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业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17-11-30

创新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郑州货运班列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6)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多个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政策文件。在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中,将多式联运列为12项重点工程首要位置。在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13〕349号)中,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作为创新发展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的首要任务。2017年1月,由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将加快实施多式联运提上了日程,提出了多式联运具体实施路径。

同时,河南省紧抓战略机遇,相继出台了《河南省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豫政办〔2014〕82号)《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豫政办〔2017〕42号)等政策文件,对落实国家多式联运发展做出工作部署,自贸区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提出发展以“一单制”为核心的便捷多式联运,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

1 河南省多式联运发展现状

1.1 主要形式快速发展,服务经济效果显著

郑州铁路局深化货运改革。郑州铁路局积极推进货运市场化改革各项工作,专门成立了货运营销中心,对货运、装卸和仓储等业务进行系统化重构。通过将铁路局所有的物流资源统一整合到货运营销中心,使郑州铁路局货运业务基本涵盖整车、集装箱、快运、零担和两端服务,实现了货运产品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由“站到站”向综合物流发展。自2013年货改以来,郑州铁路局集装箱运输连年大幅度增长,发送量从占全局装车量不到3%增长到2017年3月份的8.2%[1]。

公铁企业深化联运合作。2013年8月,郑州铁路局货运营销中心与郑州交运集团联合启动货运网络的全面合作,不仅拉开了河南省公铁联运物流的大幕,而且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联系最为紧密的公铁联运项目走向幕前。双方通过战略合作,利用各自领域的优势地位,采取整车、零担、集装箱、配送、专列快车等不同物流形式,大力开展“一票委托,全程服务”,降低了10%的物流成本,破解了铁路运输“门到门”服务难题,延伸了交运集团的服务链条。

中欧班列(郑州)发展迅猛。依托“一带一路”和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中欧班列(郑州)自2013年7月首班班列开行到2017年9月,已成功开行802列,从最初每月1班发展到目前每周“去八回六”,货值、货量居全国首位,是国内首家实现往返均衡对开的班列[2]。中欧班列(郑州)的开行,使郑州成为国内对外开放的前沿,承担起境内核心物流集疏枢纽功能,借助郑州交通区位优势,货物集散范围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国家重要经济发达地区,集疏半径超过1 500公里,以及日韩等亚太国家带动区。在境外与汉堡积极展开合作,作为中欧班列(郑州)终点站,承担中欧班列(郑州)境外核心物流集散枢纽功能,借助汉堡交通区位优势,货物快速集散至巴黎、米兰、布拉格、杜伊斯堡、华沙、阿拉木图等二级集疏中心欧洲市场的货运集散中心,集疏运网络连接了欧洲、中亚地区的24个国家121个城市。同时,随着国际货运班列不断深入发展,中欧班列(郑州)加快市场开发,通过与德国慕尼黑开展深入合作,首趟由郑州开往慕尼黑的货运班列在2017年8月21日发出,在中欧班列(郑州)以郑州和汉堡为核心的双枢纽集疏格局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中欧班列(郑州)对欧洲地区的辐射能力。

铁海快运班列适时开通。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的优势,2015年2月,圃田集装箱中心站开通了到连云港、黄岛港的五定班列,尤其是到黄岛港的快运班列,不仅具有“五定”优势,而且成本优势突出,以20英尺标准箱计算可以节省运费近30%。郑州—黄岛港班列货源以河南本地出口货源为主,针对焦作地区出口氢氧化铝,组织开行了狮子营—黄岛集装箱成组或整列运输,2016年成功开行40列。

陆空联运快速发展。2016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45.7万吨,国际地区货邮量和全货机承运货邮量分别占总量的60.2%、70.6%,货邮吞吐量国内排名由2011年的第20位上升至第7位,年均增速33.8%。2016年运营卡车航班约2.5万班,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初步形成了国内航班衔接国际航线、公路运输衔接航空运输的货运网络。目前,郑州机场已成为国内内陆城市中拥有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机场,口岸和跨境电商业务达到6个,入驻的货运航空公司有21家,开通航线34条,通航城市37个,并有敦豪、UPS、丹马士、辛克、康捷空等70余家货代企业开展货代业务。

1.2 组织模式不断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深化

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货类结构上看,河南省多式联运的主要货物正逐渐由粮食、煤炭等大宗散货以及件杂货不断向适箱(厢)货物和高附加值货物转移,如郑州铁路局的集装箱货物已经占到全局货运量的8.2%;2016年在全国航空运输的水果类货物中,郑州机场运输量占比超过70%;一般模式跨境电商业务单日出口已突破3万单。从地域上看,从省内联运逐步扩张到省级联运,甚至是国际联运,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运作和产业国际分工。中欧班列(郑州)合作伙伴已经拓展到24个国家;郑州机场国际通航城市已经达到27个,已经实现进口海鲜、红酒、水果等货物在郑州机场快速分拨。

服务链条不断延伸。一是提供联运增值物流服务。如中欧班列(郑州)目前由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进行组货,中铁集装箱分公司承担公铁联运的运营操作和其他国内、国际“门到门”物流业务,并且能够为客户提供追踪查询功能。二是加强与海关、检疫部门的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郑州机场空地联运服务中心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模式和“税费网上支付”“提前报关”等措施,极大简化物流运输供应链。中欧班列(郑州)通过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不仅吸引了中西部地区通过郑州口岸进出口货物,而且带动日韩等亚太国家的货源资源。

跨境电商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郑州市是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所依托的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具备空、铁、陆、海运输联动、一体协同功能;与青岛港集团合作,将青岛港的海港码头集装箱装卸、集散功能延伸至园区内,打通了国际和国内海、铁、陆集装箱多式联运链条;与郑州机场合作,开通了郑州至欧洲、北美、东亚等地区的国际货运及国际邮快件航线;与郑州鑫铁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郑州至广州、昆明等地的公铁联运“批零批散五定班列”业务,自2015年运营以来累计完成运量12.2万吨。

2 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多式联运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看,尚处在起步阶段,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全省多式联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例不足1%,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更是远低于美国的10%,且存在许多制约多式联运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式联运基础条件仍较薄弱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基础设施不衔接、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具有公、铁、水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总体不足;集疏运体系不完善;主要港口、铁路枢纽站场以及公路货运场站专用通道设施建设仍亟待加强。

2.2 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仍较缺乏

河南省的运输市场主体以道路企业为主,货代、船代、铁路货代以及国际货代市场不发达,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式联运承运人。同时受行业市场分割影响,以往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业务范围只集中在某个领域,辐射区域也受到部分地域保护限制,严重影响了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向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的发展。

2.3 市场化运行机制仍然滞后

公路、铁路、水运、港口等不同运输方式在以往历史时期享受的政策不同,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不同的定价机制。铁路运输尚未形成有限的市场竞争机制,运价主要由政府制定和发布,市场灵活性较低;公路运输、水运及港口运输基本形成完全市场竞争机制,定价主要根据当地当时的市场情况进行定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集装箱铁路运输价格虽采用一口价方式并且有下浮政策,但采取计划审批制度。

2.4 信息共享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河南省建有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八卦来网”,各大型物流企业、园区也已建有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铁路方面,成立了全国统一的12306货运服务中心,提供网上和电话发货办理、客户回访和投诉工作;中铁集装箱运输公司建成了集装箱的箱管信息、追踪查询、“一口价”清算、统计分析等信息系统,为集装箱的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技术支持。但是,多式联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同联运信息平台之间尚未实现信息共享,联运信息平台与多式联运密切相关的海关、商检、交通等政府部门的政务系统也是相互独立,没有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信息共享机制的滞后,使得多式联运承运人的服务能力难以跟上现代客户的运输需求,实现一站式的多式联运服务。

3 发展策略

3.1 加强多式联运发展顶层设计

一是研究制定河南省支持多式联运发展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和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试点在河南省落地,强化河南省配套支持政策,尽快研究制定河南省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强大的政策推力。

二是启动研究和编制河南省多式联运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规划。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按照把河南省打造成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全国多式联运改革示范区的战略目标,统筹各种资源,强化组织模式和技术创新,在系统研究基础上,编制河南省多式联运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规划。

3.2 推动建立多层次联运协调机制

一是积极主动加强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沟通协调,争取中铁总局在货运专线开通、中欧班列通道建设、货运价格审批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二是推进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与郑州铁路局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长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公路、水运行业与铁路行业在联运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货运枢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示范项目建设以及政策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

三是鼓励公路、水路运输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互惠多赢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创新多式联运全程运输组织模式。

3.3 强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继续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发展中欧班列(郑州)和国际货运航线航班,推进高速公路与铁路货站、机场、港口有效衔接,强化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

二是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铁路枢纽站场、内河港口连接铁路、公路港连接铁路以及枢纽场站对外公路通道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以郑州航空港为中心的放射状陆路交通网络。

三是围绕传统铁路、公路、机场、港口货运站,加大用地资源保障,打造具有联运功能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匝道区等闲置附属用地或适当新增用地,建设与综合型物流园区有效衔接的驿站型公路港。

3.4 积极推进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实现货物在多式联运全过程的信息跟踪和相关单据交换与传输功能。

二是完善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标准和共享机制,突破多式联运信息壁垒,逐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协调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推动不同行业间的信息互换和共享,进一步提高多式联运监管效率。

3.5 组织开展省级多式联运试点示范

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企业主导、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原则,围绕基础设施衔接改造、装备技术、运输组织、信息化、市场主体培育等重点领域,在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试点的同时,选择省内公铁联运、空陆联运、水陆联运等条件较好的项目或企业,组织开展省级试点示范工作,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对园区建设、装备购置、技术研发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参与试点示范项目多式联运业务的货车给予高速公路通行费用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张瑞华.郑州航空港区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82-183.

[2]史锋华.构筑河南内陆开放高地——2016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综述[J].大陆桥视野,2017(3):53-54.

猜你喜欢

郑州货运班列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飞天记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货运不再“一路失控”——数字化让货运行业更规范更健康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郑州外国语学校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