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云从与黄山画派画家交游

2017-11-30张继超

艺术评鉴 2017年20期

张继超

摘要:明末清初,徽商崛起,在徽商的运作下,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客居皖南或来此游玩,创作并留下大量书画作品,徽商也客观促进当地书画流通。在这样的背景下,皖南地区出现黄山画派和姑熟画派,姑熟画派的代表画家萧云从通过与黄山画派画家的交游,双方互为影响,共同促进明末清初皖南诸画派的发展。

关键词:交游 黄山画派 姑熟画派

中图分类号:J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0-0043-02

明末清初在皖南地区出现的黄山画派和姑熟画派,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分不开。明代苏州的书画市场与徽州商人联系密切,来自苏州的书画审美样式对皖南书画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徽商的运作下,引领明代书画风尚的画家纷纷到皖南地区客居或游玩并创作大量的书画作品,吴门画派所推崇的元代绘画被来自皖南地区的藏家收藏并购入。这些都为黄山画派和姑熟画派风格的形成提供较为成熟的文化条件。晚明以来,徽州地区的商人往来各地经商,财富急剧扩张,并将部分资金投入到书画收藏领域,客观也促进皖南地区的书画市场的兴盛。

姑熟画派的代表人物萧云从就是这一时期出现且成就较高的画家。萧云从作为明清交替时期地方画家的代表,在他的绘画发展过程中,与同时期的黄山画派的代表画家互相影响,在师古前人的前提下,最终形成独具个人面貌的绘画风格。本文重点考查萧云从与黄山画派渐江和孙逸两家的交游,以及对各自绘画发展的影响。

萧云从(1596-1673年)字尺木,号默思,别号无闷道人、于湖渔人、石人、钟山梅下等,芜湖人。(清)黄钺《画友录》:“父慎余,明乡饮大宾。云从始生之夕,慎余梦郭忠恕至其门,曰:‘萧氏将昌,吾当为嗣。长而博学能文,与弟云倩有二陆之誉。中崇祯丙子、壬午两科副榜、入国朝不仕。…工山水人物,具有北宋遗法,太平三书图、离骚图皆镂板以传……。”①根据黄钺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萧云从出身诗书之家,山水画受宋人影响较大,尤其是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

在萧云从生活的时期,皖南地区商业活动发达,徽商往来全国各地經商,皖南地区聚集大量的财富。加之徽商喜收藏,在徽商的运作下,明代有代表性吴门画派的画家纷纷到皖南地区客居或游玩并创作大量的书画作品,而吴门画派所推崇的元代绘画被来自皖南地区的藏家收藏并购入。元代绘画和明代绘画风格都对这个时期的皖南地区绘画产生影响。萧云从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可能不受到元代绘画和吴门画派的影响。萧云从山水重运笔,就是受元人的影响,在《深山溪流图》跋中:“第世人画山水务墨气而不知笔气,余见大痴全以三寸弱翰为千古擅场。”可见他在元人绘画中领悟到运笔之法。

一、与渐江的交游

渐江,俗姓江名韬,又名舫,出家后释名弘仁,号渐江、渐江学人等。生于明万历三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终年五十四岁,安徽歙县江家坞人。渐江的绘画受到所处皖南地区风气的影响,取法是多方面的,既有向当时流行与皖南地区的明代吴门绘画学习,也向古人学习。我们从他留存的作品可以清晰看到,渐江作为黄山画派大家,在皖南影响较大,与其交往的画家甚多,有关萧云从和渐江交游的确切记录有一项。萧云从晚年在渐江的《黄山图册》题跋:“山水之游,以有前缘,余尝东登泰岱,南渡钱塘,而邻界黄海,遂未得一到矣,今老惫矣,扶筇难涉,惟喜听人说斯奇耳。渐公每由我言其概,余恒谓天下至奇之山,须以至灵之笔写之。乃师归故里,结庵莲花峰下.烟云变幻,寝食于兹,胸怀浩乐。固取山中诸名胜,制为小册。层峦怪石,老树虬松,流水澄潭,丹岩巨墼,靡一不备。天都异境,不必身历其间,已宛然在目矣。诚画中之三昧哉!余老画师也,绘事不让前哲,乃睹斯图,令我敛手。钟山梅下七十老人萧云从题于无闷斋。”②(见载于渐江《黄山图册》,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后有萧云从等八家题跋)根据题跋,我们可知渐江的确和萧云从有过交流。

根据已有资料显示,萧云从和当时不少皖南当地的画家有过交往,在以往的论述中,有的学者将萧云从归入黄山画派或将他的山水画表现的内容和黄山地貌联系在一起。黄山是黄山画派或新安画派的发源地,已有的资料中,并没有记录萧云从登临过黄山,在他跋渐江的《黄山图册》中,也只是记录他北登泰山,南渡钱塘,并未涉足黄山。他在题跋时已是七十余岁的老翁,登临黄山的可能性极小。

根据胡艺先生集的《萧云从年谱》可知,萧云从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家乡芜湖、当涂、南京及扬州一带。根据汪世清先生集《渐江资料集》中《渐江及师友活动年表》可知,渐江在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客居芜湖;顺治十三年丙申(1655年)三月,居五明寺;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二月初,客居南京,十二月在湾沚,作《沚埠册》;顺治十六年已亥(1659年)元日,渐江在湾沚,作《梅花书屋图轴》。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萧云从在渐江客居南京、芜湖、宣城湾沚时期,二人有过交往,这一时期二人的交往对双方的绘画艺术发展都产生影响。

萧云从与汤燕生交往密切。汤燕生、字元翼,号岩夫,宁国府太平县人。明末为诸生,明亡后,隐居芜湖东河沿,驻“补过斋”,称黄山樵者,与萧云从朝夕相处,诗文唱和。藏在上海博物馆的萧云从《青绿山水长卷》上题有汤燕生跋文:“尺翁萧隐君,以渔佃百家之皴,作绘事,精备六法,流传江表。余友渐江师,深于画者,见而悦之,叹谓三百年来无复此作……”③根据汤燕生的题跋可知,渐江对萧云从的绘画的推崇。汤燕生作为渐江和萧云从共同的友人,所言应该可信。萧云从与渐江在芜湖、宣城湾沚、南京共同生活时期,交往应该较多,双方对彼此的绘画风格都较为熟悉,在绘画上相互影响。

二、与孙逸的交游

孙逸(1604-1657),明末清初画家,最早画见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安徽休宁人。字无逸,号疏林、石禅,与汪之瑞、渐江、查士标并称“海阳四家”,又与芜湖“姑熟画派”萧云从合称“江左二家”,或曰“孙萧”。入清后寓居芜湖,性痴绘画,所做既师古人,又师自然。画得云林、子久衣钵及渐江神韵。

孙逸作为休宁人,晚年客居芜湖,同一时期的两位成就较高的画家居住在一地,推算应该是很熟悉。在已知的文献中找不到二人具体的交往记录,但是在萧云从题孙逸临唐寅《鹤林玉露册》可以推算出二人交往较为密切:“余髫时便模唐解元此册,不能淡远,与子西所云超轶尘外之义殊失也。无逸静者也,太古小年,敛缉于一毫端,故落笔有青蓝之异。昔辋川图出右丞手,以米氏父子临之,犹自叹为刻画。得郭恕先细绣妙颖,始贞砥砺,然不若无逸绝伦逸群尔……是以无逸之真迹,所留实多,不受促迫,纾徐经营,玩者一日如两日,烟云益寿,讵百四十年哉!”④萧云从认为孙逸在领会唐寅《鹤林玉露册》中的“淡远”的气质方面,自己是不及孙逸的。

现存安徽博物院孙逸《溪桥觅句图》中也能感受到孙氏的绘画面貌,画面淡而神旺,简而意足,体现了文人隐士的思想情趣,孙逸的品性、修养、意趣与文征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故有“文侍诏身后”之誉。萧云从与孙逸一样,都是布衣之士,在明清易祚之时,强烈的民族情绪,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共鸣,孙逸的绘画体现了萧疏、超逸的情趣。考查萧云从的游历和存世的诗文和题跋,我们可以得知他多次往返南京和芜湖之间,对吴派的风格定是非常熟悉。在其绘画发展过程中也受吴门画派,尤其是文征明及仇英细腻一路画风的影响,他对孙逸取法吴派的萧疏画风应该非常认同。

从现存绘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萧云从都是超越孙逸的,但是在他的题跋中还是认为在萧疏淡远方面,自己比不过孙逸,对孙逸也是大加推崇。这也体现了二人作为明末清初的遗民,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思想的共鸣,在绘画趣味上,取法相同,互为影响。

通过考查明末清初,姑熟画派代表画家萧云从与黄山画派画家渐江和孙逸的交游,反映在时代变迁背景下,皖南地区文人画家的艺术发展,以及受到徽商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姑熟画派和黄山画派双方互为影响,取法明代吳门画派以及宋元诸家,师法本地山水实景,共同促进明末清初皖南诸画派的发展。

注释:

①黄钺:《画友录》,安澜:《画史丛书(八)》,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99页。

②萧云从题渐江:《黄山图册》,顾平:《萧云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③汤燕生题萧云从:《青绿山水长卷》,沙鸥辑:《萧云从诗文辑注》,黄山: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208页。

④萧云从题孙逸临唐寅:《鹤林玉露册》,陆心源:《梨馆过眼录(下)》,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19)》,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王石城.萧云从[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汪世清,汪聪.渐江资料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3]张国标.新安画派史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