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年制大专生职业定位的思考
2017-11-30周若玮
摘要:职业定位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五年制大专作为高职院校的其中一类,也应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职业指导。五年制大专生受到年龄及自身素质的影响,在职业规划中存在着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职业规划的意识淡薄、职业目标的不明确及缺乏行动的毅力等问题。大专院校可以从课程规划、实习指导及就业观念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合理进行职业定位,实现从在校生到社会人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职业定位;影响因素;有效措施
一、 职业定位的重要性
职业定位是职业规划及职业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最重要的一步。从长远来看,职业定位是为了找准一个人的职业类别;从阶段性来看,职业定位是为了明确自己在职场中所处的位置。定位错误或是偏差较大,必将意味着接下来职业生涯的挫折和失败。
准确的职业定位,有利于合适的用人单位招聘,也有利于获得准确、高效的职业选择。很多学生在制作简历和面试的时候,不能准确地介绍自己,使得面试官无法迅速地了解他的资质;有的学生在职业定位上摇摆不定,使得单位不敢委以重任。还有的学生经常换工作,使得朋友们不敢积极相助。定位不准,就好像游移的目标,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面目。
准确的职业定位,能够帮助学生持久地发展自己。许多人在选择职业之前对自己没有进行客观整体的评估,也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因此也无法体会到职业的快乐。有的人在不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上不断努力上进,却随着竞争的加剧而渐渐觉得后劲不足,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准确的职业定位,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从而选择合适的方向,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准确的职业定位,能够引导学生善用资源,集中精力地发展自己。有的人追求“多元化发展”,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出现了本领很多却都不擅长的现象。这样的发展只会让自身内部虚弱,不具备一项强有力的竞争技能。人们常说,“学MBA吧,大家都在学”,“出国吧,再不出国就来不及了”,“读研究生和博士吧,年龄大了就读不动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证明,MBA、出国、研究生博士生都不再具有竞争性,也都不具备持续的发展性。过于分散精力反而会失去原有的优势。
准确的职业定位,能够坚定学生的意志,不轻易地放弃职业发展。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未来,有助于学生理性面对外界的诱惑。有些人选择工作时,或用现实的报酬作为准则,或跟随时尚,或轻易地听随他人的建议,但最终都得不到长远的发展。也有一些人,获得了一个好职位,却因为短期利益达不到自己的预计而轻易地放弃了,最终选择了看似利好却不适合长远发展的职位。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理性地面对外界的诱惑。
二、 影响五年制大专生职业定位的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五年制大专生职业定位的因素,也分为内因和外因。
(一) 内因
影响职业定位的内因,主要包括五年制大专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职业规划的意识淡薄、职业目标的不明确及缺乏行动的毅力等。
1. 对自己的评价不准确
职业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给自己做准确定位。许多大专生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有的妄自尊大,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目空一切,认为自己能够在大多数的岗位上游刃有余,而实际并非如此;也有的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大多数的工作岗位,显得唯唯诺诺,不能放开自己。
2. 职业规划的意识淡薄
由于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少在校大专生对未来就业的想法停留书本知识和想象中,对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工作角色无法准确定位,也缺乏主动了解的意识。因此导致对职业认知的缺乏,无法准确定位自己。
3. 职业目标不明确
部分大专生在选择专业时并没有考虑自身的兴趣,只是盲目跟从当年所谓的“热门”专业,或是选择了高校的“王牌”专业,也有些因为分数等原因被分配到了其他的专业。入学之后也并没有考虑过将来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经过几年的学习,“热门”專业和“王牌”专业的就业市场很可能饱和,从而加剧竞争,生存空间变得十分狭小。而在入学时分数较低的学生,本身的自卑情绪也会让他无法正式自我,从而无法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4. 缺乏持续行动的毅力
部分大专生往往对就业怀有很高的期望值,在实习期时热情高涨、积极上进,但一旦遇到困难便立刻泄气、停滞不前,或者干脆放弃。再加上对自己认识的缺失及职业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他们成为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以至于在反复选择与放弃之间浪费大量的时间,依然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二) 外因
影响职业定位的外因主要是父母亲朋及社会干扰的因素。由于五年制大专生在毕业时年龄尚小,接触社会的资历尚浅,对于父母亲朋的建议往往非常注重。导致其容易放弃自己的职业定位,遵从他人的建议。同时,由于其学历水平较低,在职场中也容易被轻视,导致其变得迷茫、急躁,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也不珍惜现有的工作。
三、 帮助五年制大专生职业定位的有效措施
职业定位尽早开始。作为一名职业指导教师,在新生入学时就应当指导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帮助他们了解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了解在校的五年期间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培养哪些技能,考取哪些资格证书。同时也应该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更顺利地融入社会。
(一) 改革思想政治课,加强职业指导
五年制大专由于其学制的特殊性,往往采用的是“3+2”的模式进行授课。即前三年学习中职院校类课程,后两年学习大专课程。在这一模式下,思想政治课也只在前三年开设。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一个分支,仅仅在第一学年开设一学期,这样的集中授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刚入校时,因为缺少应有的阅历和成长,且对五年后才会开启的职场生活没有切实的认识,在这一时刻一股脑儿地给他们灌输职业知识,要求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将难以与自身实际和未来职业建立起联系。如能改变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将其分散为:入学初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做人的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努力学习做好准备;学习中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深入的理解,指导他们坚定信念,准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毕业前夕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相信将会达到比现有教学模式更佳的效果。endprint
(二) 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职业特点
大专生在入学时,由于自身认识水平有限,往往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足,不清楚自己未来能够适应什么工作。院校在开设各种专业课程的同时,如能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走出去”,深入各个相关企业去观察见习,或是参与实习实践,将会更切实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专业,了解自己未来职业的技术特点和职业对象的特点,从而更准确地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
(三) 推进个性化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定位
五年制大专生由于学习自主性差,基础课程的底子薄弱,加上家庭背景也是千差万别,往往会出现自卑心理,对自己的前途非常茫然,不知所措。学校应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或是谈话的方式对每一位同学进行摸底,了解他内心的真正需求以及职业期望。然后将想法或目标一致的学生进行归类,并指定教师进行小组指导。在他们在校的五年中,指导教师根据他们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调整指导计划,同时结合社会实际的变化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为他们制定符合其自身的、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四) 转变学生家长的就业观念,保证学生就业无后顾之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价值观往往也会影响子女的价值观念,父母的就业观也会对子女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往往认为好的工作至少是需要“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而对劳务性的工作总是不太青睐。殊不知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学历往往是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的第一门槛,大专学历已无法帮助学生获得高层次的工作。大专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也是注重培养他们的技术技能,侧重于培养他们成为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也与一些家长的期望相悖。为此,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可以趁着家长会的机会,邀请专家为家长举办大专生就业形势报告会等。让他们了解大专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了解学生以后的职业定位,让家长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育儿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身也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找准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
四、 结语
总之,职业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结合自身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进行不断的修正调整。学校也应当尽早开设职业辅导课,并将直接辅导常态化、持续化,这样才能达到职业指导的真正目的,帮助学生实现从在校生到社会人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韦友欢,李昭志,闭剑锋.指导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定位的探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曲晓鸣.职业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定位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2007,(6).
[3]包翼.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4]张春荣.五年制师范大专生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4).
[5]彭雪辉.五年制大专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
[6]邵建平.高职学生职业定位、就业特点及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作者简介:
周若玮,江苏省无锡市,無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