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峨山 发展沃土

2017-11-28创造杂志调研组

创造 2017年9期
关键词:峨山特色旅游

《创造》杂志调研组

生态峨山 发展沃土

《创造》杂志调研组

中共玉溪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中共峨山县委原书记王志新参加烤烟种植

峨山县位于云南省中部、玉溪市南部,地处哀牢山脉以东、滇东高原以西,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级生态文明县,素有“滇中绿色明珠”“滇中咽喉”“花鼓舞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峨山县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和云南加快发展八大产业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全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山区、民族地区闯出了一条依靠产业发展进步,实现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跨越发展的路子。

扬优势、兴产业以产业的大发展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峨山是昆曼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玉溪市重点发展的昆玉—玉元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带、滇中环线经济带、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三大”经济带的重要区域,也是玉溪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峨山县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五网建设”等机遇,不断加强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日益凸显,生态峨山,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沃土。

(一)交通区位突出。峨山素有“临郡岩邑,省会南藩”和“滇中咽喉”之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的重要节点,是省会昆明通往滇南、滇西通往滇东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出省、出境的必经之地,是云南“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县城距省会昆明主城区110公里、距玉溪市区24.7公里,处于昆明一个半小时经济圈、玉溪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距玉溪大栗园火车站17公里,国道213线、昆磨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省道易峨高二级公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弥楚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泛亚铁路中线(玉溪至磨憨铁路)建成后,10小时内可达东盟各国。

(二)生态环境良好。峨山是省级生态文明县,生态环境良好,山地辽阔,群山之间有河谷、平坝、坡地等多种地形相间,汇集了云南气候特征和亚热带的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6.9%。属中亚热带半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2℃,年日照时数2408.2小时。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源清洁,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溪河纵横。

(三)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铁、煤、铜、钴、镁、铅、锌、硅、高岭土、硅澡土、花岗岩、大理石等。其中铁矿储量亿吨以上,平均品位达50%以上,特别适合制作机床铸件;煤炭保有储量2120万吨,多为优质无烟煤;铜矿保有储量475万吨;高蜡劣质褐煤为全省独有资源。

(四)民族文化绚丽多姿。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既有古老而神秘的圣火文化、毕摩文化和彝文古籍,又有热情奔放的山歌、调子和音乐歌舞(仅舞蹈一类就有花鼓、跳乐等20多种),还有美丽多姿的传统服饰和节庆民俗文化。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旅游节”“生态彝文化开新街祭鼓·油菜花旅游节”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关注报道,享有彝族“先居之所、圣火之地、花鼓之源”的美誉。

良好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峨山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峨山县立足于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改善环境为保障,大力发展三次产业,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地方竞争力、社会购买力、区域带动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商贸活跃程度显著提高。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0.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1469元,在全省排第51位和15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2.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58万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2160元和10921元。基本实现了跳起摸高、撑杆跃进、小县大发展、弱县快发展的目标。

峨山县城一角

明思路、定目标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新蓝图

“十三五”时期,是峨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提质增效发展的关键期。“十三五”期间,峨山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届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3252”产业(“3”即是打造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装备制造及矿冶、彝文化传承“三大基地”;“2”即是持续推进100万头牲畜出栏和100万亩特色种植“两个百万特色农业产业”;“5”即是培育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型矿电、食品和消费品加工、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五大工业支柱产业”;“2”即是加快发展彝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产业发展集群化、循环化、生态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资产为纽带、效益为中心,在增量扩容中形成增长点,在扶优扶强中延伸产业链,在创新创造中提高生产率,优化布局、提质增效,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县经济总量达125亿元,年均增长15%;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46∶45,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25%,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进一步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全力打造特色农业。以打造“三大基地”(滇中畜禽养殖基地、滇中木本油料基地、红塔集团优质有机烟叶基地)、推进“两个百万”产业(百万头只牲畜养殖出栏、百万亩特色产业种植)、抓好“一带一廊”(易峨高万亩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带、大富塔绿色经济走廊)建设为重点,依托峨山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标准农业、观光农业、创意体验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新六产”(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益),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每个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财力物力抓好1-3个重点产业,打造1-2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万、千万的小中大型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力争到2020年,全县拥有省级龙头企业3户,市级龙头企业10户、农业庄园6个、家庭农场40个。一是大力培育绿色农业。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稳定油菜、蔬菜种植面积,发展10万亩有机烟叶,种植以油桃、猕猴桃、金丝蜜枣、三华李为主的温带水果5万亩。以建设“百万头牲畜出栏工程”和“滇中畜禽养殖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养殖小区,推进养殖业向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百万头牲畜养殖出栏工程初具规模,畜牧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0%。集中投入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稳步提升中低产田、高产稳产农田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高产稳产农田达10万亩。二是稳步发展高效林业。抓实甸中10万亩现代油橄榄产业基地建设,实现年产优质初榨橄榄油1万吨,综合产值超过40亿元,建成云南省木本油料基地县,将甸中镇建成全国油橄榄之乡。抓好核桃、竹子基地建设,为建设以核桃40万亩、竹子20万亩为重点的百万亩特色种植业工程打牢基础。发展名特优经济林、木本花卉和药材产业,开展好林下特色养殖和种植。三是倾力推进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开发。抓住玉溪打造红河干热河谷地区高效特色绿色经济带的重大机遇,挖掘光热、土地、彝文化和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建设5万亩生态农业基地和23万亩滇中木本油料基地、18万头(只)滇中畜牧养殖基地,培育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通过5-10年的努力建成绿汁江干热河谷绿色产业经济带、全省少数民族山区精准脱贫示范区、红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力争到2020年,“两个百万”产业初具规模,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总量达到14亿元。

源天生物公司

(二)转型发展新型工业。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装备制造及矿冶、彝文化传承“三大基地”,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有效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园区模式,着力建设玉溪大化产业园区平台,高标准谋划、高位推动甸中—十街生物园区规划建设,将园区建设成高端人才聚集、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兴高端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城镇山地化、山地生态化、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全县工业增加值达5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一是提升装备制造业。以打造云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大型精密机床铸件、建筑钢结构及配套件、铸管、五金铸件、风电球墨铸件、高档耐磨铸件、优质合金钢铸件、矿冶设备及大型通用机械基础件,满足机床工具、电力设备、汽车及内燃机、矿冶设备等行业发展对铸件的需求;积极引进电器、能源机械、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全省优质铸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玉溪市建筑钢结构制作安装“三大基地”。力争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增加值5亿元以上。二是振兴新型矿电产业。以峨山昆钢集团化念玉河寨铁矿资源开发、绿汁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等重点项目为龙头,做好矿产资源整合及提升,实施资源拓展战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开发利用深度,拓宽产业开发领域,促进以“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为主体的集群化发展,以矿电产业带动与关联产业的协同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40亿元以上、增加值13亿元以上。三是发展新型材料产业。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优先发展商品混凝土、高档地板、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玻陶制品等新型建材行业。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增加值3亿元以上。四是壮大食品和消费品制造业。以“一园三片区”为重点,开放载体为支撑,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承接食品、饮料、消费品制造,推动特色食品、消费品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云品”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健全标准体系,打造茶、酒、糖、油、核桃、果蔬类云南特色食品加工业。全面发展花卉、包装印刷、林竹行业,挖潜发展工艺美术、户外用品等旅游消费品制造业,积极开发节能节水器具等绿色消费品,加快推进家具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增加值7亿元以上。五是培育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业。加快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油橄榄加工、生物医药等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大力建设特色生物资源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强化聚集发展,加强技术应用,提高产品档次。依托“两个百万工程”,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精细制造和市场建设,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加快建成滇中食用植物油、名优白酒、生物制药的绿色加工基地。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4亿元以上。

恒茂铸造公司生产车间

(三)提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县城提质扩容为契机,按照“一心”“两翼”“四片”的空间布局,围绕“六彝”文化画好一张蓝图,打造彝韵文化休闲养生红色旅游品牌,融合推进峨山全域旅游大发展。“一心”即以集旅游、文化、休闲、商业、居住为一体的嶍峨古镇为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的同时,展现峨山古时独具特色的“九街九巷”“峨阳八景”及“朝阳门”“来熏门”“振彝门”“拱神门”四大门等璀璨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景观;“两翼”即小街温泉休闲度假片区为东翼,“彝人谷”茶山竹海彝文化体验片区为西翼,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四片”即做好小街温泉小镇、彝人谷度假区、大富塔彝韵走廊、易峨高乡村旅游四个区域的旅游规划和策划。以农业旅游庄园、传统古村落、自然资源、乡村旅游等景区为四个区域旅游支撑硬件,以峨山特有资源为依托,彰显彝韵文化特色、以特博精,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六彝”即重点打造彝祖、彝镇、彝医药、彝火、彝鼓、彝绣“六彝”文化旅游业,逐步形成以彝族文化风情和生态休闲度假为特点,产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循环的文化旅游发展方向。强化全域开发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推动“旅游+医疗、养老、康体、体育、农林”等融合发展,以火把狂欢旅游节、开新街、花鼓舞艺术节、祭祖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打造“六彝”文化旅游产业,提升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积极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和昆曼旅游大通道建设,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发展理念,以景点提升、市场开拓为重点,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着力推进高鲁山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园、彝人谷竹海庄园、峨山县嶍峨古镇、峨山县大富塔公路及易峨高二级路沿线乡村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力争到2020年,旅游接待游客数突破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将突破17亿元、文化体育娱乐业增加值实现1亿元。

“四个一百工程”——德康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祖代种猪场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以新药创制和资源二次开发为重点,引导支持九州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研发中心主业向峨山聚集。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县建设,完善医保政策措施,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预防、医疗、养老、养生”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12亿元、增加值达7亿元。一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主动寻求与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知名企业合作,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各行业融合创新发展,培育信息经济新业态。二是全面发展现代物流业。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功能完善、商品集散快捷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推进金水国际物联港、农资配送中心等建设,培育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三是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家庭服务业。加快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缓解机构养老供需矛盾。力争到2020年,居民服务护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达2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四是构建全方位商贸格局。按照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重点提升传统商贸,加快现代商贸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村、集镇、县城消费功能、商务服务功能和聚集辐射功能。五是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推动“农超对接”,建设从鲜活农产品采集地到超市之间的冷链物流系统和快速检测系统。力争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2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猕猴桃种植

强转型、促升级三次产业迈上融合发展快车道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实现一个地区的跨越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作支撑。“十三五”以来,峨山县紧紧围绕省、市产业发展部署,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资源、区位优势为依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3252”重点产业,闯出了一条具有“峨山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三次产业迈上了融合互动发展的快车道。

(一)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实施水源与农田基本建设、庄园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推进、市场体系建设与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质量保障“六大工程”,打响绿色生态、庄园休闲、有机高端“三张名片”,畜牧、蔬菜、油菜、温带水果、油橄榄、竹子、核桃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滇中畜禽养殖基地”建设稳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2016年种植烤烟8.3万亩,收购烟叶920万公斤,烟农收入3亿元;种植蔬菜7.8万亩、油菜5.87万亩、花卉2544亩;温带水果面积达11512亩、核桃面积达40.2万亩、竹子面积达20.1万亩、油橄榄面积达1.5万亩;土地流转面积达28367.5亩,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9783亩;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743万元、增长6.2%。全县共有农产品生产、加工及流通企业共20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9个、家庭农场39个、农业庄园3个。

彝族刺绣

(二)加快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贯彻落实省22条、市28条稳增长措施和市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会议精神,强园区、促招商、抓项目,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一是加强园区建设实现产业聚集。着力构建玉溪大化产业园区“一园三片区”模式,金水片区、化念片区初具规模,甸中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截止2016年,园区完成土地收储7715亩,投入资金7.22亿元(金水片区4.01亿元,化念片区3.21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52340平方米。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引进项目。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驻昆招商局,选派干部到广东、浙江等地挂职招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沿海地区进行招商推介、洽谈项目,确保招商引资成效。2016年以来,共签约项目46个,实际落地43户,投产15户,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169214万元。三是推进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集中开工一批项目,做好项目协调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开展项目前期、行政许可和项目推进等各项工作,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转型发展提速增效,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型矿电、食品和消费品加工、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为主体,新兴产业协同推进的工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2016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户,完成增加值20.36亿元,增长14.5%;规上企业累计实现利税8.33亿元,增长44.1%,其中实现利润5.16亿元,增长50.3%。

(三)着力打造彝文化品牌,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新发展。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完善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把文化旅游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文件,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按照“一心连两翼,四片展风情”格局,建立彝文化研究、彝文化传习、彝人寻祖祭祖、彝人风情展示四大基地,实现文旅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旅游景区及其配套设施,修缮绿化景区道路,完成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对彝人谷沿线村庄进行彝族风貌改造。推进嶍峨古镇等14项重大重点旅游项目,做好竹海庄园等10个景区的提档升级,打造凤窝庄园等6个精品农业休闲旅游庄园,规划建设彝人谷旅游区彝族风情走廊环线等3条自驾游线路,打造“天下彝家·笃慕梦园”“特色旅游小镇”“红色旅游”“原生态风情”“彝家味道美食”“彝族节庆活动”“户外活动”7个富有峨山彝文化特色的彝韵品牌。培育旅游商品品牌,开发一批绿色、健康、实用性强、装饰性强的旅游产品。目前,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11年的76万人次增加到到2016年的127.67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1.4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9.1亿元,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步显现。

(四)加大产业融合发展力度,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推动彝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交叉互动发展格局。实施大通道、大物流战略,加快交通职业教育产业园区、金水国际商贸物联港建设,完成化念罗里物流园区规划,引领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推动电子商务与工业生产、贸易流通、金融服务、房地产等相互嵌入,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内涵。加速建设嶍峨商贸城改造二期、滇中山货交易市场改造等项目,拉动市场消费,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房地产、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酒店餐饮、通信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信息、医疗、保健、休闲、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2016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年均增长9.3%,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旅游业总收入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万人花鼓舞

猜你喜欢

峨山特色旅游
有眼无珠
特色种植促增收
峨山县总工会:召开八大群体入会推进会
峨山县总工会:开展妇女维权宣传月活动
旅游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