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7-11-30宋艳红
宋艳红
(通海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云南 通海 652700)
对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宋艳红
(通海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云南 通海 652700)
目的:分析对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收治的56例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对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康复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同),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日常生活的能力,并比较其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平均评分、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早期康复治疗;脑出血;偏瘫;临床效果
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时多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是此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的行动不便,其日常生活通常不能自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精神压力[2]。因此,选择何种有效的方法提高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康复治疗组的28例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56例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些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或头颅MRI检查被确诊患有脑出血所致偏瘫[3]。在入院时,这些患者均伴有肢体瘫痪的症状。本次研究排除存在严重的肝、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并排除存在失语、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康复治疗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他们的年龄在43~70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5.42±3.65)岁。在康复治疗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他们的年龄在44~6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4.15±3.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控制血压、降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康复治疗组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①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临床医生帮助其保持健侧卧位,在其头下垫上一个软枕,使床面与其躯干呈90°。②临床医生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关节的活动训练。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的肩关节进行固定后,对其肩关节进行外旋、内收、屈曲、外展等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将患者上肢的肘关节进行固定,帮助患者进行肘部及腕关节的屈伸训练,使其前臂向后旋转,并使其掌指及指间的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帮助患者进行对掌、对指、抓拳的训练。此外,临床医生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内收及外展训练,轻微外展其健侧的下肢,将其健侧下肢固定,并托起其患侧下肢。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上述训练时,临床医生应确保患者的髋关节无疼痛感。在对患者进行上肢关节的被动训练时,每个动作持续的时间应为4 s。在对患者进行下肢关节的被动训练时,每个动作持续的时间应为9 s。进行上述动作训练的次数均为10次/日。③临床医生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其双下肢进行屈髋、屈膝的训练,使其双脚掌支撑在床面上。在拖住患者小腿的同时,临床医生要用力向下压患者同侧的膝部,5min/次,2次/d。④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卧姿训练,将枕头放在患者患侧上肢的下面,使其肩关节屈曲100°。临床医生指导患者伸展手指,用枕头垫高其下肢,并使其保持屈髋、屈膝的体位。此外,临床医生对患者健侧的下肢进行轻度伸髋、屈膝的训练。让患者取仰卧位,使其躯干平展,在其头下垫上一个软枕,并将一个长枕置于患者患侧臀部至大腿的外侧,使其患侧肩部保持前伸位,让其躯干向后倾,并用枕头固定、支撑其后背。⑤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双腿搭桥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让其双下肢同时做屈髋、屈膝的动作,并让其双脚掌支撑在床面上。向下压患者患侧的膝部,协助其进行桥式运动,并纠正其坐姿,使其头部、躯干及颈部保持左右对称,使其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呈90°屈伸。⑥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且肌力达到3级后,临床医生指导其进行行走、站立训练,并对其进行患侧下肢的行走、迈步、负重训练。进行站立训练的时间为5min/次,2次/日。进行步行训练的时间为10min/次,2次/日。同时,鼓励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训练的强度应以患者的机体能耐受为宜。⑦临床医生用直径较大的杯子、球指导患者进行抓、握的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期间,临床医生应逐渐缩小训练物品的直径。此外,临床医生指导患者进行滚筒训练。在此期间,临床医生应确保患者患侧的上肢保持外旋位,并让其患侧前臂处于中立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的得分越高,说明其日常生活的能力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进行治疗后,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的幅度>60%,其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②有效:进行治疗后,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的幅度在40%~60%之间,其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照顾。③无效:进行治疗后,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的幅度<40%。总有效率=(治疗效果为显效的人数+治疗效果为有效的人数)/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对其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对其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的平均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s)
进行治疗前(分)进行治疗后(分)康复治疗组(n=28)25.35±5.40 73.69±6.21常规治疗组 (n=28) 25.41±5.31 52.29±6.15 t 0.042 12.956 p>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进行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脑出血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研究发现,脑出血发生后,患者的脑神经通路会受到压迫,其局部的神经细胞会出现损伤,从而使其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在上述并发症中,偏瘫的发生率较高。对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还可以预防其病情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所致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1] 张莲景.脑出血偏瘫早期康复治疗81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05-506.
[2] 王志扬, 吕德纯.电针加物理康复治疗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疗效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31(2):127-129.
[3] 邓燕婷,杨露宁,左杰.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5):572-573.
R743
B
2095-7629-(2017)2-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