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合作学习现状调查

2017-11-30张鸽杨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8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大学生

张鸽+杨晨

摘 要 抽取某市属大学的200多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合作学习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大学生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效果、满意度等情况,并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合作学习;问卷星;搭便车现象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8-0024-03

A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ZHANG Ge, YANG Che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ore than 200 college students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in Beijing a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e survey covers the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alyze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current cooperative learning. Furthermore, some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sojump; free rider

phenomenon

1 引言

大学课堂正在逐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學模式,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期待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不仅能自己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且能够在合作中分享知识、技能、经验,在合作中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分享乐趣、增强交流效果、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倾听习惯等,成为一个懂得合作、分享、交流和倾听的社会人,而不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

那么,大学生合作学习开展和实施的现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从学生的角度,哪些因素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呢?大学生对当前的合作学习情况是否满意呢?基于这些问题,以某市属院校的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开展大学生合作学习现状调查,在了解当前合作学习情况的同时,对今后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给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2 调查目的

第一,了解大学生合作学习现状;第二,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影响因素、效果、满意度等;第三,为今后教师该如何开展和改进合作学习提供参考和建议。

3 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某市属高校的本科生。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13份,其中男生57份,女生156份,符合该校男女生比例;以大二和大三本科生为主,分别占25.35%和43.66%,大二和大三也是开展合作学习相对较多的年级。从专业分布来看,调查对象分布在学校各个专业,社科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生占48.84%,理工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教育技术等)学生占51.16%。

4 调查问卷的设计

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是笔者所教授的一门本科生课程中一个研究小组的合作学习课题。该研究小组的成员包括李清月、李子娇、唐晓林、余思佳,感谢他们的认真工作和付出。

问卷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1],从目标出发,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征求同学意见、集体讨论等方式,逐步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子维度,再将每一个指标操作化为具体的问题。问卷的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每一个问题如何问,答案如何写,都经过了小组成员的讨论和教师的修改。最终生成的问卷包括五个主维度,19个二级维度,共19个问题;其中13道单选,五道多选,一道填空。

5 调查结果和分析

基于大学生的日常手机使用特点,使用“问卷星”进行问卷问题的编辑和问卷发放,无记名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对合作学习的了解程度 从有无参加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频次、对合作学习的方法是否了解等三个方面来调查。

1)对问题“你是否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思考—讨论—交流、切块拼接、三步采访法和旋转木马法等”,18.78%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有将近一半(44.6%)的学生表示知道并且使用过。

2)对问题“本学期的学习中是否进行过合作学习”,66.2%的学生表示在本学期用过。

3)对问题“本学期进行过几次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44.6%)分布在3~4次,有26.95%的学生表示使用过六次以上。

【分析】大部分学生进行过合作学习,但其中一半的学生其实并不十分了解和运用过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说明在很多合作学习中,教师或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运用还只是流于形式。

【对策】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了解是关键。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些成熟的合作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

目前合作学习的实施情况

1)分组方式:83.69%的学生表示,合作学习的分组是学生自由组合,由教师进行指定分组的占少数(其中,教师随机分组占9.22%,教师采用同质分组占3.55%,教师采用异质分组占3.55%);81.56%的学生表示,分组的人数是4~6人。

2)合作模式:如图2所示,73%的学生认为小组成员能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说明大部分小组合作状态良好。

3)自身角色:如图3所示,只有3.55%的学生认为自己曾经搭便车,56%的学生认为自己作为组员能积极完成任务。endprint

4)搭便车现象:当被问到自己的小组中是否存在搭便车现象时,只有6.38%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小组中从未有过搭便车现象,而表示经常有(20.57%)和有一些(52.48%)的比例比较高;对于如何看待搭便车的同学,51%的学生选择默默承受,自己多做一些,23.4%的学生表示会公开与他们理论,表示愤愤不平的学生也有23.4%,选择自己也适当少做一些的占2.13%。

【分析】搭便车现象是合作学习中一个普遍又很难避免的现象。虽然大部分学生表示小组存在搭便车现象,但只有少数学生承认自己搭过便车。这个结果说明,可能有些学生被别人认为是搭便车,自己却不那么认为或不好意思承认。在分组方面,大学生的分组方式相对自由,教师很少进行针对性的异质或同质分组。

【对策】如何让小组分工更明确,合作更有效,减少搭便车现象,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的重要课题。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要想更有效,必须具备五个要素[2]: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人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反思。教师应在任务选择和布置、任务实施、任务展示和评价过程中把握这几个要素,并尝试借鉴已有的成熟方法,如学生小組成就区分法、小组游戏竞赛法、拼图法、合作统整读写法、小组调查法、共同学习法等。笔者也会针对搭便车问题继续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

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 哪些因素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从三个方面来调查:一是学生个体因素,即个人经验、能力和态度方面;二是小组氛围因素,包括小组分工角色、小组合作氛围、成员合作精神等;三是教师因素,即教师在合作学习进行的各个阶段,是否能够起到引导、指导、监督、评价的关键性作用。

把评价方式单独出一题,调查当前小组评价的情况。

1)评价方式:大部分学生(63.83%)表示他们小组的评价主要是由一个组员汇报,将其汇报成绩作为统一的全组成绩;46.1%的学生表示所有组员一起汇报,小组有统一分数,这也反映了目前小组评价的模式相对单一;43.26%的学生表示组内互评,根据小组成员贡献率不同进行评分;27.66%的学生表示上交小组每个人完成任务的明细,由教师按贡献给予不同分数;18.44%的学生表示组长或汇报人的成绩略高于其他组员。如何制定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过程性多元评价机制,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影响因素:设置多选题,让学生从答案中选择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依次为小组有良好的合作氛围(77.3%),教师布置的任务本身是否适合合作学习(67.38%),小组成员各有所长、各司其职(58.87%),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评价是否公平合理(52.48%),小组需要一个组织能力超强的领导者安排好一切工作(40.43%),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监督、指导(34.75%),小组需要一个学霸做好一切工作(9.93%),其他(0.71%)

【分析】小组合作氛围、分工情况、教师任务设置的合理性以及结果评价的公正性,被学生认为是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结果与之前的研究具有一致性。

【对策】约翰逊兄弟曾总结了如下导致小组合作无效的主要原因[3]。

1)缺乏团队成熟度:小组成员一起合作的实践不长,没有发展成有效的团体。

2)缺乏合作技能:组员缺乏任务所需的工作技能和人际技能。

3)责任扩散:小组成员不能明确责任和分工,有成员不能完成自我任务。

4)不公平现象致使成员失去动力:比如小组中有人偷懒,却能得到与他人一样的成绩和奖励,导致其他成员失去积极性。

5)小组缺乏异质性:组员同质性太高,思维趋同,成果单一。

6)小组规模过大:组员太多,无法明确分工,组员参与少。

Emmer等人的研究[4]也发现,成功的合作学习通常在教师监控和教师给予小组反馈两个维度上得到高分。相应的,在这两个维度上得分低的课堂通常也是失败的合作学习课堂,由此说明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虽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不是主导地位,但不等于坐视不理,教师需要很好地发挥组织者、观察者、监督者、规则制定者、评价组织者的角色,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满意度 从合作学习收获、合作学习中的最大问题、合作学习中需要的技能等三个方面来调查。

1)对问题“哪些技能可以帮助小组合作学习”(多选,最多3项),倾听、沟通、表达、反思等技能的占比相差不大,这些技能都是非常需要的。

2)对问题“合作学习的最大收获”(多选,最多2项),79.4%的学生认为锻炼了团队组织和协调能力;63.83%的学生认为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60.9%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表达沟通能力;59.57%的学生认为可以从多角度多元化去掌握知识;也有2.84%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毫无收获,纯属浪费时间。

3)对问题“合作学习的最大问题”(多选,最多选3项),如表1所示,搭便车现象严重被认为是最大的问题(58.87%),其次是评价方式不够公正合理(48.84%),再次是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监督和指导(36.88%)。

6 调查总结

从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合作学习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问题,总结如下。

1)大学生合作学习开展比较普遍,但大部分学生并不熟悉合作学习的一些特定方法。这说明合作学习的开展相对随意性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实施有一定盲目性。

2)合作学习的效果方面,好的合作学习能够提升沟通、表达、倾听、合作等必要的人际能力。

3)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组织、监督、指导和评价作用,是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后续将继续开展关于教师如何组织多元性、过程性、区别性评价的研究和实践。

4)合作学习的最大问题是搭便车问题。大多数学生承认自己小组中曾经存在搭便车的人,而且如果搭便车者和其他努力付出的人得到相同的分数或奖励,会大大挫伤其他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后续的合作更加困难。后续将对如何减少搭便车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风天笑.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Johnson D W. Impact of Goal and Resource Interdependence on Problem-Solving Success[J].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9,129(5):621-629.

[3]Hwong N C, Caswell A, Johnson D W, etc. Effects of Coope-ra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on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Music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J].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3,133(1):53-64.

[4]Emmer E T, Gerwels M C.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lemen-

tary Classrooms: Teaching Practices and Lesson Characteristics

[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002,103(1):75-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