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刍议

2017-11-30史瑞文

读天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初中生物新课程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情感调节;创设情境;新课程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科学在一些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对社会、经济及其他科技领域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如今,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生物学科的基础教育,对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材的几经变更,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跟随着改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可谓是要求更高标准甚严。如何教好初中生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粗浅地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教师的角色要转型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新课程又能让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要善于“反思”,增加内涵,提高教师的学识和能力,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 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

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称,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高昂的激情下,顺便让学生再分析健康体育课上的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动作的完成就是如此的轻而易举了。

三、 突出情感调节,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四、 善于设计演示实验,创设情境

设计合理的小实验,教师从创设情境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如何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妨一试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可以随手捏一个小粉笔头成粉末状,随手烧一张小纸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和成分的变化,在教师的指点下,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 让你的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处在学生视野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之中,能否在学生中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能力形象是极其重要的。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來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并储存,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说明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试想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的教师,怎能通过你的课堂让学生对你有信心和兴趣呢?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一定要用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让学生钦佩,赢得学生的好评,教学的实施就能顺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获得任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保声.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

[2]李善田,于淑慧.数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10).

[3]李红侠.基于多元化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4]杨宝印.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

[5]张立海.初中生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考试周刊,2016,(20).

[6]黄宜香.初中生物教学中视频教学的应用探微[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11).

[7]李军.提高生物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中),2015,(12).

作者简介:

史瑞文,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第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初中生物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