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内容设计研究
2017-11-30颜鹏王付贵阮拥军
颜鹏+王付贵+阮拥军
摘要:陆军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是院校培养人才所进行模拟实战训练的综合性活动,其演练内容设计是演练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于综合演练的内容设计,简述了相关制约因素和设计思路。分析了综合演练的需求能力基础及其权重,用以构建需求能力库,并结合训练科目体系构建演练科目库。最后评估优选出合乎演练目的的演练科目。以达到为陆军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的科学开展提供重要参考的目的。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equipment support practice in military academies is a comprehensive activity for training talen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ts exercise content design is an important joint of drilling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tent design of the comprehensive exercise,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constraints and design ideas, analyzes the demand ability base of comprehensive drill and its construction, which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demand ability database, and constructs the training item bank with the training subject system. Finally, it evaluates the selected exercise subjects for the purpose of exercise,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cademies' equipment support and combat practice.
关键词:陆军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内容设计
Key words: army academies;equipment support;actual combat comprehensive exercise;content design
中圖分类号:E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4-0077-04
0 引言
在习主席指出,“军队是要打仗的,而且是打胜仗。军队要打胜仗,就要提高实战化水平”[1],如何提高学员的实战化训练水平需要陆军院校重点研究。装备保障综合演练是检验学员装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平台,对提高学员装备保障指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综合演练实战化水平,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是关键。本文着眼这一现实需求,为增强演练实战化水平,对陆军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内容设计进行探索研究。
1 演练内容设计的制约因素和设计思路
陆军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的内容设计是综合演练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演练实施的效果。综合演练内容设计是通过分析研究其制约因素,设计出一种综合演练内容设计的一般方法,从而更加准确合理地确定演练内容,以达到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演练效果等目的。
1.1 制约因素
结合院校的教学训练特点,综合演练内容设计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演练指导思想、目的、对象和相关保障等因素。
随着强军改革的深入,陆军院校的综合演练也相应的向部队、向实战靠拢,要确立聚焦实战,紧贴实战的演练指导思想,增强演练的实战化程度,提高演练的实战化氛围。准确的演练定位和配套的演练内容设计是演练效果的关键,要抓住演练目的这个风向标,使整个演练过程不发生目标偏离。从演练对象来看,组训者的组织方式、组织方法和思维,受训者的能力素质、知识体系、经历经验,保障人员的分配部署和力量编成,以及各武器装备的特点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此外,保障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演练的展开程度,在演练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量所能动用的保障力量,使演练效果达到最大化。总之,只有综合分析各制约因素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演练的开展才能更准确、更有效。
1.2 设计思路
陆军院校实战化综合演练根据参演力量的不同,具有多种不同形式,但在具体的内容设计上具有相近的类似关系。尽管综合演练的形式存在差异,内容设计的一般思路却大体相仿。本文所研究的综合演练内容设计一般思路,是建立在充分考虑综合演练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展开的。如图1所示。
2 构建综合演练需求能力库
进行综合演练内容设计,首先要确定综合演练的需求能力,即是参演学员为完成演练任务应具备的能力。通过收集部队、院校对学员的反馈信息,经过设计者分析汇总,构成需求能力库。如图2所示。
2.1 需求能力基础分析
收集反馈信息,主要反映学员的能力需求情况,包括学员需加强的能力、需补充的能力、掌握较好的能力等,这其中可以对尚欠缺的能力重点收集。对其分别进行汇总,按照“合并相似,去除重复”的原则统计出需求能力总表。
根据各项能力的属性和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形成需求能力体系。由于综合演练形式较多,构成因素也较复杂,各种需求能力都有所区别,但形式类似。因此,这里主要按照装备保障综合演练进行分析,其他形式的演练与其类似。
装备保障综合演练的需求能力按照其内容可分为指控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三类,根据装备保障的技术特点在三类一级指标下还可再设二三级指标。如指控能力下设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决策能力、监督控制能力等内容,而组织能力又下设准备部署组织能力、保障组织能力、撤收组织能力等指标。以此类推,将所有需求能力进行梳理,形成需求装备保障综合演练能力体系[2],其框架如图3所示。endprint
装备保障综合演练是多要素、多层次的综合性训练。单纯的专业训练,是按照科目任务在较理想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单一保障训练,而综合演练是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来锻炼学员综合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高层次的训练。相较而言,综合演练更注重演练内容的层次性。内容的设置是与学员的能力挂钩的,也就是更注重考察学员各层次的能力水平。
需求能力体系建立之后,要结合反馈的信息和训练大纲内容或指示精神,对需求能力进行层次的划分。一级能力指标为大的类别,每类下设的二三级指标为具体的需求能力项,各类别中的需求能力项因为其素质要求、难度、需求性的不同,自然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按照表1所列的需求能力层次划分评价的示例,按照三分制的评价标准,分别对应“初等层次”(1分)、“中等层次”(2分)、“高等层次”(3分)三个层次,基层部队和院校教员根据自身工作和教学上的体验进行评测(如表1所示)。在得到评分数据后,由设计者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需求能力层次的划分。
2.2 规划需求能力权重
各需求能力占整体需求能力体系的权重对演练内容设计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各需求能力在基础科目演练、分系统演练和全系统演练等阶段均有体现,但适用性却不同,在各演练科目中所占的分量也有差别。需求能力的权重不同,所对应的综合演练内容也会各有偏差。如,在装备保障综合演练中若专业技术类能力的权重大,那么各阶段的专业技术科目演练就会多一些;而若是其中的协调沟通能力权重大,那么在演练中就会设置更多共同保障科目。故进行装备保障综合演练内容设计时,必须要对需求能力权重进行整体规划。
需求能力权重的规划要遵循装备保障综合演练目的,符合综合演练需求,贴近装备保障工作实际,并且要结合能力层次,在保证初、中等层次占具基础地位的同时,突出高等层次能力的引导地位。经过全面考虑分析,将需求能力的权重量化,权重之和为100%,其量化结果与需求能力体系相对应形成需求能力库。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部队的任务都会有所变化,对毕业学员的能力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求能力库的构建是需要持续跟进和调整的,保证其实时性和准确性,符合上级指示精神并最大程度的贴合部队实际需求。
3 构建综合演练科目库
综合演练科目库的构建是综合演练内容设计的核心,是设计步骤中的关键一环。综合演练内容设计从狭义来理解,就是设置综合演练中的科目,各演练科目就是综合演练设计的具体体现。在需求能力库已构建的基础上,设计建立相应的演练科目库。
3.1 训练科目体系
在实际的综合演练过程中,训练科目多且杂,不便于演练的组织与实施。通常我们会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各科目相互联系、分类形成训練科目体系,这样既能方便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增加了效率,也减少了科目训练的重复率。
通过对训练科目种类的分析,按照演练层次进行划分,可分为三类:基础演练科目、分系统演练科目和全系统演练科目。如图4所示。
综合演练训练科目体系内容充实、层次清晰。演练各阶段任务明确、循序递进,相互之间存在前后关系。基础演练科目下设理论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又分为专业理论考核和共同理论考核,专业技能操作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下设若干技能操作类训练科目;分系统演练科目下设本级单一要素演练、多级多要素演练和指挥所演练,三项依据分系统演练的要求和各要素特点又下设有若干训练科目;全系统演练科目即是通常所谓的联演,包括全系统多级多要素联动和全系统联合演练,是以一二阶段的演练科目为基础所进行的最终层次的训练,是遵循想定和实战要求,按照作战进程进行的全员联动演练[3]。
本文的装备保障综合演练训练科目体系是按照科目层次性来构建的,按照基础演练科目、分系统演练科目、全系统演练科目的顺序展开。这样设计层次清晰,有利于学员逐步熟悉和掌握专业技能,把握住演练节奏,也有助于逐步提升学员的实战意识,加强实战能力。
3.2 训练科目涉及的能力比重
训练科目来源于日常教学训练,课堂练习的各项技能训练内容即是训练科目。演练科目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将各专业细小零碎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组合起来形成的,如“指挥所的开设”这一科目,它包括勘察配置地域、组织开进、指挥帐篷的搭建、指挥信息系统的搭建、警戒防卫和伪装等多项工作,这些就是平时教学中练习的训练科目。
各个训练科目锻炼和增强的能力素质各不相同,完成一个科目的训练从能力指标的角度出发,是由多种能力共同作用达到的,这其中各种能力的作用不尽相同,将它们的作用量化区分开就是训练科目涉及的能力比重,确定科目的能力比重能较精准地反映其训练效果,更为客观合理地设置演练科目。
训练科目的能力比重通过专家座谈讨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确定。通过专家的讨论分析出各训练科目的涉及能力有哪几项,由于训练科目的教学目的比较明确,涉及能力较为集中。这里只突出主要能力,一般一个训练科目对应2至3个能力。之后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训练科目对应的能力所占比重。
3.3 科目库构建流程
科学合理的演练科目库是进行优选演练科目的基础,综合演练科目库的构建,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全面、客观灵活、科学适用的原则,所建立的科目库要符合综合演练实施的特点,并能准确反映出综合演练各科目层次的特征、性质及相互关系。具体的科目库构建流程图5所示。
4 评估优选演练科目
在确定院校装备保障综合演练需求能力库和科目库之后,还需要对其进一步进行优化、筛选。综合演练科目库的设计往往希望能够涵盖参演对象的各个方面能力素质,这样往往会导致训练科目冗余现象。从元素上看,初选演练科目库只是给出了“科目的可能全集”,考虑和分析的影响因素比较全面,但不是“充分必要的科目集合”;从结构上看,初选演练科目库的结构强调的是指标数据间的相似关系,却没有体现指标与概念之间的亲疏关系。因此,必须对初选的演练科目库进行检验并优化,降低冗余度,提高各演练科目的之间的区分度,增强科目与演练阶段之间的联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演练科目库。endprint
优化筛选既可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依据,但没有考虑科目设计的目的性和倾向性;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可以有效反映决策者的意向,减少量化分析带来的结构性偏差,但主观性较强。由于在科目库构建过程中的量化计算无法准确表现一些能力指标、科目指标的比重,初选科目库形成后,会出现冗余、关联性较差等现象,需要依靠经验进行人为的取舍,故通常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来检验优选。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演练的目的和需求、以往的经验教训、院校的保障力量、训练科目间的关联性等问题,保证最终的科目设计全面周详、科学合理、操作性强[3]。
初选科目库经过优化筛选得到综合演练的训练科目,这些科目数量较多种类繁杂,要想顺利展开综合演练,必须对优选的训练科目进行整合。将这些训练科目按照任务种类、实施顺序、内在关联性进行组合,形成演练科目。如在装备保障综合演练中所进行的装备维修申请、弹药补充申请等训练科目,由于这些科目的操作流程相似,涉及的职能部门相同,均在战斗间歇或战斗结束后进行,所以将它们整合成一个演练科目,即装备抢救抢修和弹药供应。
在完成组合后,将各演练科目的实施顺序、起止时间、参演分队等要素进行明确,并完成相应演练科目的想定、科目要求等编写任务,使演练科目更为完备,最终形成演练科目。
5 结束语
本文围绕实战化训练要求,以提高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的实战化水平和效果为牵引,对院校综合演练的内容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综合演练内容设计的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明确。结合综合演练的目的需求,通过构建需求能力库、演练科目库的形式,建立了一套内容设计思路,为陆军院校装备保障实战化综合演练的内容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冯向敏.部队装备保障演练考核研究[D].军械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崔凯旋.通用装备保障训练效果评估研究[D].军械工程学院硕士学位文,2012.
[4]赵武奎.装备保障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5]A N S Freeling. Fuzzy sets and decision analysis[J]. IEEE Trans. Systems Man Cybernet 10, 1980.
[6]夏空.裝备维修训练内容与训练技术选取方法研究[D].军械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7]Meng Guangwu. Grey Sets [J].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1990,2(1).
[8]龚传信.装备指挥勤务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9]Sifeng Liu. An Introduction to Grey Systems: Foundations,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s [M]. Slippery Rocks: IIGSS Academic Publisher,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