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技术浅析
2017-11-30廖芝逸
廖芝逸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惠州检测院,广东惠州516001)
电梯检验技术浅析
廖芝逸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惠州检测院,广东惠州516001)
随着建筑楼层的增高,人们也面临着电梯运行异常、停止运行的烦恼。因此,不仅应改良电梯的设计以及制造方式,进一步提升安装质量,还应加强其验收、日常以及年度检查工作,更应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检测技术的前提下,细致而尽职地开展电梯的检验工作。电梯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范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实际的电梯检测中,应选择好对应的电梯检测技术,确保电梯检验准确度。电梯制动距离试验分析采用电梯制动距离定量指标,更直观地判断电梯制动性能和曳引能力情况以及钢丝绳与曳引轮的匹配性,电梯紧急制停距离是综合评价电梯紧急制动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电梯检测;紧急制动;目视检测;无损检测
电梯作为一种机电设备,主要类型有自动人行道、自动扶梯、载人(货)电梯,它是通过沿着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沿着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以动力驱动的方式来升降或平行载人、载物的。电梯检验则是指依照相关规定,对电梯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查分析,避免发生设备和人员伤亡事故,保证电梯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下运行。
1 电梯检验技术概述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T 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对从事电梯安检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对垂直类电梯的工作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因垂直类电梯占现有电梯总量的80%左右,且大多数检测技术集中体现在此类电梯检验工作中,本文便侧重于阐明此类电梯的检测技术。
1.1 电梯目视检验
作为一种外观检查法,目视检测可通过手动操作各式功能开关的方式来进行试验,并借助于各式测量工具,比如塞尺、钢直尺、卷尺、游标卡尺来对相应设备以及零部件、功能开关、是否符合安全尺寸标准等进行检查或试验。
1.2 电梯导轨无损检测技术
导轨无损检测技术是检测导轨的线性度和扭曲度,线锤法和激光检测法都是较为常见的导轨检测方法。
1.2.1 线锤法
在线锤法中,用到了长为5 m的磁力线锤,以5 m为单位,沿着导轨的顶面和侧面进行分段连续测量,不管是顶面,还是侧面,分段数都不得少于3段。另外,还应对每列导轨工作面每段铅垂线测量所得数值的相对误差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达标。
1.2.2 激光检测法
激光检测是电梯检测发展中的重要方法,为了判断电梯导轨的安全性,应采用激光检测仪安放在电梯导轨的首端和末端,利用激光测量技术测量导轨各部分的长度信息,将信息资料输送到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对电梯导轨扭曲度和线性度的计算工作。
1.3 电梯漏磁检测技术
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漏磁检测应用了磁铁漏磁场产生和变化的原理,将穿过永久性磁铁的曳引钢丝作为探头,由此就会形成漏磁场,并且会发生信号变化,以放大、滤波等方式处理检测到的实时变化的信号以后,再借助于计算机,就能对曳引钢丝绳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
1.4 电梯功能试验
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功能试验是以超载荷和带载荷试验为主的,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检测技术来开展各种不同的性能测试工作,进而对电梯安全装置的可靠性以及各式功能进行检验。常见的测试内容有电梯平衡系数测试,电梯速度测试,电梯起、制动加速度和振动加速度测试,电梯噪声测试,电梯综合性能测试。
1.4.1 电梯平衡系数测试
电梯平衡系数的测试是轿厢以30%,40%,45%,50%,60%的额定载荷作上下运行,当轿厢和对重运行至同一水平位置时,测量出电动机电源输入端电流(电压)或转速,并绘制出电流(或电压)—负荷曲线或转速—负荷曲线,其上、下行运行曲线的交点值即为平衡系数。对于交流开环运行的电梯,宜采用转速测量;对于交流闭环运行的电梯,宜采用在电源进线侧测量电流的方式;对于直流电梯,宜采用测量电流并同时测量电压的方式。
1.4.2 电梯速度测试
电梯速度测试中会用到无需与待测物接触的反射式光电转速表,具体测试步骤如下:在待测速的转盘上,将反光面固定好,并将黑色转盘作为非反光面。由于2个转盘在反射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转轴转动的状态下,就会交替出现反光与不反光的情况,光电器件会将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转变为电脉冲信号,进行后续处理以后,便能算出转速值。
1.4.3 电梯加速度测试
我们常常采用位移微分法来测试电梯在振动时的加速度以及起、制动状态下的加速度。该方法需将测试装置安置于轿厢底部紧靠地面的中央位置,进而检测电梯在不同工作状况下,在起动、制动以及振动状态下的加速度数值。
1.4.4 电梯噪声测试
电梯的噪声检测是应用测声压级触感技术检测电梯,是把测声压级传感器安装在距离地面大约1.5 m的位置,并且设定3个及以上的监测点,在距离传感器1 m的位置完成测量,在数据选择中选取数据中噪声最大的数据值完成分析研究。噪声检测方法的设备使用简单、方便,并且也可以应用于电梯的综合评价中。测声压级传感器应用于电梯检验中,可以得到最优的信号数据,并且可以导入专业的分析软件,从而分析出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
1.4.5 电梯综合性能测试
电梯综合性能测试是借助于一台便于携带的设备来完成多样化的性能测试工作,采集电梯的运行信号后,利用软件加以处理,便能获取综合性能测试结果。
2 电梯制动距离试验分析
2.1 电梯制动检验标准
按照上述技术规范中8.10项的相关要求,轿厢空载以额定速度上行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轿厢应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8.11项规定,轿厢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运行至行程下部,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转,轿厢应完全停止,并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检验规程中只是定性要求轿厢完全停止,没有明确定量规定断电后电梯制停距离。按照国家标准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电梯平均制停减速度要求,分析理解电梯平均制停减速度应在0.2~1.0 g之间。依照检验标准来判断电梯制停减速度试验结果,在现场检验实践时不易操作,而要按速度位移公式S=v2/2a(速度位移公式中,S为电梯制停距离,v为电梯运行速度,a为电梯平均制停减速度,应在0.2~1.0 g之间),推算出不同额定速度电梯紧急制动下的电梯制动距离范围值(S1~S2),这个范围值可作为电梯制动距离定量指标。
2.2 电梯制动距离测量与判断
电梯紧急制动试验必须在空载以额定速度上行和装载1.25倍额定载重量以正常运行速度运行至行程下部进行,并校验电梯平衡系数在40%~50%之间。电梯制停距离测量采用在曳引钢丝绳上作标记的方法测定,当关主电源开关时,曳引钢丝绳上标记位移的距离就是电梯紧急制动试验电梯制停距离。电梯紧急制动试验电梯制停距离,对照推算电梯制动距离范围值可判断电梯紧急制动试验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电梯紧急制动试验电梯制停距离是否在电梯制动距离范围值(S1~S2)内,电梯紧急制动试验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电梯紧急制动试验测量电梯制停距离小于S1值,则电梯紧急制停减速度过大,应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后进行重复试验;如果电梯紧急制动试验测量电梯制停距离大于S2值,则电梯紧急制停减速度过小,这就要分析打滑情况、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匹配性以及钢丝绳与曳引轮磨损程度,作相应调整后重复试验。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编辑:刘晓芳〕
TU857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6.087
2095-6835(2017)16-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