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文学作品
2017-11-30苑国明
摘要: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它以深邃的思想、深刻的主题、高超的技巧、精美的语言影响着每一位读者。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琼浆玉液,甘之如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美馔佳肴,精致可口;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浩渺的江河,随便采一朵浪花即可成为我们习作的借鉴。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艺术;习作
一、 典型的人物形象——习作素材的宝库
古今中外,诸多的文学名著为我们塑造的文学形象可谓是灿若星辰,吝啬至极的葛朗台,逆境成长的保尔,暴躁如雷的张飞,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不仅仅是我们的谈资,也是我们写作的素材。
我走进“红楼”,与楼中人同梦,看林黛玉在落叶中吟泣:“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看香菱一个人静静地在书房学诗,看端庄文雅的薛宝钗在春光中与蝶嬉戏共舞……
我登上荒岛,看鲁滨逊如何绝地重生;我来到意大利,看安利柯成长的点点滴滴;我来到前苏联,看身残志坚的保尔如何顽强勇敢地战胜挫折……
以上文字出自《书里有个“我”》这篇作文中的两个片段。选段列举了小说世界中的多部名著以及名著的情节作为写作素材,彰显了小作者丰富的文化积淀。
另外,古今文学殿堂,有众多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将他们“还魂”,让他成为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物的代言人。这样更为鲜活、新颖,富有诙谐与启迪。
孔乙己睡了一节课后,疲惫的脸色渐渐复了原,同学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拿过奖学金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现在老是挂科呢(补考)?”孔乙己立刻显出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红色,嘴里咒骂着:这回可全是大话西游这厮传奇这王八蛋之类,一些都不懂了。在这时候,同学们也都哄笑起来,教室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金榜作文《大学生孔乙己》
在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语言中,文段描写了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思进取以致挂科降级的大学生形象,可谓是惟妙惟肖,妙趣横生,这都得益于借助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的文学形象而使之抢人眼球的。
二、 优美的诗歌意境——习作素材的厅堂
意境是诗词歌赋的灵魂。没有了意境,诗词歌赋也就没有了生命魂魄。然而诗歌因语言的凝练,而使得这种文学体裁给读者以极为宽阔的思维、想象的空间。为我们再现诗歌的意境提供了“准”可能性。如:著名作家余秋雨再现的《渭城曲》的意境: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多么美妙的意境!多么诗意的语言!它创造性地把王维的《渭城曲》意境巧妙地“复活”在自己的笔下,使其为己所用,艺术地表现了王维对挚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 动人的历史事件——习作素材的殿宇
在习作时,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故事新编法”将文学作品中叙写的历史事件重新“翻拍”,借助联想、想象,调动各种写作技巧重现事件本身的雄浑壮阔、凄惨迷离、恬淡闲适、盛大景象。于再现中寄予某种情思与感悟。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
在这里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关羽死后,赤兔马何所归”这一话题进行虚构,同时又合情合理。为此,作者从历史的长廊里将伯喜“调来”,通过与“赤兔马”的对话,表现马的忠诚不二这一主题。
四、 起伏的作者身世——习作素材的长廊
没有深刻的体验,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洞察力也就失去了成就“名著”的资本。大凡文学名著的作者都是“涉世至深,阅历至厚”之人,他们曾经真正咀嚼过人生的况味,经历过人生的波浪。于是才有了能陶冶读者性情,能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作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
如果没有曹雪芹的家道中落,老年丧子的坎坷,恐怕世上就没有被誉为“十八世纪百科全书”《红楼梦》的问世,诚哉是也!
“他因李陵之案触怒龙颜,在皇权森森之下,一个热血男儿不得不接受宫刑。不敢想象,那滴下的泪水中蕴藏了多少辛酸、愤怒与慷慨!但是他还是冷静了下来,只因为他懂得,任何对梦想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于是沧桑岁月,悠悠乾坤,他用血和泪,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史记》。”
毋庸置疑,这段文字是以司马迁的遭遇为素材而写就的《永恒的梦想》。
五、 经典的点睛之笔——习作素材的楼榭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借助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因而,很多名著中的经典语句、段落也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材料。
当我们需要鼓励作者扬起人生的奋斗之帆时,常常会大声疾呼:“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当我们劝说他人怀揣希望大步向前不停歇之时,往往会踱步吟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当然,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更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露出美好的祝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倾诉了田园的恬淡……
六、 精巧的写作手法——习作技巧的法宝
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上乘之作,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具有独特、高超的写作技巧。因而,形成了众多的文学派别:荷花淀派、山药蛋派、意识流派、朦胧诗派等等,这让我们的文学宝库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谈到文学派别似乎离学生习作远了些,但作品中的诸如人物描写、对比衬托、环境渲染、前后照应、修辞运用等应为我们的妙计锦囊。
《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中,曹操的谋士郭嘉将曹操与袁绍做了对比: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郭嘉對二人十个方面的对比,大大提振了曹系所有人员的精气神,然后曹军大举图绍。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运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让心灵得以澄澈的同时,将它作为可资的资源,岂不快哉?
作者简介:
苑国明,河北省沧州市,河北省南皮县教育局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