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想方法与领导方法在红军长征中的体现

2017-11-29刘德山

时代青年·视点 2017年6期
关键词:张国焘实事求是长征

刘德山

近日,笔者阅读了中共党史研究员王新生的著作《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重温这段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进一步加深了对红军“长征”的全面理解,深刻感到,整个“长征”画卷就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方法与领导方法的生动诠释,尤其是实事求是、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群众工作等方法的运用,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收效显著。

一、实事求是方法。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认真总结我国近代以来农民运动、尤其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训,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判断出中国革命必将是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需要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同时,在革命的道路上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即使党犯了错误,也要实事求是地正视错误、纠正错误。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前期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张国焘在长征中期犯了“右倾”分裂主义错误,党中央都能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无私无畏,自我完善,从而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领导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二、战略思维方法。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毛泽东曾说过“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足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战略眼光、全局视野。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600余次战役、战斗中,有这样一次战斗、这样一支队伍令我为之震撼。湘江战役中,红五军团的第34师,为了掩护红八军团顺利过江,他们没有本位主义,义无反顾,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血染湘江,全军覆没。一个从人民军队开始创建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将星过早地陨落了(陈树湘牺牲时年仅29岁),一支屡建功勋的英雄部队从红军的行列中悲壮地消失了,他们上至师长下至普通士兵,为了战略全局,甘愿牺牲,一往无前,这是何等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

三、辩证思维方法。就是灵活运用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准确掌握“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一矛盾的根本属性。当张国焘实施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政治图谋后,以朱德、刘伯承为代表的中共中央,一方面采取各种策略,同张国焘的行为做坚决斗争,决不让其阴谋得逞;另一方面尽量做团结的工作,因为张国焘毕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图谋分裂的只是他个人,红四方面军的广大官兵都具有革命热情、都是听从中央指挥的。當张国焘赶朱德走时,朱总司令义正言辞地说:“我是红军总司令,党中央和军委派我带领左路军北上,我一定要执行党中央、军委交给我的任务,带领左路军北上”。正是凭借朱德等同志高超的领导艺术,使张国焘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避免了红军的重大损失。

四、群众工作方法。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纵观整个长征历程,可以说是一部军民鱼水情的生动画卷。红军每次战役战斗,每次突围转移,都要把当地的群众基础、民风民情,作为重点战略考虑。红军每到一处,都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很多时候,往往红军一到,不知情的群众就会逃到深山里去了,但红军指战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们有的送粮送衣,有的帮助带路,有的提供情报,有的掩护伤员,有的送子参军等等。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事,传为一段佳话,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居住区,实现了中央战略意图。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

(作者单位:武警河南总队直属支队)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国焘实事求是长征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实事求是”定乾坤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张国焘叛逃有新说
张国焘也是“猪八戒”
党中央在长征中同张国焘错误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