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2017-11-28杨登林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l ~ 4月龄仔猪。该病的特征是发生坏死性肠炎,出现严重下痢,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一、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断奶后仔猪,成年猪及哺乳仔猪很少发生。该病主要由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土壤等传播,健康猪摄入经污染的饲料等可感染发病。另外,病原体平时存在于健康猪体内,当饲养管理不当、寒冷潮湿、气候突变、乳猪断奶过早等引起猪只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即可乘机繁殖,毒力增强而致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多雨潮湿季节。
二、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3~30天,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急性型(败血型)
此型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病初便秘,以后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常有腹部疼痛症状,弓背尖叫。耳、腹部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呈青紫色。最后病猪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偶尔咳嗽,痉挛。一般经4~10天死亡。
2. 慢性型(结肠炎型)
此型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与肠型猪瘟相似。体温稍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便秘和下痢反复交替发生,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暗绿色,形同粥状,有恶臭,有时带血和坏死组织碎片,以后逐渐脱水消瘦,皮肤上出现痂样湿疹,有些病猪发生咳嗽。病程2 ~ 3周或更长,最后衰竭死亡。
三、剖检变化
急性型主要以败血症为主,淋巴器官肿大、淤血、出血,全身黏膜、浆膜有出血点,耳及腹下皮肤有紫斑。脾肿大呈暗紫色,肝肿大,有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
慢性型特征病变是坏死性肠炎,肠壁肥厚,黏膜表面坏死和纤维蛋白渗出形成轮状。肝有灰黄色针尖样坏死点。肺有卡他性或干酪样肺炎病灶,往往是由巴氏杆菌继发感染所致。
四、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查。
五、防治措施
1. 预防
①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猪。新引进的猪需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混养。
②每年定期注射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疫区首免之后,间隔5~8天再加强免疫1次。
③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消除或降低不良影响因素;喂给猪营养全面的饲料,并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其抵抗力;饲养密度不宜过大;注意防寒保暖和勤扫圈舍,注意通风换气,防止圈舍中出现穿堂风和贼风;做好圈舍、饲具、环境的消毒工作,消毒应经常化、制度化;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猪舍、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2. 治疗
①盐酸土霉素50 ~ 100万单位,一次肌内注射,或用土霉素粉(片)拌料,按400 ~ 600毫克/千克,连喂7天。或新霉素,口服每天5~15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内服。
②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磺胺嘧啶(SD),20~40毫克/千克体重;加甲氧苄啶(TMP),4~8毫克/千克体重,混合分2次内服,连服1周;或复方新诺明(SMZ - TMP),肌注0.2毫升/千克体重,首次用量要加倍,连注3 ~ 7天;如用粉劑,则内服70毫克/千克体重,首次用量要加倍,连服3 ~ 7天。或10%磺胺噻唑钠10~30毫升,25%葡萄糖注射液30~60毫升,1次静脉注射。
③呋喃唑酮(痢特灵),20~4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口服,连服3~5天后剂量减半继续服3~5天。或呋喃唑酮20克,磺胺脒40克,碱式硝酸铋20克,碳酸氢钠20克混合均匀,分装为1克/包,每次服1包,每天服2次,连服3~5天。
④中药方剂,柴胡15克、黄芩15克、滑石15克、竹茹15克、青蒿15克、半夏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荷叶10克、生姜10克、甘草8克、青黛9克,研末1次喂服,每天1剂,连用3 ~ 5天。
(作者联系地址:杨登林 四川省梓潼县玛瑙镇畜牧兽医站 邮编:622157;黄 丽 杨 莉 梓潼县动物疫控中心 邮编:6221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