显的不妥。那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事实上,他的“温柔”都基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基于对妻子想法的尊重与理解。在他看来,妻子的需求可能比较随意,比较接近玩笑,所以不太重要,也就不值得关注。妻子想要雨中的猫,他认为阅读更加重要。所以可以说,男性视角存在着盲点,关于女性,他们有无法看到或者无法理解的事物,这是女权主义发展中的一个阻难,但并非不可攻破,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交流来攻破这一阻难。只要这种盲点存在,女权主义就仍有路程需要奋斗。

六、结语

海明威的《雨中的猫》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现实。在妇女运动发展前期,由于思想的不成熟,男性中心社会开始排斥和压制新女性,而新女性还要承受由于自身性别差异被抹杀、被忽略而导致的压力。女性的平权意识还很朦胧,在这种朦胧中,女主人公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步步探索者自己的路。在小说中,海明威也暗示妇女解放运动必将走出低谷,走向高潮。虽然女主人公并未在小说中获得认可和赞许,但是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女性觉醒,透露出巨大的生命力。

[1]易丽君,徐定喜.从《雨中的猫》管窥海明威的女性意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04).

[2]程颖.《雨中的猫》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邵春.评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3).

[4]王梅.《雨中的猫》中的象征意象解读[J].时代文学(上),2010(06).

[5]刘敏贤.解读海明威作品《雨中的猫》中的女性意识[J].青海师专学报,2009(02).

[6]刘敏贤,吴荣辉,杜敏.女性困境与猫的象征— —解读海明威作品《雨中的猫》的女性意识[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卫雪然(1992-),女,宁夏石嘴山人,学术硕士在读,宁夏大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周玉忠(1959-),男,宁夏银川人,博士研究生,宁夏大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

猜你喜欢

海明威旅馆女性主义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海明威名言
重温海明威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在新西兰的旅馆邂逅五星红旗
欢迎光临机器人旅馆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