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017-11-28戴堃
戴堃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外界对于体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关于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们发现,一旦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开展有效的初中体育教学,必须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性;有效策略
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前提。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从教学计划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再到教学活动的组织,都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最终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引导学生享受健康人生。那么我将针对初中体育教学,浅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1科學地运用游戏教学法
不论在哪个教学阶段或是哪个学科当中,游戏教学法都有着突出的教学意义。出于学生对游戏的热爱,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地运用游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对学生的反应力与爆发力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练习方式,在其中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收获同等的训练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以角色扮演来引导学生进行跑动,小偷必须要具备较好的反应力和爆发力来躲避警察的追赶。或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丢毛巾的小游戏,学生两两组合,一名学生毛巾,另一名学生要在毛巾落地之前捡起毛巾,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了机械的训练,融入游戏的趣味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进行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
2有效地引入竞争比赛机制
学生往往有着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竞争比赛机制,也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只是将运球、投篮等知识单独分为几个部分,让学生进行练习,一方面,学生表现得不够主动积极;另一方面,这样的单独训练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技巧。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赛,在对抗赛中,学生面对真实的进攻和防守,可以有效提升个人的篮球运动技巧,实现真正的活学活用。同时为了小组的荣誉,每个学生都会表现得更加投入,参与到积极的竞争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引入竞争的比赛机制,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实践表明,一旦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便会将体育运动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体育课堂也是更加急切地参与。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可以借助现在很流行的社交软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软件来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在这样的平台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一些有用的学习素材,能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避免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可以向学生布置一些额外的课后练习项目,学生通过这样的平台进行打卡,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并且,借助这样的软件,能够让学生实现更宽广的沟通交流,收获科学的运动经验,也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体育课堂上,也便不再畏惧这些项目的练习,表现得更加投入。
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初中体育教师可以联合学校,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学校可以在每个学期定期地举办体育运动节,这样既可以为有体育运动长项的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比赛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感,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从中体验到竞技体育的魅力。或者,学校还可以成立相关的体育社团,为更多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来参与集体运动,也为那些缺乏体育细胞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收获到一些在课堂上难以收获的认识与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对学生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引导。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教学意义,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综合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并且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实现快乐学习、健康生活。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意义,从而深入探讨教学策略,更加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来应对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周华.浅谈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与安全意识教育.柳州师专学报,2004.
[2]戴永琴,黄新,刘宁宁.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