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仍然是个大问题—评《说清小城镇》
2017-11-28■石楠
■ 石 楠
小城镇仍然是个大问题—评《说清小城镇》
■ 石 楠
有关小城镇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选题。但像此书这样,基于系统调查和分析,客观描述小城镇发展的现状,揭示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小城镇居民的诉求,可谓凤毛麟角。这是我觉得这本书有意思的第一个特点。
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本书选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21个小城镇,进行了全数调查,“采取了抓住基本要素、实行彻底调查、实施严谨分析等重要方法,具有区别于以往研究的显著独特性”。是否真如作者描述的这样,读者可以从本书内容上寻求答案。全书由序言和四章组成,文字并不多,大约只有三四万字,不过,从有限的篇幅所提供的信息量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挖掘的富矿。提纲挈领的调查结论,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没有穿靴戴帽的零碎,也没有常见的扯大旗作虎皮式的理论阐述,让读者看起来很直接、很解渴。更重要的是,调查单位在对调查对象“小城镇”的把握上,可谓独具匠心。
在眼下这个快餐文化、眼球经济盛行的时代,大家关注的大多是那些明星城市、特色小镇,无论是政策性的试点,还是市场上的佼佼者,能够进入话语体系的,都属于“典型”“范例”或“先进”层面的,这本身无可非议。不过,小城镇与城市不同,面广量大,根据作者的统计口径,全国有1.88万个小城镇,相对于660多个城市相比,小城镇的数量显然不是一个量级的。如此庞大的小城镇具有哪些特点,面临什么问题,不是少数明星小城镇能够完全代表的。缺乏准确、系统的基础数据,成为小城镇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摸清小城镇的家底,关注全国小城镇的总体状况,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相关政策制定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成败的关键,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土地普查等全国性普查已经进行多轮,开展“小城镇普查”,应该是本书研究团队所希冀的目标。
当然,想必是限于时间、经费、人手等方面的原因,这份调查研究只选择了121个小城镇,相对于1.88万的庞大数字,样本数量或许略显不足,而且作者对于这121个小城镇的选择标准,也是语焉未详。但相对于书中对小城镇的全景式表述、专业深度的分析以及大量鲜活的基础数据,这些都属于瑕不掩瑜的因素,反倒成为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城镇数据基础调查的最好佐证。客观地讲,本书所提供的小城镇信息,是笔者迄今看到的最为全面、最为深入和最具特色的调查和统计,不仅可以有助于政策制定部门了解小城镇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于从事城镇化、小城镇规划建设等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是很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我觉得这本书有意思的第二个特点,源自于作者对于小城镇这个概念的把握。小城镇的概念从何而来,笔者无从考究,本书在序言中对于小城镇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列举了常见的五种解释。当初,费孝通老先生基于对江苏吴江10多个小城镇的调查,于1984年在《瞭望》杂志发表了题为“小城镇大问题”的调研报告,把“小城镇”这个通用名词拉到聚光灯下,也使得它的内涵与外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三十多年一直未有定论。这篇社会学的文献,被称作我国小城镇研究“开门之作”,与费孝通先生1936年完成的人类学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存在着明显的学缘关系。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在于聚焦小城镇、乡村这类人居基本形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及类型学的研究思路,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之间,揭示了社会主体—人的生存状态。
然而,随后蓬勃兴起的小城镇研究,走上了另一条路子,把小城镇置于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等庞大的话语体系下,对于小城镇内部人群状况的关注相对变得较弱。所以,小城镇的概念始终纠缠于行政建制、人口规模、地域空间等领域。面对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趋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相对滞后,区域治理又缺乏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支撑,使得这个“城之尾、乡之首”的人类聚居地,成为“问题”与“战略”的交汇点。在主流话语体系下,小城镇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应该有明确的适用范围;但是在学术话语里,小城镇存在着诸多并不一致的诠释。因此,对应于小城镇的各种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同的解释、对策,甚至被歪曲。
是回归问题本质的时候了。无论是否具有镇的建制,无论规模是否超过2万人,与城市一样,小城镇最根本的特征,是人的集聚,是人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社会,人,才是问题的焦点。
本书虽然没有采用严格的社会学定义,但在整个调查体系的安排上,的确与以往的工作大相径庭,反映了对于居住生活在小城镇内部的人的关注。作者不是简单地调查人口数量,而是首先关注他们是谁,多大年龄,基本家庭结构是什么,关心这些小城镇的“镇民”靠什么谋生,挣多少,花多少,花在哪儿,了解他们对衣食住行的满意程度。与现下通行的冰冷的统计数据相比,这份调查报告充满人文气息,家庭、人不再是统计学上的单位,而是一个个具有生命、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的生命体。即便是对于小城镇经济、小城镇空间这类统揽全局式的话题,也可以看到基于自下而上、多元经济、生活空间视角的调查分析。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决策者准确地把握民心所向不可或缺的,所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做到民有所求、我有所应,不断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类有温度的调查分析。
仔细阅读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对于以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小城镇方方面面政策的一次回顾与检阅,为政策评价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这可谓“这本书有意思”的第三个特点。
从“小城镇大问题”,到“小城镇大战略”、积极发展小城镇,再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小城镇在国家层面经历了战略定位上的“三级跳”,然而,在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小城镇是否真正争取到了“积极发展”,是否的确与“大中小城市”相提并论,显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重城轻镇”的总体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伴随着行政层级政策红利递减、政策效益衰减的现象在诸多领域并不鲜见,人才、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的短缺,依然是掣肘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大因素。
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逐步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在本书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调查数据。比如,小城镇居民对于住房状况、交通出行、环境状况等较为满意,对就业工作、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设施最不满意。本书调查揭示的问题,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客观诉求,也说明我国的小城镇规划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政策供给还需要持续稳定加强,应该遵循小城镇发展规律,强调政策的协调与整合。
本书是一份严肃的科学调查,视角独特,分析深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也许可能存在费孝通先生所说的“认识的限度”和案例城市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但它绝对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基础性工作,是一份有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