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的十大创新

2017-11-30唐任伍

人民论坛 2017年38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

唐任伍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至少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新时代”战略目标的变化等十个方面具有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 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十九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至少在十个方面具有创新。

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十九大对中国发展阶段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这个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和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这个“新时代”虽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但它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发展和创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的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报告概括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十四个坚持”

报告中提出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在中国这片广阔土壤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历史性飞跃。

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十五年”

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十五年”,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三步走”“两个一百年”发展阶段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真正描绘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新时代”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发展战略目标的变化,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新时代的特征决定我国的发展目标已不简单满足于经济量化指标,而是更注重整体性、总布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提出了“新时代”的民生发展思想

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的民生发展思想,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一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民生发展理念,将民生全覆盖,实现共富共享。

“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提出了“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构想

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构想,即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同时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这一系列的行政体制改革新构想,将大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和步伐,提高中国的法治化水平。

提出了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

报告中提出了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即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命运掌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十九大报告,习近平宣示“新時代”》,新华网,2017年10月22日。

责编/宋睿宸 美编/李祥峰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新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