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再思考
2017-11-30黄如敏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在不断上升,而经济上升也让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日益强大起来,信息技术领域也是在不断地创新和拓展,并且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可以跟教育领域相结合,让更多人和小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便利因素。本文就是讲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并结合两者整合中的不足,使两者整合的更加完善,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
一、 引言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也趋于完善,与多种领域的结合已经越来越好。现在教育部门也提出了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而汉语是我国的母语,也是蕴含着我国五千年文化的传统历史,学好语文是我国每一个学生必须要做好的基本学科,语文是我国最重要的沟通工具,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刚刚入门的阶段。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讲,学好语文有助于学生日后语言水平和成绩的不断提高,如何加强小学生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本文所要讲述的。
二、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真正意义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实际就是指将教学系统中相对分化独立的要素进行联系形成有整体的过程。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教学进行整合,其实是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载体,把信息技术当中一种更能让学生了解语文的一种工具,既能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也能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当然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想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平台能够更加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形成自己的一种独特见解,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现代科技当中去。
三、 目前整合中的現状和不足
(一) 课件的错误使用
教师目前在课件当中,为了更好地展现现代化的教学,而忽略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和教学中的内容,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制作课件上,结果就会导致课件很丰富,可是学生学习成绩和氛围无法得到提高。大多数情况下,课件中都是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网上的一些图片、动画等。而教师根本没有真正使用课件,没有理解课件所带来的一些利于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 课件的死板
课件往往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的教学内容,但是一旦制作成型之后,课件的内容和演示过程就会比较单一,不容易去改变。课堂上,教师只能用做出的课件一遍遍的给学生演示,而不能随着教学过程的改进而灵活控制演示内容。
(三) 自主学习的坏处
现如今,学生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学生往往在教学中充当了主导的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放纵学生自己学习,导致教师的主导地位慢慢弱化。而这种做法虽然符合现代教育要求,但是有些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而是利用这些时间去玩,导致了学生成绩在不断下降,玩的乐趣充满了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对于学习充满了厌烦的心理状态。
(四) 资源的过分依赖
现如今,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虽然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讲课效率,但是有很多教师过分依赖资源,遇到问题不会自己去解决,首先就会去找资源来解决问题,导致了学生也会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过分依赖资源。
(五) 对于整合的其他错误看法
虽然我国的经济现状在不断提升,但是不足以使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大范围实现,这样的整合只是部分城市才能接受的;有一部分人会认为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不可能对学科教学有一定帮助;认为语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从古至今都是先生、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讲,学生在课桌上背,这样也能交出一代代的人才而不需要与技术的整合;整合的这种方法只是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和考核的产物,没有大范围的使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想到整合。
四、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给语文课堂带来哪些优势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一种美感,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限制,加大美的信息含量,使学生更愿意学习语文。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
信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积累和运用信息,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搜集阅读大量信息,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协作学习。这样学生能保持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增加思维的广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信息能力。
五、 整合的最优化的相关对策
资源共享。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下子就完成。而在这个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就需要一个资源信息库作为语文学习的支撑。可以使网络上的资源共享给每一个学生。
自主学习。现在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能够自发地去学习,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就是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中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
远程教学。远程教学也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定期组织优秀的语文教师对本区域学校内的学习进行远程学习,接受高质量的教学,使各个地方的学生都可以收到全国范围内更专业的教师讲课,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快速提高语文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新翠.当代教师应如何驾驭信息技术[J].中国教育报,2008.
作者简介:
黄如敏,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册亨县者楼街道中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