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帮就帮

2017-11-30颜桂海

西江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狗子稻谷爷爷奶奶

颜桂海

能帮就帮

颜桂海

我小时候,爷爷奶奶常对我说,如果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也要努力回报别人,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对爷爷奶奶的这些话,孩提时期的我还不太理解,直到爷爷奶奶相继去世的时候,我才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哲理。

那时候,爷爷身体还算硬朗,每次邻居建砖瓦房,他总是很乐意去帮忙,不讲报酬。因此每逢秋冬时节,爷爷总是在村里替大家建房,他一次能担四只泥砖,每只泥砖重约40斤。村里的五保户李伯的旧房常年漏雨,我爷爷知道后,主动召集村里的几个泥水工人,免费替李伯砌起了占地约40平方米的砖瓦房。

建房期间,李伯缺钱买肉,正愁着怎么招待泥水工人的午餐,我爷爷便抓了家里自养的几只鸭子到李伯家,每天宰一只与大伙同享午餐,终于为李伯建起了砖瓦房。新房子建成后,李伯觉得欠了我爷爷的人情,便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的50多亩山地,免费给我家经营,可用来种八角、肉桂,但爷爷婉拒了。当时,我认为,爷爷既然为李伯付出了那么多,要一点回报不过分。谁知爷爷奶奶批评了我,说:“不能贪别人的便宜,如有能力帮别人的,就要帮。”

奶奶也为我家树起了助人为乐的好榜样,每逢村中谁家有人病了,或有老人去世了,她都会主动上门嘘寒问暖,还帮有老人去世的家庭处理后事。

一次,邻村家八九岁的二狗子患痢疾,肚子拉个不停,脸色蜡黄。在缺医少药的大山深处,二狗子的家人又是烧香又是拜佛,却一点用都没有。“让我去二狗子家探望一下,顺便捎点陈年稻谷给他,也许能治好他的痢疾。”我的奶奶闻讯后对爷爷说。奶奶连夜拿起火把,怀里揣一捧陈年稻谷,悄悄地到了二狗子家,她吩咐其家人用陈年稻谷煲水给二狗子喝。两碗汤水下肚,子夜时分,二狗子再也不拉肚子了。

时间是一剂药,它能改变人世间的物质,它也能改变人际间的关系。正如那一捧陈年稻谷,它们原来是普通粮食,经过40多年储藏的“造化”之功,谷子外表从当初的金黄变成了深黄,从深黄转为微黑色,但里面的米粒依然雪白,居然能变成一剂良药。奶奶收藏着的不仅是一缸陈年谷子,更是藏着她与爷爷一生的勤劳与智慧。

村里97岁的高婆婆因患风湿腰痛,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她的三个儿子因长期服侍而产生厌倦情绪,导致后来很少帮其擦身。我的奶奶知道后,主动上门劝说高婆婆的三个儿子:“你母亲的今天,就是你们三个人的明天。只有孝敬老人,你们的明天才会更好,更幸福……”此后每天傍晚,我的奶奶都来高婆婆家里,与其儿子一起为其擦身,直到一年多后高婆婆离开人世。

岁月无情,夺走了我爷爷奶奶的生命,却始终动摇不了我家的传统好家风。那一年,99岁的爷爷因患高血压导致中风,95岁的奶奶因心脏衰竭,两老相继驾鹤西行。

爷爷去世时,当时在珠三角等地打工的村民,都不约而同地回来帮忙处理后事,并安慰我们。按照家乡风俗,老人去世后要请职业抬棺人,但村民们都主动争当抬棺人。出殡那天,长长的送葬队伍几乎绕小村一周。松涛阵阵,春风化雨。这是爷爷积攒多年的人脉,这是爷爷家风的源源延续。

奶奶病逝时,村里所有的妇女都来了。此时,她们仿佛都变成了奶奶的女儿,自发来送我奶奶最后一程。西江东流,碧水无语。这是奶奶与邻居多年为善的结果。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狗子稻谷爷爷奶奶
谦卑的稻谷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稻谷香了
我的爷爷奶奶
向爷爷奶奶致敬
稻谷的故事
送礼
我的爷爷奶奶
还钱
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