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於显乐都 既丽且康

2017-11-29王晓林

河南电力 2017年3期
关键词:邓州武侯祠独山

文 王晓林

於显乐都 既丽且康

文 王晓林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垲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的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如是描绘家乡。一代科圣颂南阳,历经千载流芳长。

公元730年,唐朝大诗人李白初次到南阳,就被南阳的风土人情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南都行》。“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南阳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自古就有南都、帝乡之美称。“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南阳自古多英豪,涌现出“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名人。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诗仙李白曾五次路过南阳,为南阳留下十余首诗篇。遥想当年,李白和友人“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忍不住感慨“余亦南阳子”,何等潇洒惬意。如今,白河游览区已经开发成湿地公园,呈现一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美景。每当夜晚,人们纷纷来到白河边散步,微风吹拂,放松身心。

《送友人》是李白于公元734年路过南阳,与友人崔宗之告别时写的一首五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首诗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教材。南阳城北只有一山,故名独山,白河绕城,两句话就概括出了南阳城的山水。南阳有每年三月三登独山的风俗。张衡在《南都赋》中描写独山美玉“其宝利珍怪,则金彩玉璞,随珠夜光”。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独山孤峰峭立,怪石瘦碧。”独山美玉流传千年,为南阳的独有玉种,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名句,诸葛庐就是南阳的武侯祠。白居易的《咏史》写道:“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说明唐代的武侯祠就有很高的知名度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道明了诸葛亮的躬耕之地。武侯祠前矗立着“千古人龙”的石坊,三国时风起云涌,千古人龙惟孔明。大殿门口刻着清朝南阳知府顾嘉蘅写的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一副名联扬天下。殿内有诸葛亮及其家人的塑像,无不栩栩如生。武侯祠内著名的草庐,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诸葛亮从此出山,帮助刘备匡扶汉室。

北宋思想家、政治家范仲淹在《览秀亭》曾吟诗叹曰:“南阳有绝胜,城下百花洲,谢公创危亭,屹在高城头。”览秀亭是南阳邓州花洲书院的著名景点。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专程到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挥毫题诗:“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邓州市政府于2002年开始重修花洲书院,分为书院主体、范文正公祠、园林景点三部分,已成南阳著名的人文景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他任邓州知府时在花洲书院所作。花洲书院是范仲淹所建立的学府,当时很多学子闻名而至,邓州文运大振。花洲书院历经千年,曾在邓州市第一高中院内,如今与邓州市第四高中毗邻,是邓州文化圣地,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学子。

“南阳山水秀,文采亦风流。”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还有香严寺、菩提寺、福胜寺塔等其他名胜古迹。行走在古城,感受南阳古老的文化底蕴,沿着文化的脉络在历史的时空中穿行,与古诗词中里的南阳相逢,岂不美哉!

(作者单位:镇平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邓州武侯祠独山
河南邓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解锁乡村治理有了“金钥匙”
过武侯祠
守望独山玉雕刻之意义探究
在独山打磨石器(组诗)
“中国·邓州第四届《红楼梦》读书竞赛总决赛”综述
武侯祠
谒成都武侯祠
平湖市独山港镇航天科普中心揭牌
独山县举办独山古城文化及发展专题讲座
武侯祠三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价值开发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