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
2017-11-30唐庆梅
摘要:在简单分析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语言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语文语言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注重课堂语言引导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积极借助心理激励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方式,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
一、 引言
教学用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良好的教育用语,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的习惯。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合理设计教学语言,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最终促进初中生的综合智力水平的发展。曾有人概括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教师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成为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我们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语言素质,实现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美。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师要想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就必须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联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二、 创新语文语言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针对初中生的语文教学课程,教师通常会提出难度较高的问题,此时学生由于无法理解问题内容,很容易就会对语文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为了缓解课堂气氛,教师需要提出符合初中生回答能力的语文问题,问题的设定要以初中生知识能力为基础,才能提高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欲望。
三、 注重课堂语言引导价值,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有疑问,才有探寻真理的欲望。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课程知识时,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问题,学习语文知识。为了锻炼初中生发散式的思维模式,教师需要全面掌握语文知识,按照课本内容设定一定难度梯度的语文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这些具有深度的问题,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疑问,因此会更集中注意力的学习语文课上知识,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教师需要注意针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范围设置一定难度梯度的问题,设置得过简单又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顺利完成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有梯度的进步,有层次的提高,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 懂得运用幽默风趣语言,强化师生之间交流联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的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够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强化师生联系,促进课堂信息传递,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记得有一次,班里有一位学生写作文时“文不加点”,他的标点一逗到底,我在讲评这个作文时故意一口气念到底,念得我脸红脖子粗,上气不接下气。台下的学生关心地对我说:“老师,停顿一下再念吧!”我则喘着粗气笑着说:“可这个作文中并没有标点符号呀!”这时台下的学生才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在善意的笑声中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作为一个教师,课堂语言仅具规范性和形象性也是不够的,高中学生每天一堂接一堂45分钟的课,一轮又一轮的不断被“轰炸”,再耐得住性子的学生也是会乏味和走神的,更何况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本身是不可能具有那般坚韧的耐性的,好动并好奇才是学生的天性,枯燥的教学语言只可能成为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便只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该尽量才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可能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语文教学是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每一句深入浅出的话,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渗透于学生的心田,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教育,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五、 结语
语文学科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通过对文字的分析与把握,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单从其说话的模式与态度,便能对其做出基本的性格与教养的评判,因为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能够直接显露其综合素质。而初中学生在经历了小学的语言基础学习之后,便进入了语言的进一步美化探究与理性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对语言的感知也非常敏锐,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与语言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期。初中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语言探知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陈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杨明备.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水平[J].语文学刊,2005年04期.
作者简介:
唐庆梅,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