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2017-11-30张衍顺��
张衍顺��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浅见。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优化数学教学;数学综合素质
一、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新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如果要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幽雅动听的音乐,鲜艳夺目的色彩,美丽斑斓的图画,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使用便可以提供这种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信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提问题》时,一位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一天,许多动物在玩游戏,小朋友们找找看,你能找到哪些数?”电脑屏幕依次出现3只小鸟、1只鸡、3只鹿、1只象、2只狮、8只鸭等,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再乘机提问:“你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说出可以提出求和的应用题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提问题,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 利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选取电教媒体,准确地把握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我设计如下环节:1.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2. 把四个半圆平均分成八个小扇形,再将每个小扇形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通过割、拼的动画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趋近于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想象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能转换成一个等积的长方形的。这样既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又渗透了无限分割的思想方法。
三、 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按鼠标,就能在短時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例如:几何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是十分抽象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及其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及时把新信息传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 把12朵花看作单位“1”(屏幕显示12朵花,再用圆圈圈起来)。
2. 把12朵花平均分成4份,提问:每份有几朵花?
3. 把其中的一份(3朵花)闪动一下,提问: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4. 引导学生思考:这12朵花还可能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平均分成2份、3份、6份、12份,教师分别在屏幕上进行演示,每演示一种分法,都启发学生思考:每份有几朵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提问:同样把12朵花看作单位“1”,为什么每份的数量却不同呢?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研究,从而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一。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求,在这里,教学媒体的使用就具备和发挥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小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
[2]刘晨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3.
[3]冯东俊.课堂教学进度合理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张衍顺,山东省肥城市,山东省肥城市潮泉镇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