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美国警犬特警合成训练的思考

2017-11-29

中国工作犬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特警警犬战术

张 松

关于美国警犬特警合成训练的思考

张 松

随着国内外治安环境的变化,各类恶性案件、局部地区恐怖活动给公安执法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警犬如何有效地融入到此类行动处置中,并成为整体行动的一个有机有效单元,一直是我们警犬技术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不时听到特警及其他警种抱怨警犬在实战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应,也会听到警犬在行动中误伤自己人的“丑闻”,还有由于带犬警察缺乏保护、疏于合成被嫌疑人甚至被“自己人”攻击伤亡的情况。在美国访学期间,笔者参加了一期美国特警警犬合成训练的课程(SKIDDS),感触颇深,特地对所见、所学进行梳理思考,形成本文,希望能够对国内警(军)方此类训练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一、课程概况

(一)地点

美国德克萨斯州州乔治亚镇警察局培训中心。

(二)训练人员

特警、警犬训导员,多数是德克萨斯州各地警察局警察。

(三)培训教官

具备警犬及特警方面丰富训练及实战教学经验的两名教官,其中博兰德·斯密斯(BradSmith)先生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退役带犬警察,前美国特警警犬战术协会前任主席。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广警犬特警的合成训练,在美国警界不断呼吁加强此类训练,每年在美国各地组织十多期培训班,所培训学员成功处置了大量恶性案件。

(四)训练目标

让特警队员了解和熟悉警犬;让警犬适应特警队员和特警行动;通过贴近实战的合成演练,提高特警在建筑物抓捕、车辆抓捕、野外追捕中使用警犬的战术合成能力,增强行动的有效性、安全性。

(五)课程设置

这个3天的课程,包含第1天:理论讲解、战术性服从、扑咬基础、不带犬战术队形练习;第2天:战术追踪、建筑物抓捕、车辆抓捕、综合性追捕;第3天:野外战术追踪、综合性建筑物抓捕。

二、课程理念

(一)失败源于缺乏训练

在特警行动中,警犬使用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和特警在一起的培训和练习。教官博兰特认为“如果警犬和特警没有一起进行过训练,在真实的特警行动中,一定不要使用警犬!记住,警犬只是一个工具,就如同特警使用的其他工具一样,在没有接受过泰瑟枪、37mm或40mm发射器等培训前绝不可以使用,对于警犬也是同样的道理。” 每年他通过培训搭建平台,不断让特警和警犬进行合成训练,还倡导带犬警察即便在巡逻任务下也要学习运用特警战术和团队推进技术。他坚信“如果队员都进行过这些战术训练,具备了使用的基本能力,警犬适应特警就没有问题。在行动中,队员们对警犬也会感觉熟悉,警犬使用会更加自信。”

(二)使用需要不断磨合

在实际行动中,可以有多种方式处理出现的状况,所有行动都要考虑战术性,必须把安全置于首位。总会有一些方法更好,也更加符合当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教材和理论中讨论过的方法只不过是提供一个思路和导向意见,要根据各州法律相关政策和当地警察局规章,通过不断练习磨合,才可以形成最佳的工作方式和战术策略。

(三)警犬作用独特有效

在美国有种说法“公众需要帮助,告诉警察;警察需要帮助,告诉特警;特警需要帮助,求助于警犬”,可见,警犬在美国的作用和地位。在美国,每一天,不到成千也有数百起巡逻和特警使用警犬,尽管许多警察局经费并不宽裕,但让博兰特感到顾虑的是许多特警并未将警犬的优势和潜力加予充分地利用。在他看来,警犬在特警队中是投入最少、最好的搜索和定位工具之一。可以利用警犬优越的感官,发现嫌疑人隐藏的地方,可以在战术上争取到时间、空间上的有利地位。有些警察局企图在高风险行动中,从附近的机构寻找“所谓的实战犬”来协助他们。而在现实中,在真正面对“大事情”发生之前,进行整个团队的培训和练习更加靠谱。

三、训练内容及训练方法

(一)战术性服从

特警站姿,带犬警察带犬随行绕行;特警蹲姿,带犬警察带犬随行绕行;特警卧姿,带犬警察带犬跨越随行;警犬延缓,带犬警察距离唤回。在该过程中,特警要全副武装,着特警服装、佩戴武器,让犬适应。在正式训练前,可通过适当调引、游戏,让犬将注意力集中于带犬警察身上,而忽略特警队员。通过让犬绕过、通过和跨过特警,以及卧在特警身上,一方面让犬对特警完全适应,也让特警对警犬不紧张,不担心被警犬伤害。每次犬完成好,都给予奖励。

图1 战术随行。让犬习惯与特警合成,将注意力集中于训导员

图2 战术随行。跨越全副着装的特警队员

图3 让犬卧于特警身上,让人犬互相适应,习惯肢体接触

(二)扑咬基础练习

一是让犬在室内进行控制性扑咬,扑咬过程中其他队员依次上前抚拍,让犬适应行动组其他队员的鼓励强化,当带犬警察练习安全放口及控制后,更换不同队员进行放口练习,让犬在其他队员控制下能够稳定放口。二是让带犬警察及警犬习惯处在战术组的不同位置,依次从队首到队尾,让犬能够在前排特警队员掩护的情况下进行扑咬和搜索。这两个练习都是之后合成提高训练的基础。

(三)不带犬战术队形练习

这个阶段不带犬,是以后带犬操作的基础。按照分组轮换进行,一组在室内做室内搜捕战术走位,一组在室外做野外战术追踪角色走位。教官布置任务,参训队员自行分配好各自的战术角色,做好前端攻击护卫、侧翼保护、后部防护,并与带犬警察及警犬形成合理战术搭配;在建筑物内也要练习战术抓捕的有效行动方式,使行动队员形成默契。

(四)战术追踪

在普通环境条件,草地、城市硬(软)质地面,助训员走新鲜迹线100~200米,战术小组与警犬形成攻防角色,在警犬追踪发现目标人员后,做好掩护,通过发出警告、口令控制、警犬扑咬等方式对嫌疑人进行安全控制及抓捕。

(五)车辆抓捕

助训员躲藏于车内不同部位,依次在副驾驶位、后排、行李箱,从开车门到关车门(开车窗),由易到难,让犬自主学习,学会跃入车内对不同位置的嫌疑人进行扑咬。在练习中,设计嫌疑人放弃抵抗或负隅顽抗等不同的反应情节,行动组通过发出警告、警犬扑咬、停止扑咬唤回、二次扑咬、战术接近,以及有效控制,最终完成有效抓捕。

(六)综合性追捕

普通城市及郊区环境,助训员逃跑,或者藏于建筑物内,或者藏于大卡车(集装箱),或者在室外隐蔽躲藏。警犬及战术小组共同完成追踪,发现嫌疑人后,进行安全处置。

图4-5 丛林战术追踪发现、控制嫌疑人

(七)野外战术追踪

野外热带丛林环境,嫌疑人逃跑躲藏在丛林中,200~300米新鲜迹线,战术小组在警犬的追踪协助下发现嫌疑人藏身地,针对不同情景,行动队员做好掩护,并进行安全处置,完成有效抓捕。

(八)建筑物抓捕

助训员躲藏在战术模拟演练室内,室内有各种隔断,形成不同结构的房间,配备沙发、衣柜等设施。在行动组推进过程中,使用长绳控制警犬进入深度,逐渐推进搜捕,由警犬搜索发现定位嫌疑人藏身位置,行动组进行相应安全处置。

图6 做好战术组合,让警犬成为战术团队里“称手”的好工具、“默契“的好伙伴

四、感受及思考

(一)让警犬适应特警行动,不是让特警妥协于警犬使用。

作为警犬技术工作者,我们总是过多强调警犬在训练及使用中的特殊性,如周围环境、地面条件、风、温度、湿度、迹线等,期待特警或其他警种能够将就警犬作业,甚至围绕警犬来展开行动,这显然是不合乎实战使用要求的,也势必造成警犬训练和特警行动不协调、不适应的情况,难以真正融入到特警行动的实战体系中。

在此次培训中,教官一直强调,如果美国特警行动中要使用警犬,特警是主体是主导,警犬只是一个特殊工具,如同机器人、非致命性武器等,在行动中主要完成定位、攻击嫌疑人,形成威慑力的任务,特警指挥员要明确警犬优势及局限,其他特警队员也要清楚警犬在行动组中的角色,带犬警察必须让警犬在特警行动的真实情景训练状态下进行融入,警犬才可能成为有效、顺手的工具。这期训练班地处美国中西部,气候恶劣,气温高达35℃左右,紫外线极强,野地丛林还有蚊虫、毒蛇、野生动物、有害植被,训练正常进行,参训带犬警察鲍勃说“我们得让犬适应这种工作,缩短作业时间、补水、降温、阴凉,积累防范常识,使警犬能够适应我们的需要!”在训练中也需要不断让犬暂停下来,大家一起讨论下一步方案,让犬学会等待,也要学会完全服从带犬警察及团队指令。

(二)进行真实情景练习,让参训警察及警犬形成默契。

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持枪歹徒,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也可能是抱有侥幸心理逃避打击的违法违规人员,追踪、抓捕行动可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单一、固化、脱离实战、表演性的入室、跃窗、追踪扑咬等可能会让警犬在实战中缺乏控制,缺乏运用的灵活性。美国特警警犬合成训练的几个做法值得借鉴。一是美国特警在警犬合成训练中,都是采用盲搜、盲追的形式,带犬警察及特警队员必须依靠警犬的搜索、追踪作业来发现嫌疑人。通过训练可以建立起大家对犬的信任,也提高了带犬警察乃至特警队员对警犬微妙行为变化的阅读能力;二是不是每次都让犬扑咬来奖励犬的搜索与追踪作业。发现嫌疑人后,必须立即控制好犬,让犬平静下来,全体队员要马上隐藏、掩护,根据嫌疑人的反应来考虑用犬,强调带犬警察要有对警犬的绝对控制能力。在一次训练中,一头犬发现嫌疑人后过于兴奋,教官特里(Terry)让带犬警察在现场嫌疑人在场的情况下,采用非常强的纠正手段对警犬进行服从随行训练,然后直接带走,不让犬扑咬,目的是让犬知道行动中“主人的命令就是一切”,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三是行动组角色清晰:指挥员进行判断、发出指令、组织协调;防护特警做好各个方向的观察、防范、控制处置;带犬警察专注于观察警犬的作业表现。整个团队要时刻保持有效沟通,才能形成流畅、高效的行动运作。

图7 建筑物利用警犬搜索,战术配合,通过长牵引绳控制搜索的合理性、安全性

(三)强化人犬装备以及训练,打磨有实战效率的战斗小组。

犬:参加培训的警犬均在两岁以上,多数为马里努阿犬,来源多为欧洲血统,性格稳定、耐强刺激、适应性好、神经转化灵活。美国警察不负责繁育、初训,强调个体犬的能力、素质和潜能,经过严格挑选,每头警犬在接受专业训练时已经是心理成熟、身体发展优异、基础扎实的“半训成犬”,只需要短时间与带犬警察的适应性专业训练就可以上岗使用。

人:带犬警察是经验丰富的巡逻警察或特警,熟悉警务常识、警用交通工具使用、枪械武器运用,对各种抓捕、搜捕处置程序熟悉、操作娴熟,具备扎实的战术意识和战术素养;身体素质、体能好,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用犬作业;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性格稳定,与警犬相处和谐,是警犬心目中绝对的“头狼”。

装备:参训警察装备精良,警车、服装、器械枪械等投入很大,尤其在防护装备方面,武装到位,包括警犬也配备专门的防弹背心,这是安全、有效进行实战运用的基础保障。

训练:无论是巡逻警察还是特警,带犬警察必须按照当地警察局及特警相关训练规定,要满足训练时间要求,定时参加相应课程的培训,确保人犬的作业能力。

图8 教官、特警、带犬警察、警犬做好合成训练,积极讨论、谋求协作

培训班在残酷的环境下进行,在开放的氛围下,参训教官、学员各自发挥专长,分享可贵经验,共同研讨、共同训练、求真务实,谋求共同进步。通过设计多变的训练手段及方法,使得战术要素合理组合、形成效率;通过实战情景训练进行打磨,达到在实际行动中产生有效战斗力的效果。

本文得到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项目资助

(作者单位: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650204)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颜 勤)

猜你喜欢

特警警犬战术
“95后”特警的用情守护
警犬是怎样“炼”成的
犬用战术头盔
高原特警之歌
联合演习
警犬戈尔吉
警犬集体过生日
美国正在升级的小型战术无人机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