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糊涂”
2017-11-29文/孙川
文/孙 川
漫说“糊涂”
文/孙 川
“难得糊涂”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仕途不得志时题写的座右铭。按现代的观点解释是指:只要不是大是大非问题就不必斤斤计较,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要过于认真,在处理与解决某些矛盾时,不过于纠缠细枝末节。俗语说“雄辩是银,沉默是金”,面对别人情绪激动时,你表现出宽容大度,用沉默和理智的糊涂平息可能出现的争执矛盾,这比黄金更可贵。
本来世界上有很多事的是非标准,受认识水平、历史进程的限制,谁是谁非很难确定,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天你以为是,明天就变成非;或者你认为是,他则认为非。由于立场、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与解释也不一样,所以很多问题常常没有定论。加之有人无理还要搅三分,更不用说仗势强词夺理了。故善于养生自重者,对这类问题常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不去评论,这就是“难得糊涂”,也是既养生又免去口舌的良方妙法。假若我们无论大小事,都要过分计较,非要和人争论出个是非长短,那我们就不知会找来多少忧愁和烦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遇到问题时却往往容易感情冲动,想糊涂却难糊涂,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突出的表现是容易生气动怒,自以为处处正确,“眼里不揉沙子”,一点儿小事也一定要争个输赢。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人际关系,最后定会危害自己的健康。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内伤七情是致病的重要原因。若该糊涂时能糊涂一点儿,就会使人免生很多气,让人活得轻松潇洒,所以说“难得糊涂”是一种养生保健良药。俗语说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老年人在处理夫妻、婆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时,明智的糊涂和装聋作哑,常是化解家庭矛盾的法宝。若处处较真,事事都要去问去管,不但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反倒搞得家庭失和,关系紧张。孰优孰劣,不难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