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工业工程本科实习1+1+N创新模式
2017-11-30徐志涛
徐志涛
摘要: 根据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特色专业的实践实习活动的最新探索成果,本文提出了1+1+N的面向新工科建设的IE本科实习创新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为主导、以结果为导向,重在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快速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alent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practice activities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 specialty stud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1+1+N innovative mode of IE undergraduate pract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The model takes student as the object, takes business as the leading, takes the result as the orientation, and focuses on stimulat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creativity, quick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ability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关键词: 新工科;工业工程;生产实习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ductio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4-0213-03
0 引言
工业工程是一门对各种综合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以提高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工业工程的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的IE本科人才培养中,生产实习(以下简称“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1,2]。然而,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计划[3],并形成了復旦共识[4]、制定了北京指南[5]和天大行动[6]。
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新模式[3-6],也就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IE本科人才培养,特别是生产实习同样需要模式创新。正是在这个需求背景下,本文提出了IE本科实习的1+1+N的创新模式。
1 IE本科实习1+1+N创新模式
针对新工科建设对IE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省级和工信部IE人才培养特色工程,IE课题教研组与长期合作的知名企业一起对过去十多年的学生实践和实习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经验总结,同时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IE实践实习教育的最新探索成果,提出了1+1+N的面向新工科建设的IE本科实习创新模式,如图1所示。
在本文提出的“1+1+N”模式中,第一个“1” 是指1个共同愿景,即实现IE价值,实现IE为组织优化流程、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价值。第二个“1” 是指一个公司平台,通过集团总部、分公司、各个事业部及其各个业务部门为IE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参与实习的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这里的“N”是指N个高校,考虑到各个高校的IE专业各具特色,例如有的学校IE专业具有机械工程背景,有的高校则设置在管理学院,还有的高校具有矿业或者包装工程背景等等,由此带来的IE专业的课程开设和培养方案的差异恰是各个高校的IE专业的优势所在。同时,考虑到IE是管理改善和管理优化的方法和技术,IE价值的实现需要借助于通过具体的业务,例如依托质量管理业务改善产品质量,为了拓展不同高校IE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不同高校的IE专业的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因此,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吸引不同的高校加入,使不同特色的IE学生一起实习,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1.1 选题与团队组建
围绕一个实际问题、组建一个项目团队和N种知识与技能是本文提出的创新实习模式的“1+1+N选题与团队组建”机制。IE专业实习致力于解决企业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集团总部,可以是分公司、事业部或其各个业务部门,也可以是某个车间、生产线甚至是行政办公室,甚至是实习学生,题目和要求汇总至企业的IE(或精益生产)部门,企业根据拟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综合考虑参与实习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项目和实习生的双选活动,与此同时,参与实习的学生组建团队。
考虑到IE本科的实习往往集中在暑假或者寒假,组建团队需要充分考虑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完成项目任务,团队以4-6人为宜,同时鼓励跨学校组建团队。团队组建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任务对成员技能的要求,例如某些项目会需要编程,有的项目需要具体产品工艺、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团队成员的N种知识和技能架构。
1.2 导师结构与实习管理
“1+1+N”同时也是IE本科实习的导师结构模式,这里的第一个“1”是一个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应该由具有丰富经验的IE工程师或者精益工程师担任。第二个“1”是一个高校导师,高校导师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理论、方法、工具熟练掌握上的优势,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项目所依托的业务部门甚至生产线的工程师可以为项目小组提供技术、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指导,同时项目改善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和实施效果评估也离不开不同工程师的参与。endprint
指导老师主要指导学生项目开展前的问题提炼、团队组建、项目范围界定、明确项目任务和量化项目目标,以及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剖析、技术方案制定、进度控制、报告撰写等。如前所述,IE本科实习往往安排在暑期或寒假,实习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公司外住宿、学校住宿或者企业宿舍住宿灵活选择。企业指导老主要负责问题分析、数据采集、方案论证等方面的指导,高校指导老师主要负责离线工作期间的数据分析、方案制定等方面的指导,现场工程师以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方案论证和实施为主。此外,每个团队每周至少集中汇报1-2次,所有指导老师共同参与讨论当前进展、遇到的困难以及下个阶段的重点等,这样不但可以保障本小组的项目任务的顺利完成,还可以促进不同项目小组的同学之间、不同学校的同学之间、不同学校的指导老师之间以及高校指导老师和企业的指导老师和工程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1.3 1+1+N实习模式体现新工科建设要求
IE本科实习的1+1+N的模式是为对新工科建设的对IE人才培养要求的一种回应,它较好地满足了新形势下IE实践教学改革的需求,这种创新的1+1+N的实习模式体现了:
①新工科发展中的“新的实习范式”的要求,同时形成了新型的“工程教育共同体”;
②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实施效果为导向的实施组织,体现了新工科的“面向产业需求”的要求;
③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仅用到基础IE的方法和工具,还用到专门的专业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快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新工科“更新人才知识体系的”要求;
④给予实习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实习项目的机会,甚至可以自由提出探索类的研究项目,体现了新工科“体现学生志趣”的要求;
⑤企业以及不同高校之间教师、工程师和专家协作指导,体现了新工科“企业-高校人才交流”的要求。
2 1+1+N实习绩效评比机制
“1+1+N”同时也是IE本科实习的绩效评价和评比机制,这里的第一个“1”是一个会场,即所有参与实习的小组同一会场汇报成果和接受评估;第二个“1”是一个原则,即在同一评价准则下对所有实习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N个评委既包括参与实习的高校指导老师和企业管理者、工程師,还包括其它高校的专家,共同组成专家评审团。
实习项目的评价、评比需要在汇报结束后较短时间内完成,同时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和评价效率,兼顾评价的客观性,本文提出了如表1的小组汇报评价指标体系,从汇报质量、结果质量和问答质量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并结合教研组多年的与合作企业的实践,表1给出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在小组汇报后,各个专家对具体指标进行评价,评语集合S={s1=非常优秀,s2=优秀,s3=良好,s4=中等,s5=及格,s6=较差,s7=很差},评语量化集合S={s1=95,s2=85,s3=75,s4=65,s5=55,s6=45,s7=35}。最后,综合各个专家打分结果,依据各个实习小组的最终得分进行颁奖。
3 结论
新工科建设是IE人才培养的新方向,1+1+N的IE本科实习创新模式是在总结国内外先进IE实习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在作者所在的IE教研团队在长期与企业合作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为主导、以结果为导向的实习实践活动,是面向未来IE人才培养的开放的、创新的本科实习模式。
在这个实习模式中,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得以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挥,快速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加强,而这些新鲜的企业案例又可以返哺IE课堂教学活动;企业IE工程师理论水平和对最先进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拓展IE的工具和方法的应用领域。更重要的是,企业不仅通过实际项目解决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质量等目标,通过大型的IE实习总结汇报和评比活动,还可以扩大IE在企业中的影响,让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认识到IE的价值,进一步拓展IE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小勇,等.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基于团队解决问题导向[J].价值工程,2016(28):181-183.
[2]李婷,等.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以工业工程专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6(05):244-246.
[3]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3):1-6.
[4]吴爱华,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5]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4):16-19,57.
[6]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20-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