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

2017-11-29项秀珍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元认知英语专业听力

项秀珍

摘 要:元认知是个体具有的关于自我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与监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元认知策略是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是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调整认知过程的行为。本文通过介绍元认知策略,利用元认知策略对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分析如何在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关键词:元认知;英语;听力教学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1977)最早在他的著作《认知发展》中提出了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后来,元认知理论被O' malley 和 Chamot列入了他们提出的三大学习策略,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此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元认知理论做了许多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他们的研究基本证实了元认知策略在语言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肯定了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的作用。

二、元认知理论和元认知策略

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与监控。”其中既包括个体对自身的认知过程及结果,又包含个体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目标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主动的监控、调节和整合(Flavell,1977)。简单说来,元认知就是对思考的思考,对认知的认知。Flavell认为元认知的两大主要成分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前者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认知能力的认识,后者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在两者发生、进行的过程中都需要元认知监控的帮助。为此Flavell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监控模型。

OMalley 和 Chamot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 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注重认知过程,表现为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对学习活动的计划,对学习任务的监控,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估。具体可以分成三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它是一种“高阶的执行性技巧” ( 1990),因为它是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的行为 ,是一种高层次的实施性技巧 ,可以对学习进程进行计划、规范、监控指导。

三、英语听力与元认知

在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技能,而听力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获取信息能渠道。听的时间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将近50%。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学生通常通过收听英文广播,观看英文影视剧,听英文歌曲等方式练习听力技巧,但往往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而在听力课堂上,传统的听两遍录音对答案再听的教学模式常常使得教师沦为播放录音的“机械工”,课堂内容枯燥,气氛压抑。

事实上,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涉及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及语用层面对材料的解码和理解,又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听力理解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下意识地对所听内容进行预测、认知、筛选、调整和总结。因此听力理解是主动吸收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理想状态下,学习者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对听力练习完成后的能力提升有明确的要求,明白听力的目的,知道在听力过程中应该何时使用哪种听力技巧;在听力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听力技巧,在听力任务完成后能够对整个过程和听力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一个理想的状态其实就是将元认知介入听力活动中的过程。事实上,很多实证研究已经证实了元认知策略有利于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如果教师能够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将大有裨益。

四、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

听力教学常常落入教师重复播放录音,学生痛苦不堪却依旧不得其法的窠臼。如何使用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听力教学过程中呢?这里以大一英语专业新生的听力教学作为例子。

在高中阶段,听力并非英语教学的重点,学生所能接触到的听力材料仅限于课本录音,高考听力模拟题等。有些地区由于高考政策不需要考听力,听力环节甚至被省略。高考大纲对于考生的要求是“能听懂简短独白和对话”。而到了大学,《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方面的要求是“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所作的难度不超过所学语言知识的讲座,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内容;听懂VOA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抓住主要内容;能在15分钟内听写根据已学知识编写而成或选用的录音材料(词数100个左右,念四遍,语速为每分钟80个单词),错误率不超过12%。”。毫无疑问,听力材料的来源,广度和深度都比高中阶段要难得多,形式也从简单短对话提升到长对话,短文章和短新闻。学生必须能够选择关键词句,归纳大意,推测内容,释意复述,短时记忆,听写技能,掌握新闻要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监控和评估三个方面改变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

首先,在学期伊始使用计划策略。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过 程、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教师在第一堂课上便向学生讲明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幫助学生了解大学听力的特点。所谓知己知彼,在树立目标后,学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反思,正视自身的听力水平和薄弱环节:词汇量是否足够?短期记忆表现如何?是否具备足够的背景知识?平时的听力练习量是否足够?是否能够运用听力技巧?在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进行差异化的分阶段目标制定。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也能有利于他们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各项听力能力训练。

除了在宏观上的把握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将计划策略融入其中。传统的学单词,放录音,对答案的方法已经被证明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帮助学生预测听力内容,主动积极地进行听力活动。在听力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语境,了解相关语境信息,引导学生预测内容。例如在听一段关于联合国的材料之前,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联合国这一机构,要求学生通过根据题目要求预测要听到的材料内容,在泛听过后让学生自行判断之前的预测是否成功。这种做法无疑能令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endprint

其次,在学期中间使用监控策略。监控策略是指学习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学习目标对学习计划中的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监控。在学习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真实进度与计划不相符的情况,如有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在起步阶段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有的学生颇有天赋能够提早完成既定目标;有的学生可能缺乏执行力,迟迟不能达到目标和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计划,在长期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局部调整;或是监督学生及时按时完成阶段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组织学生集体探讨如何学好听力,更好地利用听力技巧。

在具体的听力练习上,监控策略可以表现为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当学生在核对答案之后,能够发现自己犯错的原因:是受到了陌生单词的干扰还是由于缺少背景知识造成的;是连读造成听不清还是其它的原因。学生在清楚了犯错的原因之后再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弥补弱项。

最后,在每一阶段学习任务完成后或学期末使用评估策略。评估策略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学习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元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评估策略训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与调节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自主的听力学习者。评估策略训练既包括每一次的听力任务后对自己在这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也包括在某一阶段(如一个月或半个学期)结束后对自己在这阶段表现的评估。教师可以设计出相关表格和问卷帮助学生评估他们的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听力策略的使用及效果。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Cognitive Develpmeng [M].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77.

[2]OMalley,J.M.&Chamot,A.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3]黄秀蓉.基于元认知理论的英语专业高级听力教学[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07(6).

[4]罗亮.元认知策略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

[5]任庆梅.英语听力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楊坚定.听力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J].外语教学,2003(4).endprint

猜你喜欢

元认知英语专业听力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