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守志:百万雄师中的传奇战将
2017-11-28王残阳
王残阳
向守志戎马一生,参加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还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他还是战略导弹部队的开拓者之一,曾两度担任第二炮兵司令员。
今年9月2日凌晨,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向守志的一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他参加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和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他还是战略导弹部队的开拓者之一,曾两度担任第二炮兵(现火箭军)司令员。可以说,向守志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是中华民族顽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应有尊严和世界尊重这一历史进程的亲历者和贡献者。
奋起抗争
1917年11月,向守志出生于四川宣汉县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原名向守芝,在家排行老六。父亲在村上开了一家小中药铺,还租种了几亩地,勉强维持全家生计。然而,在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几个哥哥被抓了壮丁,姐姐也远嫁他方,只剩下他和母親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格外艰难,多次被地主逼租。
12岁那年的某天,有人捎信过来,说向守志远嫁的姐姐生孩子了,于是母亲准备了鸡蛋、糯米等东西,让他送过去。就在他翻山越岭走到姐夫家,才知道姐姐产后落下病根,已经去世了。回家路上,他特地去了川东游击军王维舟的老家,认真地看刷在墙上的红色标语。
1933年初,向守志加入了宣汉少年先锋队。虽然他年纪小,但身材高、胆子壮,被任命为队长。当年10月,红军发起了解放宣汉的战斗,他和小伙伴们把鞭炮放在煤油桶里点燃,制造出机关枪一样的声音,用来迷惑敌人。到了年底,他被任命为双河场区游击队队长。
1934年6月,他带领100多名区游击队队员加入红四方面军红9军。离家前日,母亲一夜未眠,给他赶制了一双粗布袜套、打了一双草鞋,它们带着母亲浓郁的爱,陪伴他走过了艰苦而漫长的革命历程。加入连队后,他主动报名当了机枪手,与连队唯一的一架马克沁重机枪打交道。这挺机枪枪身重25公斤、枪架40公斤,他年纪小扛不动,只能挑着子弹跟在机枪手后面,一有空就缠着他们学射击技能。在反“六路围攻”胜利之后,团领导决定让他扛机枪,把他高兴坏了。
1935年3月,向守志随红9军强渡嘉陵江,踏上了漫漫长征路。他因为扛着机枪,负重比其他战友都多,不但把肩头磨烂,一双草鞋也早已磨破,两脚血迹斑斑、溃烂流脓。走到后来,他只能用布或者稻草把脚勉强裹起来继续走。一次,他前面的一个战士摔倒了,枪托砸到了他的脚面,让他也摔了一跤。他先扶起那个战士,等自己走路时,才发现脚背被砸得鲜血淋淋,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疼痛。他咬着牙快步走,这才跟上了队伍。
6月18日,在四川懋功的小金川岸边,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向守志和战友们穿戴整齐,第一次看到了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后来,红9军又调转方向再一次踏入草地。
在四川名山县百丈关,红军遭遇川军的围堵,南下的步伐被挡住,向守志在这场战斗中负伤。红军只得调头北上,艰难翻越夹金山、折多山等雪山。随后,他们又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这也是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向守志一直担任收容队副排长,不但要自己艰难走路,还要帮助掉队战士,靠着一根竹棍一路上挽救了好多位掉下雪山、陷入泥潭的战友的生命。
走出草地后不久,红四方面军就投入到争夺甘南诸城的战斗。向守志所在部队负责进攻岷县城东南关。一天,城内敌人出城袭击红军。向守志首先发现敌情,大叫一声“敌人来了!”马上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和敌人作战。经过一番殊死肉搏,打退了敌人进攻,他也因战功升任排长。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随后,向守志被选送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庆阳步兵学校学习。令人唏嘘的是,他所在的团在此后的西征中几乎牺牲殆尽,仅有在“红大”学习的向守志、刘昌毅、徐斌洲3人成为幸存者。
抗战烽火
全面抗战爆发后,向守志从“红大”毕业,分配至八路军129师,很快就担任了机枪连连长。那时的八路军武器简陋,机枪是发挥重要作用的“重武器”了。伏击战是八路军早期的重要作战样式,他们利用高山峡谷等有利地形来弥补武器上的差距,出其不意对日军发动进攻,对敌人造成重大损伤。向守志的机枪连,在伏击战中往往能发挥突出作用。
1938年2月22日凌晨,129师在河北省井陉县长生口设伏袭击日军。向守志指挥着连队的马克沁重机枪,对着敌人进行猛烈射击,战斗到激烈的时候干脆直接拿着机枪扫射敌人。经过半小时激战,八路军共击毙日军13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装备。
3月,八路军针对日军一处受袭、他处必然增援的特点,制定了“吸打敌援”的作战方针,一边攻打山西长治黎城,一边在潞城神头岭一带设伏歼灭来援之敌。向守志接到命令后,率领机枪连火速赶往神头岭。16日上午,当日军骡马车队进入伏击圈后,向守志他们先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扫射,后又冲入敌阵与敌军展开肉搏。战后,看着横七竖八死亡的敌军和骡马,他禁不住大呼“痛快!”日本《东奥日报》的随军记者参加了这次战斗,并侥幸逃脱,事后撰文说此役“展示了八路军典型的游击战术”。向守志则自豪地讲:“神头岭,是日军的‘伤心岭。”
3月底,八路军又在河北涉县响堂铺再次打响伏击战,这次他们袭击的是日军汽车队。此前,八路军很少有袭击汽车的经验。向守志带领机枪手进行了专门训练。他说:“打汽车有诀窍,先要消灭掉汽车上打掩护的鬼子,然后打汽车驾驶员,最后打汽车的轮胎和油箱。打三下,三步走,鬼子就跑不脱了。”此战共歼日军400余名,缴获烧毁日军汽车180辆。因为八路军没有驾驶员,一些缴获的车辆只能就地焚毁。129师进入太行山后短短30余天,就接连取得邯长公路三战三捷,极大地鼓舞了华北军民的抗战意志。
4月16日晨,八路军在山西武乡县长乐村,对纵火焚烧武乡古城、并向长治进军的日军后尾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向守志指挥机枪连压制日军,掩护兄弟连队分隔歼敌。战况最激烈的时候,八路军战士们冲入敌群,与他们展开肉搏。此役过后,他被提拔为营长。
在向守志的印象中,抗战最有意思的一仗,发生于河北巨鹿县的凌石屯。当时,他任八路军青年抗日游击纵队771团第2营营长。纵队发现日军在巨鹿和新河之间换防,决定借机伏击。1939年9月15日中午,敌军乘3辆汽车进入凌石屯后,向守志的2营和友邻3营一起,把密集的火力射向日军,将大部分日军击毙。剩余日军一看情况不对,连滚带爬地跑进公路边的道沟逃命。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前兩天刚下过雨,沟里全部是过膝的淤泥,黏住了衣服和鞋子,敌人拔开腿走一步都很难。有的为了保命,干脆把衣服鞋子全部脱光,拼命在泥潭里挣扎。最后,只有几个光屁股的日军逃回了鹿城。
随着日军大肆推进“囚笼战术”,在华北的八路军面临的环境更为严酷。向守志回忆说,那时他们每天都要战斗数次,晚上还要再转移一两个地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早晨醒来常常记不起自己是在哪里。每人在腰间挂一个布袋,里面放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确保随时遇有敌情就能撤离。令他万分感动的是,老百姓为了防止八路军夜间行军时,自家的狗叫引来日军,纷纷把家里的狗都给杀了,一条也不剩。
1943年8月,八路军发起对日伪军的林南战役。向守志当时任太行军区771团副团长,负责率领部队对伪军据点展开正面进攻。当向守志连夜带领部队向柴村进军时,与伪军独立旅92团相遇。他一面与敌人周旋,一面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等两军擦肩而过时,向守志一声令下,各种火力一起开火,把伪军打得落花流水。经过9天的作战,八路军取得了辉煌战绩,向守志得到了指挥这次作战的129师参谋长李达的充分肯定。1个月后,771团奉命开赴延安,向守志却被李达留了下来,不久后升任太行军区第10团团长。
1944年,同时在太行党校学习的向守志和张玲,经过长时间的接触,碰擦出爱情的火花。张玲出生于一个富裕的旧军官家庭,但她却积极向往进步,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又加入八路军,赴太行党校学习前已经是平东县委书记,素有“太行山上一枝花”之美誉。她看上向守志的原因,就是他不但仗打得漂亮,还爱干净,走到哪衣服都整整齐齐,牙缸都用块布包着。抗战胜利前夕,两人经组织批准后结婚,利用行军间隙匆忙办了一个战地“婚礼”。
抗美援朝
解放战争时期,向守志走上了师旅级领导岗位,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员。1947年豫北攻势作战,年仅30岁的向守志任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他率领部队先歼国民党军一个团,又配合友邻阻击突围之敌,全歼国民党第二快速纵队,全旅受到晋冀鲁豫军区“战功卓著”的嘉勉,他也荣立一等功。
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成立,向守志任26旅旅长,率领部队南渡黄河,投入到战略反攻的作战之中。9月,26旅在横新公路中岳地区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把进入包围圈的敌190团全部消灭,保住了黄河渡口的安全。九纵发出嘉奖令,对这次作战作出了颇高的评价;“这一胜利,开创了我纵队一个旅一次歼灭敌正规军一个团的模范战例。”
其后,他先后参加了郑州、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特别是1950年3月,时任15军44师师长的向守志,参加了对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最后一座城市西昌的作战。攻城的部队主要是两个师,其中44师由北往南打,184师由南往北打,两师合力聚歼西昌之敌。向守志率领部队强渡金沙江,由于行军紧急,部队两昼夜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有的战士只能以尿解渴。当44师抵近西昌城外15公里时,被蒋介石指派在此指挥作战的胡宗南等人仓惶搭乘飞机逃窜至海南。3月27日,44师解放西昌。向守志说,没能实现“活捉胡宗南”的目标,是此次战役的一大遗憾。
国内战事稍歇,向守志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然而,安静的校园生活过了还不到半个月,44师就接到了入朝作战的命令,他立即从南京赶回部队。1951年3月,向守志率44师进入朝鲜,很快就投入了第五次战役。战役第一阶段,44师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顽强拼搏,其下属部队获得15军授予的“出国作战第一功”的锦旗。
战役第二阶段,向守志接到了直插大水洞,切断美军两个师之间的联系,并歼灭美军“王牌”38团的硬任务。就在急行军过程中,敌军飞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呼啸着投下炸弹,向守志的脸部被弹片擦伤,然而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他又继续投入到作战之中。从5月17日18时开始,44师向大水洞一线的美军阵地发动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5个昼夜,一直到21日才撤出战场。大水洞作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志愿军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让向守志难忘的英雄人物就是邱少云。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向守志作出了攻打391高地的决定。这个高地在44师阵地前方,如同一个“钉子”插入志愿军的防御前沿,对我军有较大威胁。10月11日夜,配属44师作战的87团400多名官兵靠着夜色掩护,潜伏在阵地前的草丛中,以此减少冲锋距离,准备第二天夜晚发起进攻。然而,在12日白天,敌人发射的燃烧弹落在邱少云的潜伏点旁,一下子点燃了他的棉衣。为了不暴露目标,邱少云面对烈火烧身直至被活活烧死,也绝不挪动一下身躯。12日晚,志愿军攻占391高地,歼灭韩军一个加强连。其后,他们又与美韩军围绕391高地进行了反复争夺,直至11月底彻底夺取391高地。391高地争夺战,对上甘岭战役发挥了配合策应的作用。
邱少云牺牲后,87团侦察排连续几晚,秘密到391高地前搜寻,最终在一片烧光的坡地上找到了遗体,只见烈士两手深深地插入到焦土当中。当向守志听说邱少云的事跡时,既震惊又感动,含着泪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战士呀!”并要求师党委整理其事迹、为其请功。邱少云被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后来还成为人民解放军八位英模人物之一。
向守志说,入朝作战最艰难的就是上甘岭战役。当时,在这个地图上都很难查找到的地方,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每天倾泻在阵地上的炮弹密度都超过了二战的最高水平,战况之惨烈史无前例。志愿军战士们靠着坑道工事始终坚持着斗争,即使缺氧、缺水、缺粮、缺弹药,都依然坚守在阵地上,打退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向守志评价,这场战斗充分体现了志愿军“不怕牺牲,艰苦顽强,友爱团结,机智灵活”的战斗精神,尤其是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令敌人大为震惊,这也是我军得以靠劣势装备胜优势装备之敌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战过后,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一带,从而加速了和谈进程。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
探路二炮
抗美援朝胜利后,向守志先后任15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0年,他从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成归来。当时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武汉军区对其进行考察,准备推荐提升任军区参谋长,另一条则是平职调任刚刚组建的西安炮兵学校任校长。最终,他谢绝了军区领导的挽留,愉快地前往学校任职。
西安炮兵学校是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前身,主要为解放军培养高精尖导弹武器人才,这对于发展中国的战略导弹力量、打破西方“核讹诈”十分重要。对于当时的解放军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教材、器材、人才都很缺乏。向守志带着学校的人员,靠着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零起步,不断实现突破。两年后,总参谋长罗瑞卿到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发展规模大加赞赏,并把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学院”。也就是在学院任职期间,向守志由“守芝”正式改名“守志”,寓意立志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做贡献。
当时,中国建有最早的2个地地导弹营,其中2营就归学院管辖。1963年,2营远程机动至酒泉,准确发射了中国第一代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欢呼声响彻戈壁荒漠。向守志特意从西安赶来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并发给2营官兵每人两个煮熟的土豆,这也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的特殊奖励。
1965年8月,由毛泽东主席点将,周恩来总理任命向守志为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分管导弹部队建设。随着导弹部队的发展壮大,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正式成立,这个名字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当时主要是考虑保密的需要。7月4日,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任命向守志为二炮首任司令员。
1975年3月,他重回二炮担任司令员,4月17日正式下达命令,由此他也成为唯一一位两度出任二炮司令员的将领。当年8月,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公布了经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的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主官的任命,其中写有“第二炮兵司令员向守志仍为第二炮兵司令员”。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向守志任职的再一次确认。
1977年9月,向守志外调至南京军区任副司令员,1982年任司令员,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8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我军为数不多的经历1955年、1988年两度授衔的高级将领之一。在南京军区任职期间,他率先组建诸军兵种合成集团军,率先成立专业“蓝军”,极大地提升了训练水平。
戎马一生,向守志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5月退出军区司令员岗位后,他第一次带领夫人及孩子回四川老家祭拜父母,还拜祭了为母亲养老送终的二嫂。他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向青年学生宣讲战斗故事,为播撒革命理想的火种而不懈努力。
向守志夫人张玲1960年就查出患有直肠未分化癌,还有肺结核、肾炎等病症,医生一度预言其手术后仅能生存5年。但在向守志的精心照料和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作用下,一直生活至今,创造了抗癌奇迹。两人共育有4个子女,均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