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共享的高校图书馆多功能空间服务研究
2017-11-30吕桂芬
吕桂芬
摘要: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全新的知识服务模式 ,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开辟了新领域 ,它是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文章分析了信息共享空间下的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的内容,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发展的新趋势,以及高校图书馆开展多功能空间服务的意义。
Abstract: Information sharing space is a new kind of knowledge service mode, which opens up new areas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It is the core content of library work in digit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sharing space of library under the information saring space, discusses the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sharing space,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to carry out the multi-function room service.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
Key words: library;information sharing;space service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4-0228-02
1 图书馆“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
1.1 信息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最早起源于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其雏形是美国爱荷华大学建立的“信息拱廊”。经由吴建中老师介绍,在2005年我国最早认识这一概念。
多位学者都对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极有兴趣,关于在大学图书馆实践和研究信息共享空间较早的学者是D onald B eagle,他认为信息共享空间概念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二是指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物理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统一了上述两层含义,将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整合在一起,从物理层面上看,信息共享空间通常占用图书馆多层或者一层的空间。
曾有研究者就信息共享空间项目对美国八所大学图书馆进行过调查,发现良好的信息共享空间应具备以下元素:一是电子教室;二是商议站;三是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四是多媒体工作站;五是协作学习室;六是延长的服务时间;七是写作实验室;八是休闲区。
总而言之,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就是共享,以用户为中心,核心要素是空间、资源和人才,通过重新设计和生成图书馆实体和虚拟“空间”,将图书馆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形成的互动、开放、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
1.2 学习共享空间
“学习共享空间”是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模式,它是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环境下的一种虚拟学习环境,极具创新性。学习共享空间就是在信息共享空间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分析现有理论及实践结果发现,在服务功能层面两者之间并无太大差别,只是相比较而言,学习共享空间更侧重于研究和实践领域,注重和普通用户的交通学习,而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服务更多的体现在科研方面。
1.3 第三空间
吴小林是我国最早引入“第三空间”概念的人,他认为第三空间就是指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以外的社会空间,比如咖啡馆等。还有研究者将作为“第三空间”的星巴克引入到图书馆“第三空间”模式中去,提出从阅读氛围、馆员队伍、服务、制度及环境等方面营造高效读者的“第三空间”。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还是高校图书馆来说,“第三空间”的构建都不外乎先进的设备、个性化的服务、人性化的环境、以人为本的理念等。
1.4 公共空间
“公共空間”通常被定义为由公共权力创建并保持的,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场所和空间。它包括社区空间、公共交际空间、公共消费空间、公共娱乐空间、公共文化空间。其中公共文化空间包括艺术馆、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
对于“公共空间”来说,“公共”具有一定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再加上公共图书馆本身的公共功能属性,使其社会价值理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包括王晓敏、洪伟达等多位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
2 高校图书馆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2.1 共享流动的知识服务中心
①知识的流动性。
共享流动的知识服务中心可将各类元素整合起来,将知识创新活动、新信息技术及智力资本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流动性,从而为知识的创新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②流动的双向性及互动性。
信息时代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图书馆把所有的有价值的信息集结起来,并传播给其他读者,信息的传播服务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形成了双向、互动的流动模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
③高度的共享性。
知识处于一个流动的状态,读者可在图书馆依据自身需求获取想要的知识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别人,使知识处于高度的共享性,大大提高了个体对学术社区的贡献。
2.2 开放、综合的多功能服务中心
图书馆是每个大学都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场所,它是一所大学的标识和象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校的文化积淀。
从外在环境分析:一方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及学生对图书馆的要求及需求出现了一些变化,图书馆必然会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战略发展而做出必要的改革或改变,其中最基本的改变就体现在配套设施及服务;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催生了不同年代人不同的特点,人们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从而促进了开放、综合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形成。endprint
从内在环境分析:信息时代各项现代科技技术瞬息万变,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前沿,应时刻随机应变,实现空间重组与服务转型,逐步形成多功能、开放式的图书馆空间体系。
2.3 人性、灵活的智能化服务空间
改革后的服务理念更加注重读者的体验效果,将读者的感受放在了重要位置,融入了更多对生命本身的思考,更具文化内涵和人性化内容,具体来说,人性、灵活的智能化服务空间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图书馆空间必须温馨、舒适,尽量让读者感受舒服,有继续阅读的兴趣,如此才有利于交流合作活动的开展;
二是图书馆空间设计应尽量营造读者主人翁的意识感,包括鼓励读者自己亲身参与到空间设计、结合图书馆实际需求合理确定空间、最大限度的提供读者的自主权等,如此才能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2.4 前沿 、创新的技术性应用空间
一方面,教学的改革中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因素,这些因素的加入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标识责无旁贷,应为多模式的教学及科研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设备技术、在线学术交流的网络研讨会设施及技术等。
另一方面,在图书馆中引入各类高新技术及设备,也为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便利,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创新素养和科研素养可通过现代科技得到更充分的传播,使其充分地发挥自身价值,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基于此,图书馆空间应尽量多的向用户提供信息,利用各类高新设备,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用户的创新意识。
3 高校图书馆开展多功能空间服务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多功能空间服务,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当前的实践来看,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正在被积极实践。有关专家预测,未来图书馆履行组织信息与服务的功能、物理场所的功能、资源集散地的功能仍然不会改变。图书馆馆藏仍然继续存在,但其存在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物理馆藏将变异为多功能的空间。
3.1 图书馆实体空间的设计将更人性化 ,要求舒适、灵活、便捷
Char-lotte Beck 在《从地下室到花园——技术驱动的图书馆空间改造》的报告中提出用户对新的图书馆空间最迫切的要求是舒适、安静、明亮;图书馆空间最重要的元素包括舒适的座椅、宽阔活泼及可亲近的空间、方便使用的馆藏资源、明确的标识系统、舒适的照明及可弹性调整的研讨交流空间;图书馆空间构建不仅要保证现有功能的正常高效利用,也应尽量让读者感到愉悦和舒适。
3.2 图书馆实体空间的设计更凸显服务功能
图書馆最重要的功能是信息服务,但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功能服务,包括休闲互动、影视欣赏、读者讲座、文化展示等。并且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应安排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提供深度咨询服务。此外实体图书馆不应拘泥于传统形式,应为读者加入必要的社交活动场所,比如咖啡馆、酒廊等,让图书馆既是信息中心,也是休闲娱乐中心和交流中心。
3.3 图书馆的实体空间建设和虚拟空间(或者叫图书馆的E空间、泛在图书馆)建设相辅相成,彼此协调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图书馆将呈现不同的面貌。就下一个阶段的图书馆而言,实体图书馆和E图书馆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变得对用户而言更舒适、更简单、更智能、更贴近。并且实体图书馆和E图书馆将进行无缝整合,提供给用户良好的学习、科研、生活体验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培明.国外高 校图书馆 共享空间建设研究综述[J].江苏科技信息,20 13(23):25.
[2]李伟超.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2(6):13-17.
[3]刘旬玲.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08(5):23-26.
[4]张晓桦.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1):30-38.
[5]郭海明.信息共享空间下的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1-4.
[6]孙东琴.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2):34-37.
[7]吴建中.从Agora到流空f~ -I[EB/OL}(2015- 0 3—14)[2015—03-25].http://blog.sina.com .crgsfolog_53586b810102vhk 5 .h tm 1.
[8]初景利,常唯.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近期研究热点(上)[EB/OL].[2013 —12 —11].http://blog.sin a.COB .cn/s/b log_ _ 5 99 eac b50 10 17 m iq .htm 1.
[9]唐勇.国外高校图书馆学习中心主建设启示[J].图书馆主理论与实践,2016(1):7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