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分析
2017-11-30党中瑞
党中瑞
摘要: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是网络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深受青少年的青睐。目前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冲击已是现实,但我们不应该用苛刻、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它,而是应该包容每一种文学体裁。网络文学自有其独特之处,比如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崇尚游戏精神、站在平民的立场发声等,恰到好處地契合了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满足了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当然与此同时也容易产生一些消极影响。鉴于网络文学的种种特点,我们更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与思想,汲取网络文学的益处,引导青少年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引导
网络文学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原创、二是在网络中首发。发表平台可以是文学网站、文学期刊,也可以是BBS论坛、个人微博与博客。比如代表性的网络文学作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鬼吹灯》、《盗墓笔记》等[1],还有青少年所熟悉的作家安妮宝贝、匪我思存、唐家三少,最开始同样是在网络上创作。文章首先分析了青少年喜爱网络文学的原因,继而探讨了利用网络文学正确引导青少年的途径。
一、网络文学深受青少年青睐的原因分析
首先,自由精神及无厘头的幽默是网络文学普遍具备的特点,无形中契合了青少年群体个性张扬、叛逆、不惧权威的心理特点。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权威、等级,甚至经典和神圣往往是被颠覆和嘲讽的[2],这是以恶搞反对集权与中心化的平台,网民对主流意识形态下的语言往往不屑一顾,他们调侃经典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网络文化的个性、无厘头,解放了青少年的精神压力,让平日背负沉重学习负担的青少年的心理得到释放,放佛在网络文学中找到了那个无拘无束的世界,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切都可在网络文学中得到。
其次,网络文学充满了“游戏性”,这也契合了青少年的天性。传统观念要求文学作品必须体现出功能性,要能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但网络文学却反其道而行之,网络文学几乎不会涉及严肃、经典的话题,更多的是宣泄作者的个人情感。网络文学是异常语言狂欢的盛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网络作家常用的写作手法便是诙谐、调侃、讽刺、嬉戏,他们用“戏仿”般的写作手法,调侃经典作品,将传统文学变成游戏性很强的文字,比如《悟空传》与《大话西游》[3]。
最后,网络作家站在平民的角度创作,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人们最真实、最平凡的生活与心态全部在网络文学中体现出来,作家用平常心、平常的语言讨论平常事,让读者倍感亲切。好看、耐读的作品未必非要写出大道理,在作品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并不那么客观准确,同样是彰显个性的一种表现,因此受到青少年的喜欢。网络作家更喜欢刺激、调侃和煽情,同时又融合了生活的时尚因素与边缘化,体现了平凡人的情怀,更贴近广大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二、用网络文学正确引导青少年的思想
(一)培养青少年的自律意识
首先要在网络文学中认清自我。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完全具备识别网路信息、网络内容、网络思想的能力。在如万花筒般丰富的网络文学中,青少年应该学会自尊、自爱和自律,摒弃不健康、消极的网络文学,更不能因为在网络中用笔名大肆宣扬错误观念。
其次是青少年应学会对自己负责任。青少年渴望从网络文学中找到内心的共鸣,汲取正面、向上的力量,在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同样要将自己看作是寻求整体发展的个体,有意识地在网络中完善人格,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青少年应该明确:既然能够在网络中享有权利,那么也一定要在网络中担负起一部分责任。网络世界同样有网络道德,每个人都有责任营造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中往往涉及“性”内容,网络文学更是如此,青少年应该具备自我约束能力,认识到,当自身沉迷网络文学,在网络世界中驰骋遨游的时候,自身的一部分生命也会被网络世界的黑洞一点点吞噬。网络文学尽管有一些经典作品,但更多的只是泛泛之作,毫无文学性。青少年应该多读《柔人》、《明朝那些事儿》、《告别薇安》等思想深刻、立场鲜明、语言精练的网络文学,不要将阅读精力花费在毫无价值与文学性的作品上。优秀的网络文学能够让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久而久之,青少年也会自觉拒绝网络中的诸多不良诱惑。
三、结语
网络文学面对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之余的精神食粮。网络文学中彰显的平民立场、游戏精神,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了精神家园,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可以尽情地释放压力、放飞自我。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学,教育者更应该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丁洁.论网络文学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J].亚太教育,2016(12):246.
[2]赵文静.论通过网络文学培养青少年“仁善”的审美观念[J].青年文学家,2015(18):26-27.
[3]周凤梅.网络文学出版与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关系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4,16(3):61-64.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