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下的解读
2017-11-30张万武
张万武
摘要: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马踏飞燕,并根据自己的回忆进行了联想和展望。
关键词:角度;解读;马踏飞燕
开源公园与我们学校隔路为邻,不论是寒暑假,还是双休日,工作学习之余,师生们常常三三两两去公园漫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公园很大,一眼望不到边,一汪湖水如同明珠般镶嵌在公园北端,顺势南下的潺潺流水,把公园劈成两半,沿河点缀着四季花草,景色迷人;镶嵌着亭廊阁榭,彩檐高耸。一座座栈桥又把公园连接成为一体,让小桥流水分外别致。公园中央显著位置,有一尊国家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建筑,表明驻马店市是国家级旅游城市。偌大的公园里,马踏飞燕显得娇小玲珑,远远望去,造型逼真的马踏飞燕雕像,犹如儿童玩具,托举在半空中。
说起马踏飞燕,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南部,响应毛主席号召“深挖洞”,修地道,突然挖出一座东汉大墓。生产队长王洪尚把墓室里面值钱的东西,诸如青铜器、钱币玉器一类,装进麻袋,用架子车拉到大队库房里存放起来。不久,消息传到甘肃省文化厅,省厅派员到村里收缴墓中葬品,才知道这是东汉末年武威军政“一把手”张将军夫妻合葬墓。墓中葬品中,有尊只有34.5厘米高、41厘米长的青铜奔马,构思奇妙,工艺精湛,堪称稀世极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青铜奔马四蹄翻腾,昂首嘶鸣,马尾高扬,后右蹄踏在振翅飞翔的燕子背上,吓得燕子回首惊视。经专家鉴定,这尊青铜马符合古代相马术中良马的身材比例,被郭沫若先生鉴定并形象地命名为“马踏飞燕”。1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城市标志,但凡被评为国家级旅游城市的都会塑一座规格相同的马踏飞燕雕像。1985年,武威市还将马踏飞燕确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这尊稀世国宝级文物,珍贵极了,是我国禁止出国(境)展出的64件文物之一。
如此珍贵的稀世国宝雕塑,公园里的游人多不知根底,也不知道那是国家旅游城市标志。有位老爷爷望着这尊旅游城市标志说,驻马店是古老的驿站,世称驿城,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有尊马的雕像真好。显然,这位老爷爷把马踏飞燕国家旅游城市标志,当成了驻马店驿站标志。游人之言非也,但一时半会儿也不便释疑,况且打断谈兴正浓的老人,也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一边散步,一边听着人们谈古论今,既增长知识,也陶冶性情。老爷爷继续說,驻马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如驿城区朱古洞乡的打石山遗址,和北京周口店同一时期;西周早期就有建国史,如确山县是道国,正阳县是江国,西平县是柏国,信阳潢川县是黄国和弦国,他们大都是姻亲,来往要有驿站。《左传》上有句话说,“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诸侯国与国是儿女亲家,就要有来往;有来往,就要有个歇脚的地方,就要建立驿站。当然那时的驿站,既是交通邮政机构,也是军事设施,方便人员来往和国与国的交流,也便于边疆军情的传递。原来,我们驻马店古老的驿站,还有如此厚重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驿站文化。
晚饭后,开源公园是人们必去健身的地方,跳舞的、唱歌的、唱戏的、暴走的,更多的是散步的,可谓游人如织,比肩接踵,真是能够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显得格外朦胧,马踏飞燕雕塑变得模模糊糊,只能在灯光的映衬下隐约看到那是骏马的雕像。游人中有人说,驻马店是得有个骏马的雕像,没有马的雕像那还叫驻马店吗?全国市、区级政权只有我们市和驿城区,用驿站命名,这么有特色且独一无二的政权机关,没有骏马的雕塑标志不好。不过,骏马的雕像应该建在火车站,或者建在四郊交通要道上,放在这里看得人太少。显然这位先生也把马踏飞燕的国家旅游城市标志,当成了我们驻马店驿站的标志。
马踏飞燕作为国家旅游城市标志,在全国任何地方恐怕都不会引起歧义,唯独在我们驻马店这个古老驿站,会让人遐想联翩,甚至引起误解。过去,驻马店火车站有座骏马飞奔的雕像,白色骏马,北向昂首,四蹄腾飞,气势非凡。因为火车站改扩建拆除,这座广为人知的奔马塑像没有了,再没有重新塑像。如今,人们对那尊白色骏马塑像非常怀念。那时远方的游子一下火车,看见骏马的塑像,立刻就有了到家的感觉,家乡的亲切感瞬间升腾,浑身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忘记了一切疲劳,变得分外精神。
驻马店地处华北大平原的最南端,广袤无垠的大平原,一望无际,沃野千里,自古交通四通八达,西通洛陕,东达沪宁,北抵幽燕,南扼荆楚,驿站历史悠久。如今,更是国道纵横交错,高铁快捷便利,机场近在咫尺,让古老的驿城换发出新的光彩。时下,驻马店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之花处处开,风清气正日日新,彰显驿城特色,弘扬驿城精神,凝聚驿城力量,需要有座骏马的雕塑。那尊雕像不是马踏飞燕,而是邮驿骑乘骏马飞奔送信的雕像,像鄂尔多斯雕塑的成吉思汗骑着战马征战沙场的雕像那样,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