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好习惯伴随儿童健康成长

2017-11-30曹园园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养成习惯教育

曹园园

摘要:要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领导必须重视,常抓养成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展开养成教育。要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通过考评,巩固养成教育。注重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还要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239-02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在教育领域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最为棘手的,尤其是小学教育。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我认为要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必须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在班子会上,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2.遵循教育规律,展开养成教育

2.1 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遵纪守规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校以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首先,我们将守则内容发悬挂在每个教室,班主任经常性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做到熟记于心。结合规则的制定,学校通过开学典礼大会,推选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和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做表态发言,让大家监督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此基础上,我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天定期检查学生红领巾佩戴,课间操,学习卫生等方面保持情况。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每天都会改变许多的学生。然后,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勤下班,用心观察,从学生的一点细微动作,如衣着打扮、语言、对待人的言行等生活表现来捕捉他们的内心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从小处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2.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商洛市教师十不准》,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开展了"一人一岗 各负其职"的活动。在集体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所以我对班主任进行岗位的分工,班主任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工,向他们宣布各自岗位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每个学生,只有他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他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既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一对一"的重点帮扶的方法,从领导做起,利用时间找典型的学生与之谈话,讲道理,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再如今年六月份六年級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有时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所以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进行考评,巩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按照计划,每月制定一个主题,每周一个实践活动,如开展"捡起一片废纸,留下一种美德"、"小手牵大手,共创美丽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有纪律约束的,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才能有保证。因此,我从新学期起就按照要求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包括晨间常规、到校常规、以及桌椅摆放、值日卫生、坐姿、上课起立、书写、读书和听课状态、集会、升旗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尊师重学、礼仪礼貌等方面加大了培训力度。给学生讲解校纪班规,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何做才能符合学生一日常规基本要求。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严格班级学生考核制度,一周一总结。

5.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召开规模较大的家长会,家长会不是单纯的开开会,坐着听。而是制定活动安排,使活动有序进行。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6.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为了切实教育和管理好这些孩子,比如我校继承传统教育,诵读活动,一年来我校开展弟子规学习,通过学生读《弟子规》、理解《弟子规》、践行《弟子规》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实效。我校进行了一场"学会感恩、爱在身边"专家主题教育演讲活动,到场学生、老师和家长在演讲中泪流满面,深深体会,爱在身边,学会奉献爱。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德育渗透,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一汪沐浴心灵的文化深潭,让师生神清气爽的学习工作,让师生精神舒畅的品味生活,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乐园,让好习惯伴随儿童健康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成习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上课好习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