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学”:构建“用学课堂”
2017-11-30王祥连
王祥连
“学语文”为的是“用语文”,而获得与形成“用语文”能力的根本路径恰恰就是“用语文”本身,因为只有在“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可能真正获得“用语文”的实践能力。“用中学”即指向“用语文”——在运用中学习运用。
一、何谓“用中学”——在运用中学习运用
“学中用”侧重学习有关运用的知识、方法并指向——学中运用,学了再用,先学后用,学以致用。“用中学”则强调通过“用语文”来“学语文”“在运用中学习运用”——用即是学,学即是用,以用学用,用中学用,以用为学,用以致学,用学合一,学用统一。
二、为何“用中学”——以“用语”获得“语用”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高度聚焦“语用”,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与核心目标。
“用语”是实现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主要途径。“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启示我们:语文学习,关键在“用”(语文实践)。语文学习为的是“用”,目的是“用”,实现“用”的目的之主要途径也是“用”。因此,不仅要做到“学中用”,而且要做到“用中学”——以“用语”获得“语用”,实现从“语用”向“用语”转身,深度建构“用学课堂”。
三、如何“用中学”——变“串讲串问”为“学习活动”
根据杜威“做中学”理论,“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实现“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那就要变教师的“串讲串问”为学生主体能动的“学习活动”,即“课标”所强调的“语文实践”。
(一)名师“用中学”课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水上飞机》,有这样两个片段:
师:你知道水上飞机有哪些作用?好好思考,一句话说完。第一句话怎么说?
生:水上飞机作用很大。
师:改一个字。
生:水上飞机的作用很多。
生:有的可以救援;有的可以帮助海上船只输送物资。
师:他会说话,第一次说很“大”,第二次说很“多”,“多”比“大”准确,会说话。听说你们对水上飞机了解,谁能告诉我,水上飞机的作用?
生:有的能……有的能……还有的能……
师:你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都知道哪些水上飞机?第一句先总起:他的兄弟很多——
生:水上飞机的兄弟很多,有战斗机,有灭火机,还有……
以上教学是于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之后组织开展的又一学习活动——凭借课文内容进行围绕“水上飞机的作用多、类型多”进行口语表达实践活动。于老师充分利用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用语”实践,让学生学会“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习得“语用”。这一过程,学生完全是在“用中学”,“用”中學“用”,在“用语”中习得“语用”,即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习得语文实践能力。
(找读课文中带“究竟”的句子)
师:“究竟”在这儿可以换什么?
生:想问个明白。
(师板书:问个究竟)
师: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想问个明白、问个究竟的事情?
生:今天,我的数学题写错了……
师:一道,不是全部的数学题。
生:猿猴到底是——,我想到老师那儿问个究竟。
师:生活中有没有“看个究竟”?
生:爸爸给我买几只小鸡,我想看个究竟。
师:看到了这个字就要说了。(板书:探)
生:这个山洞里到底住着谁,我想探个究竟。
生:听说常州有个恐龙园;科学家的这些东西怎么发明出来的,我想探个究竟。
(师出示课件:每年春天,究竟有多少人来到扬州旅游,我也说不清。)
师:上面这个句子,“究竟”的位置在句子前面,表示疑问,谁能根据表示疑问的“究竟”,来说个句子?
生:宇宙上究竟有多少颗星星,谁也说不清。
师:出个难题,你们听说过外星人吗?听说过恐龙吗?以外星人为话题,或者以恐龙为话题,用上两个“究竟”。
生: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我长大后要探个究竟。
对于“究竟”一词,于老师可不是重在通过自己的讲解、分析让学生知道意思。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习得——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实际生活情境中具体运用。而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真正突破了这一难点!
全文的教学,于老师主要组织开展三个“学习活动”——1.朗读课文;2.用“总分结构”说话;3.运用“究竟”造句。这样的教学简洁而高效。难怪于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再看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第一板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
认读生字词后,出示描写沙漠一组词语,读中感受骆驼的生存环境,然后示范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第二板块,角色转变,内化语言。
师: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小骆驼没有说,你能把小骆驼心里的话说出来吗?
生:我明白了我们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在沙漠里行走的时候就不会陷进沙子里去;两层眼毛可以防止风沙刮进眼睛里;驼峰贮存着养料,能让我们在沙漠里维持生命。
生:骆驼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陷进松散的沙子里;两层浓厚的眼毛能防止风沙刮进眼睛里;两个贮存养料的驼峰能防止饿死。
——要求学生将骆驼妈妈的话变成小骆驼的话,这就是一个“用语”活动——转述课文语言的实践活动。这是对内容理解的加深,也是运用、内化语言的过程。
第三板块,续编故事,发展语言。endprint
师:这一天,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又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小骆驼难看。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同桌两个同学,一个演小红马、一个演小骆驼。
生:学生讲故事非常精彩,想象丰富,声情并茂,课堂掌声不断。(具体略)
学生表演小红马与小骆驼第二次见面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创造,也是将课文语言转换、内化为学生自己语言的过程。
以上教学,薛老师紧扣文本核心内容,设计、组织三个有效的学习实践活动——“朗读课文”“转述课文”“续编课文”,着力引导学生在“用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感受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创造语言,不偏不倚,层层推进,效果显著。
以上名师课例,高度体现了“用中学”理念,强调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在运用语言中学运用。这启示我们:实现“用中学”的必然转向——变“串讲串问”为“学习活动”。
(二)我的“用中学”实践
1.课前“用中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您好!》有一个生字——“衷心祝愿”中的“衷”。“衷心”“忠心”及“钟心”(“钟爱之心”)这三个同音词很难区分。一般教学中,无论老师如何分析讲解,学生在课后的实际书写与运用中也往往混淆不清。笔者“用中学”的设计与实践是这样的: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一个自主预习的小研究活动:“衷心、忠心、钟心”——比较、辨析、区分这三个同音字词的意义与用法(并组词),完成一份小研究报告。
第二天,学生“用中学”完成的作业是这样的:
今天,我对“忠心、衷心、钟心”这三个“忠、衷、钟”作了研究。据研究,我发现:这读音相同的三个“忠、衷、钟”,差别却非常大。从字形上来看,立马就知道了。结构不同,偏旁不同,笔顺不同。再深刻些,也就是意思不同。那么,这3个字到底什么意思呢?
1.忠:是“忠诚、忠心”,“忠心”的意思是忠诚的心。所有“忠”的组词,都有“忠”这个意思在其中。例如:忠良(忠诚正直);忠实(忠诚可靠);忠勇(忠诚而勇敢)等。
2.衷:意思是“内心”。“衷心”的意思是发自内心。所有“衷”的组词,都有“衷”的这个意思在其中。例如:衷肠(出自内心的话);衷情(内心的感情);衷曲(衷事;心事)等。
3.钟:意思是“集中、专一”。“钟心”的意思是集中专一的心。可组词:钟表、闹钟、钟情……
通过这个小研究,我明白了文字的奥妙。
以上“衷”字的学习,非“用中学”理念下的一般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讲解分析,或引导学生在课堂与“忠”“钟”比较一下。学生得到的是什么呢?学生如果认真听讲,听懂了——知道这三个词语的意义区别,最终得到的是“鱼”——学会了三个词,是陈述性知识,属于一般素养。仅此而已。
转化为课前“用中学”的“小研究”学习活动,学生充分经历利用工具书查找、搜集、处理、思辨、探究、表达的完整学习过程。最后,得到是什么呢?所有经历学习过程的同学,不仅“学会”这三个词语的意义、用法及相关词汇积累(“鱼”),而且“会学”(“渔”)——以后,遇到这样的同音近义词,孩子们自己知道怎么去自主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举一反三,以一抵万。得到的不仅是陈述性知识,更有程序性知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发散、求异思维能力、发现与创新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综合提升,不仅提升一般素养,更有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发展。
教学方式不同(“串讲串问”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学生发展)则大不同!
2.课堂“用中学”
课堂“用中学”,指在课堂教学中,一改教师“串讲串问”而学生听答受训之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中实现“用中学”,真正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及核心素养。
如四年级《春联》一课第2自然段:
春联最讲究对仗。就拿“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来说,“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年”。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笔者教学中没有围绕“对仗”知识点的“串讲串问”(讲解分析),“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为:⑴置换(重选)一副春联改写这一段,开头、结尾两句不变。⑵运用“对仗”知识,课堂现场自创一副对联。学生课堂实践的成果呈现如下:
春联最讲究对仗。就拿“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来说,“新年”对“佳节”,“纳”对“号”,“余庆”对“长春”。上下联不仅字数相等,而且词类相当,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冰雪点年末,和风迎新春”“和风细雨春烂漫,鹅毛大雪岁平安”……
从学生对这段的“改写”及现场“创写”的对联来看,不难发现,学生在“改写”与“创写”的实践运用中,轻松、自然而卓有成效地学会、掌握了春联“对仗”的特点,并能在课堂中创造性地实际运用,实现“运用中学会运用”的“用中学”目标追求。
3.课后“用中学”
笔者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把课后习题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转化为一个课后“用中学”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什么是“有眼不识泰山”而不是“华山”“黄山”或是我们溧水的“无想山”呢?——完成一个小研究报告。
学生兴味盎然:有的联系课文内容,有的联系泰山“五岳独尊”的特殊地位,更有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典故:这儿的“泰山”不是山名,而是鲁班曾经的一个徒弟名字。据说,木工祖师为了维护班门声誉,会定期淘汰一些人。这个泰山就是他因看走眼而淘汰的。幾年后,鲁班一次在街上闲逛,看到许多做工精良、惟妙惟肖的家具,大为惊叹。询问得知,这些都出自泰山之手。于是,鲁班不由感慨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把课文后习题(理解“有眼不识泰山”这一成语意思),转化为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探究活动。学生或联系课文内容及自身知识积累进行思考、联想、发现、论述,或在收集了解相关“典故”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具有独特感悟与发现的“研究报告”……
综上所述,“用中学”完全可以“全天候”覆盖并适用于课前、课中、课后乃至课外的语文学习广阔时空。变“串讲串问”为“学习活动”——学生将会在“用中学”过程中爆发出令人惊异的学习与创造的能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与学习热情。语文学习将在实践层面真真切切地抵达一个新的美好境界。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