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瓜新品种‘网络3号’的选育

2017-11-29徐永阳徐志红赵光伟刘璐璐李文东贺玉花王平勇孔维虎

中国瓜菜 2017年11期
关键词:网纹厚皮甜瓜

徐永阳 ,徐志红 ,赵光伟 ,刘璐璐 ,李文东 ,贺玉花,王平勇,孔维虎,张 健

(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郑州 450009; 2.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464001; 3.潍坊创科种苗有限公司 山东昌乐 262700)

甜瓜新品种‘网络3号’的选育

徐永阳1,徐志红1,赵光伟1,刘璐璐2,李文东3,贺玉花1,王平勇1,孔维虎1,张 健1

(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郑州 450009; 2.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464001; 3.潍坊创科种苗有限公司 山东昌乐 262700)

‘网络3号’是以自交系‘B158’为母本、自交系‘B26’为父本选配的网纹类厚皮甜瓜新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05~115 d,坐果到成熟38~42 d,易坐果,果实椭圆形,果皮黄绿色,上覆浅绿色-白色网纹,果肉白色,种腔小,果肉厚度4.1 cm,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15.9%,松脆爽口,单果质量1.7~2.0 kg,果实商品率90%左右,适于我国东部地区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干燥地区干燥季节也可进行小拱棚和露地栽培。2015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甜瓜;新品种;‘网络3号’;网纹

1 育种目标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东部地区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内开始大面积种植以伊丽莎白为代表的黄皮类厚皮甜瓜,之后以西薄洛托为代表的白皮类厚皮甜瓜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但近年来栽培模式和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施栽培的甜瓜面积迅猛增加,据统计,2016年全国甜瓜播种面积48.6万hm2,其中设施甜瓜播种面积占69%,为33.53万hm2;全国甜瓜总产量1 610万t,其中设施甜瓜产量占75%,为1 208万t。随着面积的不断增加,生产中需要多样化的甜瓜品种,包括在东部地区设施内种植的网纹类甜瓜品种,而我国这类网纹甜瓜的品种选育起步晚,推广品种较少,为此,我们提出了选育主要适合我国东部保护地栽培,也可在干燥地区和干燥季节露地及小拱棚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好的网纹类厚皮甜瓜品种的育种目标[1-4]。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

母本‘B158’是用从我国台湾引进品种‘翠蜜’与新疆地方品种‘伽师瓜’杂交经16代自交选出的高代自交系,全生育期120 d左右,坐果至成熟42~48 d,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高圆形,果皮绿色,上覆浅绿色-白色细网纹,果肉浅绿色,肉质松脆,单果质量1.8~2.5 kg,果肉厚度4.5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6.0%,对白粉病和霜霉病有较强抗性。

父本‘B26’是用韩国引进的品种‘金满地’与早熟厚皮甜瓜‘黄旦子’杂交经12代自交选出的高代自交系,主要性状是极早熟,全生育期85~95 d,坐果至成熟26~30 d,植株生长势中等,易坐果,果实短椭圆形,果皮黄色光滑,上覆10条银白色纵条,果肉白色,果肉厚度2.5 cm左右,肉质松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7.0%,单果质量0.8~1.0 kg。

2.2 选育经过

2007年春季,在郑州大棚中共选配甜瓜杂交1代组合425个,其中网纹类组合96个,‘B158’בB26’组合代号为‘F387’,2007年秋季在郑州大棚、冬季在海南露地对部分组合进行了初步筛选观察,发现‘F387’表现为植株生长势较强,对白粉病和霜霉病有较强抗性,易坐果,单瓜质量大,果实椭圆形,果皮黄绿色,上覆浅绿色-白色网纹,果肉白色,口感松脆爽口。2008年、2009年2年春季在郑州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采用大棚栽培筛选观察。2010年、2011年在河南中牟、新乡、信阳,山东昌乐、莘县,湖北荆州,安徽和县等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小面积栽培试验。2012年、2013年‘F387’以‘网络3号’之名参加了国家级甜瓜品种(厚皮甜瓜网纹组)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了国家级甜瓜品种(厚皮甜瓜网纹组)生产试验。2015年6月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组织的国家西甜瓜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瓜2015008。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08年、2009年春季在郑州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采用大棚栽培筛选观察。对照品种为‘翠蜜’。试验均设3次重复、顺序排列,每小区种植34株,折合667 m2栽培1 800株,‘F387’全生育期比对照短3 d左右,随机调查15个单瓜,在果肉厚度、单果质量、产量上均超过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当,但口感风味好。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F387’组合(‘网络3号’)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结果

2010年、2011年在河南中牟、新乡、信阳,山东昌乐、莘县,湖北荆州,安徽和县等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小面积春季大棚吊蔓栽培试验,各试点栽培面积 333~1 000 m2,‘F387’在品质、产量、抗逆性、耐贮运性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当地主栽品种。

3.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F387’(‘网络 3 号’)2012 年、2013 年参加了国家级甜瓜品种(厚皮甜瓜网纹组)区域试验,各试点均为大棚吊蔓栽培,单蔓整枝,主蔓10~12节留果,株行距0.4 m×0.75 m,小区面积6 m2,每小区定植20株,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2014年参加了国家级甜瓜品种(厚皮甜瓜网纹组)生产试验,各试点均为大棚吊蔓栽培,单蔓整枝,主蔓10~12节留果,株行距0.4 m×0.75 m,小区面积24 m2,每小区定植80株,顺序排列,不设重复。

2012年区域试验中,共有6个品种参试,对照品种为‘皖哈密1号’,在12个试点上有完整结果,分别是天津、河北廊坊、河南郑州、甘肃民勤、陕西杨凌、宁夏银川、新疆鄯善、黑龙江哈尔滨、江苏海门、安徽合肥、浙江宁波、广西南宁。结果显示:‘网络3号’易坐果,抗病抗逆性强,耐贮运性好。中熟,果实发育期为42 d(对照为42 d),667 m2产量为2 839 kg(对照为2 588 kg),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10个;单果质量为2.0 kg(对照为1.7 kg),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10个,1个试点与对照持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8%(对照为14.2%),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8个;果肉厚度最厚为4.1 cm(对照为3.6 cm),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11个。

2013年区域试验中,共8个品种参试,对照品种为‘皖哈密1号’,试点共15个,分别是天津、河北廊坊、河南新乡、甘肃民勤、陕西杨凌、宁夏银川、新疆鄯善、黑龙江哈尔滨、湖北武汉、湖南邵阳、江苏海门、安徽合肥、浙江宁波、广西南宁、海南三亚。‘网络3号’易坐果,抗病抗逆性强,耐贮运性好。中早熟,果实发育期为40 d(对照45 d),667 m2产量2 715 kg(对照2 674 kg),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8个,1个试点与对照持平;单果质量1.7 kg(对照1.6 kg),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10个,1个试点与对照持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对照14.4%),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8个,1个试点与对照持平;果肉厚度最厚,为4.0 cm(对照3.7 cm),其中超过对照的试点12个(表2)。

表2 ‘网络3号’在品种区域试验中的结果

2014年的生产试验共4个品种参试,对照品种为‘皖哈密1号’,试点共13个,分别是天津、河北廊坊、河南郑州、陕西杨凌、新疆鄯善、黑龙江哈尔滨、湖北武汉、湖南邵阳、江苏海门、安徽合肥、浙江宁波、广西南宁、海南三亚。‘网络3号’中早熟,易坐果,抗病抗逆性强,耐贮运性好。果实发育期为 41 d(对照 45 d),667 m2产量为 2 734 kg(对照2 805 kg),单果质量为 1.8 kg(对照 1.8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5.9%(对照15.5%),果肉厚度最厚,为 4.0 cm(对照 3.9 cm)(表 3)。

表3 ‘网络3号’在生产试验中的结果

3.3 品质检测

2014年6月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F387’(‘网络 3号’)甜瓜果实进行了品质分析,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边部8.2%,平均单果质量1.949 8 kg,果肉厚度5.0 cm(表4)。

表4 ‘网络3号’品质分析结果

3.4 抗病性鉴定

依据《NY/T2388-2013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甜瓜》标准,2014年4—6月对甜瓜品种‘网络3号’进行了白粉病抗性鉴定,幼苗1片真叶时进行喷雾接种,接种20 d后进行发病调查,病情指数DI=2.3,白粉病抗病性达到中抗水平。

4 品种特征特性

‘网络3号’为网纹类厚皮甜瓜,植株生长势较强,茎蔓粗壮,叶片中等大小,近圆形,叶色深绿。雄花完全花同株。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05~115 d,坐果到成熟38~42 d。雌花在主蔓上发生较晚,而在子蔓上发生较早,易坐果,子蔓、孙蔓均可坐果,坐果整齐一致。果实椭圆形,果皮黄绿色,上覆浅绿色-白色网纹,果肉白色,果肉厚度4.1 cm,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15.9%,松脆爽口,单果质量 1.7~2.0 kg,667 m2产量 2 700~3 200 kg,果实商品率90%左右,对白粉病有较强抗性。杂交1代种子黄白色,千粒重26~33 g。

5 适宜地区和栽培技术要点

适于我国保护地以及干燥地区和干燥季节小拱棚和露地栽培。栽培季节:以华北地区为例,春季一般是2月上旬在温室或大棚内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大棚中。秋季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苗龄10~15 d定植于大棚。春季大棚栽培技术要点:(1)采用温床营养钵育苗方法。苗期注意夜间温度15~20℃较为适宜,不可过高,尽量延长光照时间,以培育壮苗,苗龄 30~40 d。(2)重施基肥、高畦栽培、合理密植。翻地深度30 cm以上,移栽前全量施足基肥,以猪粪、牛粪、羊粪等有机肥为主,667 m2施3 500~ 4 000 kg,N、P、K 三元素复合肥 50 kg。畦做成高20 cm的垄,呈龟背形高畦。高畦要覆盖地膜,有条件的最好全田覆盖。立架栽培平均行距为75~100 cm,株距为 40 cm,667 m2保苗 1 600~2 200株。(3)湿度控制及浇水施肥。采用长寿无滴膜覆盖,加强通风,阴雨天也要短时多次通风,气温低时采用顶部放风法。浇水时不可大水漫灌过畦顶,一般整个生育期内浇3次水即可。注意控制土壤和空气湿度,过湿会影响网纹的形成。(4)整枝、授粉、留瓜。采用单蔓整枝,坐瓜节位主蔓12节左右的子蔓坐瓜,坐瓜节位的子蔓摘心后留1~2片叶,主蔓25~30片叶打顶,摘心整枝应在晴天无露水时进行,整枝后喷药防病。9:00—12:00用人工授粉。幼瓜鸡蛋大时,选留果形饱满而周正的,1株1果,并摘除其余预留子蔓。在果实定个后若植株仍生长旺盛,可在主蔓20节左右的子蔓上留二茬瓜,管理措施同头茬瓜。(5)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蔓枯病、细菌性果腐病、根结线虫病及霜霉病、白粉病等,栽培中应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要经常保持棚内通风良好、空气干燥,及时剪除多余子蔓及基部无功能老叶,必须掌握晴天整枝原则,坐果前10~15 d、坐果后7~10 d有针对性地喷1次广谱杀菌剂。虫害以温室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为主,可采用防虫网隔离进行防治,尽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6)适时采收。开花后38~42 d,结果枝叶片的颜色变为褐色而焦枯时,果实成熟。

[1]林德佩.中国栽培甜瓜植物的起源、分类及进化[J].中国瓜菜,2010,23(4):34-36.

[2]徐永阳,徐志红,刘君璞.甜瓜新品种——‘中甜1号’的选育[J].果树学报,2005,22(3):300-301.

[3]徐永阳,徐志红,赵光伟,等.厚皮甜瓜新品种‘中甜4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13,26(6):21-23.

[4]徐永阳,徐志红,赵光伟,等.厚皮甜瓜新品种中甜6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15,28(6):33-35.

Breeding of a new melon variety‘Wangluo No.3’

XU Yongyang1,XU Zhihong1,ZHAO Guangwei1,LIU Lulu2,LI Wendong3,HE Yuhua1,WANG Pingyong1,KONG Weihu1,ZHANG Jian1
(1.Zhengzhou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CAAS,Zhengzhou 450009,Henan,China;2.Xiny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Xinyang 464001,Henan,China;3.Weifang Chuangke Seeds Co.Ltd.,Changle 262700,Shandong,China)

‘Wangluo No.3’is a new melon hybrid variety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B158’as female parent and‘B26’as male parent.It is a middle-early maturing variety.The whole fruit period is 105-115 days,and the fruit development period is about 38-42 days.The fruit is elliptical shaped with yellow-green peel and light green-white network.The white flesh is about 4.1 cm in thickness.Its central soluble solid content is 14.5%-15.9%.The average fruit weight is about 1.7-2.0 kg.The commodity rate is above 90 percent.In addition,it has good fruit setting and small fruit cavity.It is suitable to cultivate in plastic shed and greenhouse in the east of China or in plastic tunnel and open fields in west dry areas.

Melon;New variety;‘Wangluo No.3’;Net

2017-10-09;

2017-10-1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5);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5-ZFRI06);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2102110072)

徐永阳,男,研究员,主要从事西瓜甜瓜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和品种选育工作。Tel:0371-65330930;E-mail:xuyongyang@caas.cn

猜你喜欢

网纹厚皮甜瓜
甜瓜的重量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对厚皮甜瓜保鲜效果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链格孢菌侵染采后伽师瓜抗病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栽培注意事项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种植流翔高钙网纹瓜 山东农民唱响增收曲
我喜欢吃甜瓜
甜瓜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