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2017-11-28陈红燕
陈红燕
【摘 要】在学校,音乐课作为可有可无的学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音乐老师偏于这样的现实,把自己的音乐课上成了文化课,枯燥的理论学习也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这样更促使了许多热爱音乐教育的教师放弃了音乐教学的工作。本文提出现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重技轻艺、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而不考虑学生自主学习及忽视审美情感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对上述问题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自主意识;审美教育;多元性
多年以来,音乐教学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目前中小学生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的专业化、机械化、成人化倾向是很突出的。主要表现在案以下三个方面:①过分强调音乐教学中的“技术层面”,忽略了音乐艺术本身的情感层面和主体体验特征。②淡化音乐学科的审美特点,刻板地、机械地,甚至是千篇一律地向学生复述和灌溉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不能真正准确地引导学生自己通过“音响感知”及“生活体验”去自由地感受音乐,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热情。③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把自己看作一个课堂的主体,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老师说一句,学生记一句。完全把学生做为灌输对象、知识和经验的存储器。那么,教师该怎样做一个“帮、促、引”者呢?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过程,假如只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没有参于其中过程,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还有可能连他们最起码的兴趣与爱好都可能失去。所以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从怎样培养学生自己学习音乐的“自主学习意识”上入手。
(1)自选歌曲学习。学习音乐最简单,也是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唱。现在的孩子接受了各种传媒的不同风格的音乐,使他们的音乐生活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曾有一段时间有的学校禁止学生传唱流行歌曲,但没有效果,为什么?因为流行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节奏简单,所以在中学生中是最易传唱的,学校也是无法禁止的。
(2)自编自导音乐,并为作品命题、想象创造,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还有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的基本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以促进智育的发展。
(3)以小组为中心,自行收集资料进行音乐活动。独木难支,林多叶茂。音乐是一门表演及表现力极强的学科。而有些同学因为种种原因不喜欢也不愿意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就形成了一种只要上音乐活动课就怯场的性格。所以我就把一个班分成若干音乐小组进行各种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就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的。
二、音乐教师要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特征
音乐教育是美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它首先要具有美育以下的特征:美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美育富于具体形象、具体情感中;美育富于娱乐欣赏之中,而非乏味说教中;美育是主动的、创造性的,而非被动的灌输性的。所以,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这些特征对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在音乐教育教学里存在着重技轻艺的倾向,把音乐教育等同于类似体育的技能教育,而忽略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三、音乐教师要建立“多元性”的教育理念
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做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者——教师。要解放思想,多增加社会实践经念,了解各种教学经念、教法、教学思想等等。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变的生动、活波,才能让学生轻松得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在这里就需要教师做到:
(1)教材的多元性。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音乐教材最大的改变就是“一纲多本”的多元性发展趋势。在音乐课本里不但可以学到我们国家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还可以学习世界各民族各地方优秀的音乐作品。
(2)教法的多元性。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并钻研教学法。要知道,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生理情况汇报了如指掌,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是童声的最好时期?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变声?哪个年龄段的学生表现最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善于形象思维等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学思想的多元性。作为艺术教育的音乐教育,不能永远只是停留在唱歌的层面、识谱的层面、德育的层面、甚至一些实用主义的层面。它恰恰应该更自由、更广泛和更深入地以各种方式探索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智慧、音乐与人等等的种种关系。
四、结语
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发现,不断总结音乐教学实践经验,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音乐教育事业中,每一个音乐教师都是这一事业的主体,任何一个音乐教师,只要他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他总会尽力去探索自己工作的意义,思考其规律和性质,为音乐教育的大厦添砖加瓦,这也是每一個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崇高责任。
参考文献:
[1]李重光箸.《基本乐理教学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
[2]韩永昌主编.《心理学》.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