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

2017-11-29李忠莉

治淮 2017年11期
关键词:预案水源供水

成 斌 李忠莉

浅析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

成 斌 李忠莉

一、引言

水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自然资源,城市供水是关系居民生活、城市运转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供水事业快速发展,城市供水水平逐步提高,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气候环境的改变,城市供水也面临日益严重的水源短缺、水源污染及供水突发事件等安全问题。

应急预案也称应急计划,是在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迅速有效地展开应急处置行动,使损失得以降低而事先做好的相关行动方案。

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是为应对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事件而预先制定的有关组织、行动及应急措施的方案,是城市供水安全应急指挥和调度的行动依据,其目的是提高政府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处置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供水安全事件、避免危害或减轻损失,维护城市用水安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体系

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体系是由应急需要的机构、人员、物资、措施等构成的对城市供水安全应急对象进行有效应急的有机整体,包含涉及到的组织机构的职责与权力、应急人员的构成与数量、物资设备的种类甚至数量、行动的流程和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处置措施。该体系一般由应急的组织机构系统、应急的资源系统、应急的决策技术系统和应急的信息反馈系统等构成。

应急的组织机构系统分为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其他职能单位、下级应急机构,是由应急指挥决策人员、专家、其他管理人员和机构构成的应急组织体系,完成应急事件的处置、人财物等资源的储备、应急流程、措施的管理、应急接警、应急决策、应急指挥、反馈控制、消息发布和一些善后的事务处理等任务的部分。

应急的资源系统是在启动应急预案时所需要的人力、物资、设备、财力及其调度、运输、使用的总和,包括专业应急骨干力量、医疗卫生技术队伍、交通运输保障队伍、通讯信息保障队伍、应急引用水源、抢险设备、工程机械、化学药品、通讯设备及应急工作资金等。

应急的决策技术系统是应急组织机构在处置应急事件时所依赖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的集合,能够为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应急所需的信息和决策方案等的技术支持,具有应急的接警、应急决策、应急指挥、应急反馈等功能。

应急的信息反馈系统是基于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它在应急的组织机构系统、资源系统和决策技术系统之前起到沟通、联系和反馈的作用,采取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视频等方式完成应急指挥组织与相关部门之间各种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三、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在解析城市供水应急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标,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总则

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是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不同城市自然地理各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的侧重点、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其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编制时应收集、整理城市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供水工程及用水现状等方面资料。

3.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由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咨询机构、工作机构组成,分别对应为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专家组、工作组。

确定地方行政首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由地方政府办公室和水利(水务)等部门组成;专家组由水利(水务)、城建、气象、卫生、民政、环保、通信、救灾、财政、公安、交通、电力、安监等部门专家组成;在城市供水应急指挥机构下分设若干工作组,如调度组、水利(水务)组、工程组、监测组、财务组、新闻组、交通组、物资组、保卫组等,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和负有应急处置责任的供水企业、水管单位等组成。

4.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

对城市供水水源地进行监测监控,实时监控其水量、水质状况。根据降水等气候变化,分析预报未来城市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储备和城市供水应急提供技术参数。预报的来水量主要包括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在现有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网基础上,完善监测站网体系,加强水质监测能力特别是有毒有机物监测能力,实现实时监测、控制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安全状况。

通过城市水源地监测、水文、河道等部门提供的实时监测信息,对城市供水水源地来水量与水质进行实时诊断和预测,并在水量与水质出现或可能出现异常时,按照城市供水安全预警的级别设定和划分标准进行核实,达到预警条件时发出警报。城市供水水源地发生预警,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实信息确认预警后,依据预警级别和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和省级水行政部门,并由省级行政部门报告流域水行政部门和水利部,特别重大的水源污染预警在报告水利部的同时可直接报告国务院。

5.预案启动、应急处置和应急结束

预警信息发布后,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确定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应急力量、设备、物资的调配规模等。

图1 城市供水安全应急系统的解析图

迅速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控制应急状况的发展,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水源地类型,采取的措施不同,根据不同城市供水特点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有效开展应急工作。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供水正常后,由发布启动预警的城市供水应急指挥机构宣布应急结束。

6.应急措施

根据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事件的类型和性质,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不同类别的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既有不同侧重,又有共性。自然气候因素引起的城市供水安全的应急措施应侧重于增加水源、压缩用水、降低标准及保证供水水质等;水质污染引起的城市供水安全的应急措施侧重于对水质污染的防治和处理。不同种类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都包含有优化供水次序、运用移动供水设备和净水设备等措施。

对于水量短缺引起的供水安全事件,可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1)启用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并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达到相应供水水质标准。

(2)对于兼有向城市和农业灌溉供水任务的水源,应明确限制或停止向农业灌溉供水的条件。

(3)适时压缩用水指标,从第三产业开始逐步限制或停止城市生产用水,控制工业用水直至停产。

(4)调整城市供水优先次序:首先满足居民生活、医院、学校、机关、食品加工、宾馆和餐饮用水;其次是金融、服务用水;再次是重点工业用水等。

(5)情况严重时,针对局部区域或重点用水单位,调配运水车辆送水。

(6)采取跨行政区域和流域上下游水量应急调度,保证城市应急供水。

对于水质污染引起的供水安全事件,可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1)关闭严重污染的城市水源或供水设施,停止供水并及时处置,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启动城市备用水源,实施应急供水;对受污染的城市水源或供水设施及沿岸污染水域实施加密监测,及时向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污染状况和水质水情数据,并下游通报情况。

(3)增加自备水源供水量,适时启用封存的自备水源井或者新凿水井,由当地水环境监测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资质部门对其水质进行化验,确保达到饮用水标准。

(4)调配安装小型集中式供水设施、移动式净水设备、水质净化装置,以及单户净水器等应急供水设施。

(5)针对局部区域或重点用水单位,调配运水车辆送水。

(6)对当地的捅装水、矿泉水和纯净水进行统一调配,并紧急从周边区域调运桶装水、矿泉水和纯净水等,及时发放给居民饮用。

7.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

在城市供水安全预警过程中,各相关保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保障措施的对接工作,涉及的保障措施包括人员物力、物资财力、公共卫生、交通运输、通信信息、科学技术和治安维护等方面。

应急预案制定后应做好宣传、培训以及演练方面的工作,并通过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对预案的执行加以监督和管理。

四、结语

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变化的今天,为保障城市生产、人民生活稳定,开展城市供水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城市供水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供水安全事件、避免危害或减轻损失,保证城市的用水安全,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作者单位: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30000)

猜你喜欢

预案水源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水源探测器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南水源头清如许
寻找水源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