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非影视专业《影视剪辑》课程的建构与改革

2017-11-28杜红玲

卷宗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学

杜红玲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非影视专业开设了《影视剪辑》及相关的课程,但和影视专业不同,非影视专业影视相关课程薄弱,学生基础差实际操作机遇少,这些都对《影视剪辑》课程的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非影视专业如何扬长避短,更有效地进行《影视剪辑》课程的教学和实践。

关键词:影视剪辑;非影视专业;教学

随着电脑软硬件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剪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影视剪辑》、《视频剪辑》等相关的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这些高校大部分都不是以培养专业的影视制作人才为目的,开设与剪辑相关的课程,一方面是影视制作相关课程是时下的潮流所在,一方面也符合大艺术、多媒体互联互通的自身要求。

在这些院校里开设剪辑相关课程,因为课程数量少、时间短,一般都开设得比较简浅,以应用为主,但同时也要注意剪辑与影视系列课程的关系,以及剪辑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影视剪辑》作为一门既重视剪辑自身的技术、又体现着集影视理论大成的课程,需要辅以视听语言、影视制作、剪辑软件制作等多门课程。但同时又要学校与专业的具体情况,尽量贴合专业要求,从专业的实验室设置与教学器材的具体配置出发,不能一味以影视专业的要求来安排课程时长和课程内容。可以结合专业的培养计划,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有益的改良和变革。

首先,《影视剪辑》课程首先应以理论为先导。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着过度重视实践性忽视理论教学的缺陷。对于剪辑,学生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会认为该课程就是剪辑软件课程后续的实践操作课程。但即使一个简单的作品的剪辑,也远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更不是你选择爱剪辑、会声会影,还是选择premiere还是after effects的问题。剪辑是一门综合艺术,一名剪辑师,它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影视作品后期总导演。能够用剪辑这门艺术,通过剪辑弥补前期拍摄的不足,帮优秀的作品锦上添花,使平平无奇的作品脱胎换骨,需要剪辑师不仅要了解剪辑这门艺术本身的发展变化,还必须深入了解影视制作的规律和要求,能从粗剪的作品里或一堆浩如烟海的素材里慧眼识珠,准确地发现作品所需要的部分,放置在完全符合作品内在的要求的地方,使最后的成本浑然一体而又有层次感。毕竟,影视是一门看似无限接近于现实生活、其实其整个制作過程,又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艺术。在《影视剪辑》课里,重新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影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念是必不可少的的部分,老师可以按课程设置的要求,配以作业的形式,重新考查和讲解,加深学生对影视基本理论的理解。很多剪辑上的错误,其实不是技术上的错误,而是学生忽视了对影视理论的掌握和学习。比如影视的基本剪辑原则,其实正是影视制作时就一直坚持的基本理念,只是在剪辑时进一步得到贯彻而已。

其实,有了理论学习作为坚实的基础,可以鼓励学生从容易掌握的音乐的剪辑点入手,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作品的剪辑。可以先从音乐的剪辑点到动作的剪辑点,再最后到情绪的剪辑点,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鼓励学生完成作业,由易而难,从简单的作业到复杂的作业,慢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开始,了解音乐的剪辑点就是音乐的节奏,了解舒缓的音乐与激越的音乐对剪辑的不同要求,体会歌曲与轻音乐或交响乐对剪辑的不同影响。有了音乐剪辑点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会对镜头的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时可以进一步进行动作剪辑点的学习。配以经典动作场景的镜头分析,使学生了解动作剪辑点确实的标准和原则,了解一个流畅的动作是如何被分解成几个镜头的,这些镜头间有什么联系,最后这些镜头又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在这个部分,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自己拍摄一些动作场景或动作镜头组成的小片段或小故事,如歌舞片段或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构成的小片段。在剪辑部分,则可以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之后大家可以对比分析彼此的剪辑作品,加深对动作剪辑点的理解。而最后的情绪剪辑点,它是针对整个作品或某个具体的情节来说的,它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更考验学生对于影视叙事规律,对于影视观众心理的理解。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拍摄一些短片,学生在自己创作剧本,自己拍摄的过程中,大至对故事整体的情绪走向,小至对每个角色具体的情绪转换,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后期剪辑时,依然坚持个人独立完成,完成后再经对比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情绪剪辑点的认识。

同时,在剪辑的学习中,实践操作无疑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剪辑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反复地修改与更正才能掌握剪辑的技巧,但课程学习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加强专业课程中影视类课程的交流互通,能够打破学期和年级的界限,鼓励学生之间跨课程跨年级甚至跨专业进行合作,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一起完成一些实践性内容的制作和练习。同时要尽可能地开放影视实验室和工作室,在课后和周末甚至寒暑假能够给学生安排尽可能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让他们在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剪辑意识和编辑技巧,

除了课堂和课后实践之外,更应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各种视频、微电影或短片的拍摄和比赛。现在的视频比赛和竞赛的数量较多,且门槛比较低,很适合学生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一个制作组,从剧本写作、分镜头设计,到实际拍摄与后期剪辑,让学生切实地进行全方位的实际操作演练,能更好地加深他们对剪辑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拍摄和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对影视制作全过程的掌控能力,磨炼他们的剪辑能力,还能多接触同行,扩大他们的视野,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为以后的深造甚至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和专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一些传媒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工作室、电视台等有所接触,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定期参加他们的实践活动,有机会参与具体的影视项目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专业化影视制作的具体细节和过程,并就具体的实践活动的要求进行分工合作,并且尽可能地不断更换学生的具体工作,让他们能全方位地体验影视制作的复杂和多样化,同时也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在剪辑课上学过的成果。

《影视剪辑》课程反映的是学生对影视相关课程学习的总的结果,随着影视行业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影视剪辑》课程开课的难度,但同时,课程的复杂性和前瞻性也同样大幅度地提升了。就这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增加投入,引进更好的教学辅助设施,建设更好的实践实习基地,但同时更要求这门课的老师,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全面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和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