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夏明翰精神的内涵

2017-11-29徐东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夏明翰马克思主义

徐东

摘 要:“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1]夏明翰的一生是短暂的,他一直在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奋斗,为了中华儿女的幸福安康,他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将自己的一生凝聚成了——夏明翰精神,在那风雪飘零的战争年代里,夏明翰精神就像一捧清泉,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夏明翰;夏明翰精神;马克思主义

一、“砍头不要紧”——忠贞的爱国主义精神

夏明翰生活的年代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华民族四面楚歌,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是整个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夏明翰的一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这也是夏明翰精神中最伟大的部分。

夏明翰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幼年时期就已经萌芽。夏明翰8岁时,跟随母亲来到九江,看到江面大量野蛮的外国轮船,他气愤不已,当即作出了一首惊艳四座的童诗:“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威风,国耻恨难消。”[2]

1917年,17岁的夏明翰的爱国意识更强了,他投入到救国运动中,组织了“沙子会”、“衡诗社”、“湘宾诗画社”等系列爱国社团[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夏明翰也将众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在各地积极散播传单,编排剧目,痛斥着帝国主义的可耻行为,帮助人们认识到帝国主义和政府的真面目。夏明翰还亲自组织爱国维持会、抵制日货分会等组织,深入一线抵制日货,尽管他的行为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但他从未考虑自己的安危,他勇敢地站在了一线。

在夏明翰心中,要救国救民,不仅要反对帝国主义,还要铲除昏庸无道的封建主义。夏明翰自小在封建家庭长大,但是他一直不喜欢封建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夏明翰接受的新文化思想越来越多,他开始摒弃封建主义,最终,他冲破封建家庭束缚,反抗落后的制度。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人民生活困顿不堪,军阀们只顾自己大发国难财,不顾人民的死活,更没有将国家命运放在心上。夏明翰主张大家猛烈进攻军阀[4]。1920年2月,在夏明翰的领导下,反张敬尧斗争展开了,最终,张敬尧被成功赶出湖南,夏明翰喜极而泣,当即作诗:“张督新藏刀,治湘一团糟。杀人又放火,民众怨声高。吾辈齐奋起,驱张胆气豪。张毒如老鼠,夹起尾巴逃。”[5]

二、“只要主义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夏明翰不仅是爱国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拥戴者,他将自己的行为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紧密结合,坚定了自己的崇高信念,这也是夏明翰精神的灵魂所在。

五四运动的成功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了契机,参加五四运动后,夏明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趣更加浓厚了。1921年夏明翰来到湖南自修大学,在这里,他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这让他的理论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此时,夏明翰已经学会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分析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革命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了,在他心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切实为实现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为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夏明翰曾经在自己的遗书中提到,自己的一生没有遗憾,他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只要可以实现真理,即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事业的忠诚。革命运动过程中,夏明翰按上级指示辗转多地,发动了一大批农民和工人参加革命,他严格要求自己,哪里需要他,他就到哪里去。夏明翰的勇敢、忠诚、坚毅,夏明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贞,让我们感动。

三、“杀了夏明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从夏明翰革命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为民族利益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精神,这正是夏明翰精神的具体表现。有革命就有牺牲,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夏明翰没有退缩。1923年,夏明翰组织外交后援会于长沙教育会坪开展声讨大会,在反动派的通缉下,夏明翰丝毫没有退缩,依然坚持采用秘密的形式顽强抗争。[6]1924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一时全国陷入腥风血雨之中,但夏明翰毫不惧怕,继续坚持自我理想,展现了自己的决心,三年过去了,夏明翰迅速成长,协助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为革命事业日夜奋战,四处奔走,筹集资金、枪支弹药等物资。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档案科的《夏明翰传》记载了夏明翰在平、浏的活动情况:“马日事变后,由湖南省委派赴平浏指导秋暴。他与李六如同志等亲自指挥辜家洞、施村各役,奮勇杀敌,坚持数日。其时天雨淋漓,爬山走路,饥饿困乏,衣履湿透,毫无倦容。”[7]

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夏明翰没有妥协,1928年的1月,夏明翰出任湖北省省委书记,他亲自上阵,重组各级组织。同年2月中旬,由于叛徒告密,夏明翰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夏明翰受尽了严刑拷打,但他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坚定地告诉国民党反动派,共产主义就是我的信仰,这是经过百思而定的,谁都无法改变我的信念!临刑前,夏明翰昂首挺胸,用带着铁铐的手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8]这深刻的表现出夏明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追求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四、“还有后来人”——湖湘文化的传承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9]自古以来,爱国、勇敢、坚贞就是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正是这些传统精神激励着湖湘人士们在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这些精神激励着无数的湖湘志士勇往直前,夏明翰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成长于湖湘文化背景下的夏明翰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感染之深刻可想而知。湖湘文化对夏明翰的影响,首先来自湖南人尤其是家庭中对先贤美德的传颂和弘扬。

尽管夏明翰的父亲是清朝官员,但后来被派往日本考察政务。夏父亲眼看到日本明治维新的盛况,开始向往科学和民主。夏母在夏父的影响下也开始追求进步思想,支持辛亥革命。夏母非常反对读死书,常常告诉儿女要学以致用,给儿女们讲述湖湘先辈仁人志士们的爱国故事,她非常注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思想。夏明翰从小就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感受到了坚定勇敢、爱国进取、学以致用、追求新知的精神。

湖湘文化不仅为夏明翰等湖湘人士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而且为共产主义思想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条件。就这样,湖湘文化的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夏明翰身上的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夏明翰精神。这是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共产党人对文化高度自信的体现。

注释:

[1]吕芳文,蒋薛.夏明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吕芳文,蒋薛.夏明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吕芳文,蒋薛.夏明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谢觉哉.夏明翰传[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页.

[5]湖南党史人物传[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第18页。

[6]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史料汇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第20页.

[7]周谷城.悼念夏明翰同志[J].衡阳湘南学生联合会旧址纪念馆资料室,第6页.

[8]于元.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M].吉林文史出版社,第24页.

[9]谭崇恩.明翰精神与湖湘文化[M].人民出版社,第6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夏明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夏明翰的三封家书
夏明翰妙对审问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陈云凤:夏明翰烈士之母的革命人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