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百议
2017-11-30
大众考古 2017年8期
“考古”百议
透物见人,是考古学追求的境界。考古学常面对遗迹、遗物而无明确的文字记载可利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止步于“见物不见人”的阶段。考古学需要以物论史,透物见人,通过遗存揭示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的变化。
——王占奎
我想将来考古学家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一起密切合作,不仅要有体质人类学家,还要有气候学家、遗传学家和历史学家。我希望看到各个学科在考古研究中的通力协作。
——【美】狄宇宙
现在的考古学主要还是在实物遗存的层面建构历史,将来的考古学应该会更多地从文化内涵的层面建构历史。
——余西云
考古学知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但除了在考古报告、论文及书刊中所论述到的那些内容外,考古学知识的产生还涉及到了更多的东西,考古学项目也同人类产生知识的其他形式相类似。
——【瑞典】阿萨·伯格伦、【瑞典】比约恩·尼尔森
只有把公众的主动放在第一位,从公众的视角出发来做公众考古,公众考古学可能才会更完善。双方共同有很大的积极性,双方的意见都能够充分表达,并真正互动起来,公众考古才可能是一种健康良性的模式和形态。单纯由一方向另外一方推动的不算公众考古,也就是说互动性不强的都不能算是很成功的公众考古。
——陈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